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置.
过程与方法: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符号是对描述现实生活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难点】 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材图7.1-3,7.1-4,7.1-5,7.1-6的投影图片.
【学生准备】 复习有序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有一天,在梦中他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忙着结网,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一个念头闪过脑际: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由此笛卡儿发明了直角坐标系,你是不是很想知道什么是直角坐标系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吧!
二、新知识构建
数轴上的点是与实数一一对应的,但这种对应有个弊端,就是无法准确确定点的位置.直角坐标系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出示教材图7.1-3,回答问题:
(1)你如何表示A,B,C,D这四个点的位置?
(2)用一条数轴能否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
(3)用两个原点互相重合、垂直的数轴,能表示这四个点的位置吗?
活动方式: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
问题预设:第(1)问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上个课时的“有序数对”的知识进行说明,采取横纵标上数字的办法.对于学生的这种做法要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再去尝试其他的方法.第(2)问,从A,B,C,D这四个点的位置看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用一个数轴只能表示出两个点的位置.第(3)问首先介绍了利用两条数轴的方法,也就是原点重合、互相垂直,这也是直角坐标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两个这样的坐标轴放到图7.1-3上,注意相应的横线和竖线分别与坐标轴重合,这样就可以读出A,B,C,D四个点的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1)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
把直角坐标系如下图建立起来,就可以读出A,B,C,D四个点的坐标.
问题1: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记作A(3,4).类似地,请你写出点B,C,D的坐标:B( , ),C( , ),D( , ).
处理方式:学生交流讨论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问题2: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提示:原点O的坐标为(0,0);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例如(1,0),(-1,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例如(0,1),(0,-1),….
(3)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
问题:什么是象限?坐标原点属于哪个象限?
提示: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图7.1-5),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3.例题讲解.
例1: (补充)如图所示,其中所画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符合要求的是 ( )
〔解析〕 A选项中x轴与y轴不互相垂直,故此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两数轴的交点不对,故B选项也不正确;D选项中没有标明坐标原点及x轴与y轴,故也排除.故选C.
例2:(教材例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B(-2,3),C(-4,-1),D(2.5,-2),E(0,-4).
解:先在x轴上找出表示4的点,再在y轴上找出表示5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类似地,在图上描出点B,C,D,E.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坐标平面内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吗?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即点M的坐标)和它对应;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知识拓展] (1)求点的坐标时,横坐标要写在前面,纵坐标写在后面,中间用逗号隔开,再把它们括起来.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x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a|的点的坐标为(±a,0),y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b|的点的坐标为(0,±b).可类比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来研究.
(3)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不同,同一个点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是不同的.
三、课堂小结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横轴、纵轴、原点、象限.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四、检测反馈
1.点(-2,1)所在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点(-2,1)的横坐标在x轴的负半轴上,纵坐标在y的正半轴上,所以点(-2,1)在第二象限.故选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x轴的距离为 ( )
A.3 B.-3
C.4 D.-4
解析: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因为|4|=4,所以点P(-3,4)到x轴距离为4.故选C.
3.如图所示,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解析:首先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可知点A的坐标为(-5,3),再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可得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5,3).故填(5,3).
4.如图所示,根据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图中点A,B,E的坐标.
解: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3),E(3,3).
五、板书设计
7.2.2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
3.例题讲解
例1
例2
4.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
六、布置作业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68页练习第1,2题.
【选做题】
教材第68页习题7.1第14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有以下三个说法:①坐标的思想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儿首先建立的;②除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点都属于四个象限.其中错误的是 (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三象限的点是 ( )
A.(0,-1) B.(1,-2)
C.(-1,-2) D.(-1,2)
3.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2,n+1)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2014?张家界中考)若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则m+n= .
5.如果点A的坐标为(-a2-3,b2+3),那么点A在第几象限?说说你的理由.
【能力提升】
6.若点P(x,y)满足xy=0,则点P在 ( )
A.原点处
B.四个象限中的某一个
C.y轴上
D.x轴上或y轴上或原点处
7.若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点A在y轴的左侧,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和3,则点A的坐标是 ( )
A.(-3,2) B.(-3,-2)
C.(3,2)或(-3,2) D.(-3,2)或(-3,-2)
9.已知点P在第四象限,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3,则点P的坐标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点即可)
10.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2),B(0,3),C(-3,2),求△ABC的面积.
【拓展探究】
11.如图所示,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
12.如图所示.
(1)写出五边形ABCDEF的顶点A,B,C,D,E,F的坐标;
(2)C,E两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3)直线CE与两条坐标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说法①②正确,说法③错误,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即把坐标平面分为四个不同象限,而在坐标轴上的点是不属于任何象限的.故选C.)
2.C(解析:因为第三象限点的坐标特点是横纵坐标均为负数,所以只有选项C符合条件.故选C.)
3.B(解析:由于点A(2,n)在x轴上,则n=0,那么点B的坐标为(-2,1),所以点B在第二象限.故选B.)
4.0(解析:因为点A(m+2,3)与点B(-4,n+5)关于y轴对称,所以m+2=4,3=n+5,解得m=2,n=-2,所以m+n=0,故答案为0.)
5.解:因为-a2≤0,所以-a2-3≤-3,而b2≥0,所以b2+3≥3,即点A的横坐标一定小于零,而纵坐标一定大于零,所以点A一定在第二象限.
6.D(解析:由xy=0可知x=0或y=0或x=y=0,所以该点位于x轴上或y轴上或原点处.)
7.D(解析:因为点P(m,1-2m)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所以m=-(1-2m),解得m=1,即1-2m=-1,所以点P的坐标是(1,-1),所以点P在第四象限.故选D.)
8.D(解析:因为点A在y轴的左侧,所以该点位于第二或第四象限,又因为该点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和3,所以其坐标为(-3,2)或(-3,-2).)
9.答案不唯一,如(1,-4)(解析:点P在第四象限,横坐标大于0,纵坐标小于0.先确定一个坐标的值,进而根据和为-3求解.设点P的坐标是(x,y),则x>0,y<0,又因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3,所以当x=1时,就可以求出y=-4,就得到满足条件的一个坐标.)
10.解:AC=2-(-2)=4,过点B作AC边上的高BD,垂线段BD的长与点A到y轴的距离相等.因为点A的坐标是(-3,-2),所以BD=|-3|=3,所以△ABC的面积S=1/2×4×3=6.
11.(2015,2)(解析:因为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所以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运动到点(5,1),…,所以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5,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循环,2015÷4=503……3,所以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的第三个,即为2,所以经过第2015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5,2).)
12.解:(1)A(-2,0),B(0,3),C(3,3),D(4,0),E(3,-3),F(0,-3). (2)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直线CE与x轴垂直,与y轴平行.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课时的知识容量大、描述性概念多,需要做到抓住重点知识,条理清晰地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紧紧把握了有序数对这个核心,围绕建立坐标系而展开的.通过建立坐标系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建立坐标系的好处和方法,为后续的知识进行做了扎实的准备.在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不足之处
建立坐标系之后,如何读点的坐标和描出坐标所对应的点,只借助于例题对学生指导是不够的,没有做到更为具体和细化.对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内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来体验.
3、再教设计
部分概念的理解交给学生自读完成,如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原点、象限等概念.总结坐标在各象限中的特点由学生课后列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