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练习(打包6套)人民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练习(打包6套)人民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8 14:40:48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预习抓双基
课后提能再巩固
课堂达标点对点
课前预习抓双基
保守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苏式
开放
鲁菜
川菜
西餐
北方
京津
辛亥革命
×


×
×
×
×
课堂达标点对点
首页
末页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民国初年”不符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宁装等服装颇为流行,西装没有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服装主要是国防绿的军装,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故D项正确。
答案:D
2.19世纪90年代以前,西式服装在中国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的穿着,但到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20世纪初期,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原因不包括(  )
A.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
C.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及社会的进步
解析:该题是逆向思维型题目,注意题干中“原因不包括”。20世纪初期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并未结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西式服装在中国广为流行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观念转变的关系密切,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8·辽宁锦州市二模)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  )
A.日常生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
B.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以及材料阐述的“琐闻轶事”和“社会的面目”之间的关系来看,论者强调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以此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中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不符,B、C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三项。
答案:D
4.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解析: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列强的入侵,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也传入中国,所以答案选B项,排除C项;A项说法太绝对了,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B
5.位于江苏无锡市中心的城中公园,原是建于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由民众集资修建,具有现代“公园”意义和特征的公园,又称为“公花园”。这种公园的出现反映了(  )
A.工业文明传入中国
B.辛亥革命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晚清统治者拒绝一切西方文明
解析: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故排除B、C两项;公园是由西方传入的,反映出西方的工业文明传入中国,故选A项;晚清统治者被迫接受了西方文明,排除D项。
答案:A
6.(2019·辽宁本溪一中月考)出生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在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观外国剧的感想:“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我国梨园,半皆俗乐,西人则不愧为雅奏。”这表明(  )
A.社会上崇洋媚外的心理
B.上流社会对新剧的接受和欢迎
C.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
D.京剧已经失去了娱乐主流地位
解析:题干“出身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无他,雅而已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材料表明官宦出身的孙宝瑄认识到了西人之剧具有高雅的特点,由此表明了西剧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欢迎,故B项正确;A项错在“崇洋媚外的心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和地位的丧失,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
7.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反映出(  )
A.新式婚俗成为主流 B.缠足陋习全面废除
C.社会生活趋向文明 D.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解析:题干现象表明部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趋向文明。A项中的“主流”、B项中的“全面”、D项中的“全盘西化”说法太绝对。故答案选C项。
答案:C
8.在社会风俗方面,民国时期实现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主要方式是(  )
A.维新派人士推动 B.报刊宣传引导
C.市民自发组织 D.政府颁布法令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实现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故D项正确;维新派人士推动,是在清政府时期,故A项排除;报刊宣传引导,不是主要方式,故B项排除;市民自发组织也不是主要方式,故C项排除。
答案:D
9.(2018·广西贵港联考)20世纪80年代初,戴蛤蟆镜、穿喇叭裤是最时髦的扮相,一部《霹雳舞》带动了蝙蝠衫、高帮运动鞋、发带的流行。此外,大垫肩、超短裙都是街头的风景,牛仔裤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香港传来的萝卜裤成为潮流。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B.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C.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 D.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解析:衣着打扮的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生活观念的变化,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民主政治、生活水平的问题,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陆与香港密切联系仅仅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非本质,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10.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上千人。时人有诗云: “无媒婚嫁始文明,莫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  )
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 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
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 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自由恋爱结婚之风,只是提及到了新式婚礼,故A项错误;B项中“普遍”说法绝对;C项中“彻底”废除说法绝对化;新式婚礼说明了移风易俗,而辛亥革命符合民国初年的时代特点,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8·江苏五校联考)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解析:民国初年婚姻尚未做到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是婚姻观念变化,与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说明社会对婚姻限制相对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西式婚礼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C
12.结婚“三大件”,就是结婚必需品的代名词。20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20世纪8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思想观念的变化 B.政府政策的引导
C.经济的发展 D.科技的进步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一直倡导婚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收效甚微,故选B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
13.(26分)(2018·山东临沂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那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团体生活要照顾别人,因此中国人心量也就大。
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
——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
材料二: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
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
——据李永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谈谈你对家庭建设的认识。(16分)
解析:第(1)问,社会根源:从材料中“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可以得出社会根源来自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积极作用:从“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可以得出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从“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可以得出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从“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可以得出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第(2)问,变化:从“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透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可以看出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变化的原因主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一一分析即可。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归纳出这种变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给出你的认识即可。
答案:(1)社会根源: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积极作用: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2)变化: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
原因:工业文明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不断进步。
认识: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发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建设良好的家风。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图中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答案:整理:图中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PAGE



