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7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件(7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8 10: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0张PPT)
4.下列表示正确的捕食食物链的是( ) A昆虫→蛙→蛇  B青草→昆虫→蛙→真菌
C青草→昆虫→蛙→蛇 D太阳→草→昆虫→蛙
5.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C
B
1、什么叫食物链?
2、什么叫食物网?
3、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
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6.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中,有 条食物链,有 种生物为消费者.
2)图中的生产者是 .
3)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4)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
5)如果大量捕杀狐狸,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最终 .
6)该食物网加上 和 可构成生态系统。
4

吃与被吃
增多
5
减少
狐狸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20世纪50~70年代,在许多国家,人们经常施用一种叫做DDT的农药杀灭农林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从未施用过DDT。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人员发现,在南极海洋中的鱼、鳞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在其他洲施用的农药DDT,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南极洲动物的体内呢?
地壳内部是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的。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思考: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命吗?什么叫生物圈?
你知道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
一、生物圈的范围
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
一、生物圈的范围
地球表面分成三个圈层
问题:那么在这20千米的厚度当中,我们可以把生物圈划分为几个圈层呢?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
面(地球表
层的固体部
分。主要是
土壤层)。
水圈的大部(地球上的
全部海洋和
江河湖泊)。
问题:你们知道在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大气圈 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位于生物圈的最顶部 。由多种气体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主要生物是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生物。
水圈 是地球表面和接近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的水的总称,主要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它们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森林、草原、奇花异草、五颜六色的昆 虫、飞禽走兽、真菌细菌等。所以它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
水圈中生活的生物
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
生物圈各圈层的组成及生物种类比较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氮气、氧气和
二氧化碳等
海洋、江河湖泊
地球表层的固体成分,其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昆虫、鸟类、哺乳类
和细菌等微生物
水生生物
一切陆生生物
空间范围 组成 生物种类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分布: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
特点:动植物种类较少,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不均匀,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是非常丰富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动物:为了与草原生活相适应,大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
作用:1、畜牧业发达,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2、调节气候,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主要是沼泽地,湿地被人们
誉为“地球之肾”,是世界上最具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多种多样生物产生的“摇篮”。无数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
动物: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有鳄鱼、丹顶鹤、绿头鸭、麋鹿等。麋鹿也称“四不象”,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全身灰褐色。
植物:以沼泽植物占优势,主要是草本植物,水稻也是。 作用:净化水质、 涵养水源、蓄洪抗旱、防止暴风雨、减缓洪水等
红树林
近海沼泽
人工湿地
分布: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特点: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自动调节能力很强。
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还有部分大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
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都在水面下150米以内游动生活,蓝鲸是海洋中最大的动物
作用:1、调节全球气候
2、丰富的资源,能提供丰富的海产品
海洋生态系统
作用: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业产品; 调节气候; 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处于稳定状态,处于稳定状态,其结构较为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植物:以乔木为主,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动物:由于在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和栖息的地方,所以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分布: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
长臂猿
犀鸟
蜂猴
分布: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作用:为人类提供饮水、灌溉及工业用水的水源,在调节气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浮游植物和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有鱼类和其他浮游动物,常见动物主要是一些淡水鱼类,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还