1



(共30张PPT)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预习抓双基
课后提能再巩固
课堂达标点对点
课前预习抓双基
自行车王国
1865
1906
上海
磁悬浮列车
20
海关
无线电报
×
×
×
×
课堂达标点对点
首页
末页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列强相继向总理衙门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江苏巡抚李鸿章认为:“查铁路费烦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材料现象表明李鸿章(  )
A.不了解火车的作用 B.一心只想创办洋务企业
C.有守旧思想 D.害怕列强借助铁路侵华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李鸿章拒绝西方列强修筑铁路的理由是“变易山川”,说明李鸿章有守旧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与拒绝修筑铁路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不是李鸿章拒绝的原因,排除。
答案:C
2.(2019·河北高阳中学月考)创作于20世纪初的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喇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请问,该交通工具是(  )
A.人力车 B.自行车
C.汽车 D.电车
解析:由材料中的“臂高肩耸目无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喇叭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可知这是在骑自行车,故选B项;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应排除。
答案:B
3.19世纪的蚌埠仅是个隶属于凤阳的偏远小镇,虽每逢集市,偶尔也有出售树木或木制家具的,但无人开设木行;1911年津浦铁路修成后,蚌埠一跃成为皖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当地的木制商行鳞次栉比,成为著名的木竹集散地。这最能说明(  )
A.当地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便利的交通是推动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C.交通的发展促进了蚌埠资本主义的产生
D.木竹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当地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材料描述了津浦铁路修成前后蚌埠商业的经营状况,体现了交通是促进近代商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的要素是私人投资和雇佣劳动,在材料里没有涉及,故A、C两项错误;木材市场的形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8·海南海口一中模拟)1909年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设有“世界新剧”“绘画小说”“俗语画”等多个栏目,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20世纪初的社会全景。如图《妇女亦乘脚踏车之敏捷》是一则该报印行的上海妇女着旗袍骑行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据此可以直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体现在(  )

①信息传媒 ②妇女服饰 ③交通手段 ④政治生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图画日报》的印行,反映出信息传媒的出现;从“着旗袍骑行自行车郊游”反映出服饰和交通手段的变化。从这些变化可以直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图片没有反映政治生活的变化,④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含有④的A、B、D三项。
答案:C
5.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  )
A.铁路运输的发展 B.轮船航运的发展
C.电报等通信发展 D.报纸等传媒发展
解析:“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反映的是信息的传递,和通讯相关,A、B两项是交通发展状况,和通讯无关,排除;电报等通信发展,新闻搜集更加快捷,故C项正确;D项不能说明“新闻搜集如此快捷”,排除D。
答案:C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是(  )
①多层次,范围广 ②发展迅速  
③发展不均衡 ④各种工具并行应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受具体环境的影响,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从传统的马车、各种人力车,到现代化的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由此可知选D项。
答案:D
7.(2018·福建三明一中期中)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车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 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889~1926年,上海增加了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近代化的交通工具,①②符合史实;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的出现表明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③正确;当时中国还没有能力生产汽车,④与史实不符,而且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④。故选B。
答案:B
8.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出现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  )
A.先进工具传入的地区不同 B.政府政策的倾斜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人们的排斥与接受的能力不同
解析: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府不能完全自主,所以各地的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很不平衡,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交通和通信技术都发达,反之亦然,故选C项。
答案:C
9.近代中国的海关是一种很独特的机关,设立本身是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却由外国人担任总税务司司长,该司长不仅积极插手中国的内政,还积极创办中国的邮政事业。海关创办中国的邮政是在(  )
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解析: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故选B项;其余A项是1851~1864年;C项是1898年;D项是1911年。
答案:B
10.(2018·福建三明一中期中)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电话事业的发展变迁,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可以由“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A项。
答案:A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并于21世纪初位居世界第一的是(  )
A.自行车 B.有线电报
C.洋车 D.电话
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迅速,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居世界第一位,故选D项。自行车在20世纪50年代已成为世界第一位;有线电报和洋车则没有成为世界第一。
答案:D
12.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解析: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2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877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故正确的排序是①④②③,故C项正确;A、B、D三项的排序都错误,排除。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呀么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哪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哪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篷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
——《歌唱二郎山》
材料二: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图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1)材料一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上图表格,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利用材料二下图表格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图所呈现趋势的原因。(14分)
答案:(1)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沟通西藏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2)状况:帆船吨位数量逐渐减少,汽船吨位数量逐渐增加,世界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原因:工商业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航运业的发展。
14.(26分)(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展阶段 筑路总里程(公里) 综合统计 大事记
肇兴(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 全国总里程2.3万公里,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钢轨型号200多种,机车型号120多种,32%的车站无信号设备,货车平均载重800多吨。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1895~1911) 9 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1912~1937) 11 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上表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论题”从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主要特征、特征的成因及近代铁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取信息,一定要清晰完整,如: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等。“阐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注意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如近代铁路是如何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的;近代铁路是如何助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答案:示例一:论题: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助推器
阐述:铁路工业是近代工业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地区的联系,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兴起和发展。同时铁路工业的发展还推进了新兴社会力量壮大、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可见,铁路有力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二:论题:铁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助推器
阐述:近代铁路在中国的出现是随着西方列强侵略而来的,中国近代的铁路多是列强投资修筑,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而且列强还控制着铁路沿线的采矿、行政管理等权力。筑路权是列强在中国争夺的主要目标。铁路成为列强在近代中国掠夺资源、扩张势力的主要工具。





PAGE



1



(共29张PPT)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知 识 点 判 断
课前预习抓双基
课后提能再巩固
课堂达标点对点
课前预习抓双基
昭文新报
趣味性
西洋影戏
中央电视台
1993

×
课堂达标点对点
首页
末页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95年至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报纸”与“刊物”部分,贴近民众生活
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
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
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
解析:由“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可以看出这些办刊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故A项正确;B项中“注重舆情监督”题干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1895年至1898年最有可能的是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D项是1915年后的,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A
2.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可见当时《民报》是(  )
A.艺术性报刊   B.娱乐性报刊
C.通俗性报刊 D.政论性报刊
解析:《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一个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因此选D项。
答案:D
3.(2018·福建三明一中期中)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  )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B.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
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
解析:题干所述只是“乡人某”应用西方科技的个例,无法得出西方科技在农村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时务报》记载的是国人应用西方科技的情况,与维新思想宣传无关,故B项错误;《时务报》登载“乡人某蓄鸡鸭……必携射光机器”,意在关注并宣传推广这一技术,故C项正确;由题干得知,当时能够应用西方科技的还只是少数,并不普遍,故D项错误。
答案:C
4.我国古代常采用信鸽、烽燧、驿站等方式传递信息。下列与烽燧传递信息的途径相似的是(  )
①交通信号灯 ②电子邮件 ③轮船旗语 ④手机短信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烽燧就是烽火台上放的烽火,它属于无声的光通信手段,而内容是预先约定的,现代的交通信号灯和轮船旗语与之类似,故选A项;②④则与之不符,应排除。
答案:A
5.(2018·陕西汉中市高三质检)《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主题与时间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解析: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
答案:D
6.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这是因为(  )
A.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汪伪政府对出版、文化事业管制的强化,控制舆论,故D项正确;汪伪政府控制舆论的行为是不利于抗日救亡,排除A项;B项与材料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矛盾,排除;材料是禁止大众传媒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排除C项。
答案:D
7.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拍摄了许多有名的影片,其中包括(  )
①《小城之春》 ②《渔光曲》 ③《英雄》 ④《小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②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属于中华民国时期;③④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后,不属于民国时期,故排除③④。应选A项。
答案:A
8.(2019·河北安新一中月考)某制片公司拍摄一部电影,影片反映的是1915年的上海发生的故事,其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住在西式洋楼里的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人力车穿梭在大街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
D.大街上张贴着《松花江上》的电影海报
解析:电影《松花江上》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反映的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中国东北,给东北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史实,故选D。
答案:D
9.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科学
C.追求真理 D.平等进步
解析:由材料中的“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五四运动期间的报刊杂志,而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就是爱国主义,故选A项。
答案:A
10.“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过了国际网站
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解析:据材料可知凡事依靠百度,确实可以拥有丰富的知识,也正因为如此,凡事依靠百度,使人的独立思维受到限制,故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双面的,故选B项。
答案:B
11.(2018·江西赣州一中期末) 1986年7月《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反映了北京服装市场的一些情况,结果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穿起了黄裙子。这则材料说明(  )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推动了女性服饰的多样化
C.大众传媒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D.大众传媒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陈述了《中国纺织报》报道《北京流行黄裙子》,而后大街小巷不同年龄段的女人们都穿起了黄裙子,“掀起了穿黄裙子的风潮”,体现了大众传媒信息的重要影响力,故D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妇女的地位是否提高,故A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媒体对生活习俗的影响,并非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故B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大众传媒的影响,不是作用,故C错误。
答案:D
12.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粉丝的数量决定信息传播的范围,体现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保存信息和时效性问题,排除B、C两项;受众选择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D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10分)
解析:第(1)问,洋务派宗旨:据材料“今宜仿而行之”可知。维新派宗旨:据材料,报纸必须“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可知;洋务派任务:据材料“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可知;维新派任务:据材料“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可知;洋务派目的:据材料“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可知;维新派目的:材料二“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可知。
第(2)问,据材料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从制度层面开始学习西方,探索救国道路,启迪了民智,一定时期推动了中国的进步,思想解放是主要影响。
答案:(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作用: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自从1995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仅仅过了几年,中国上网用户急剧增加,据统计,到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23亿。
材料二: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肖恩·马洛尼
材料三: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人们还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原因:①政府的大力支持。②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互联网本身的优势: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影响:使知识、信息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改变着传统社会、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等。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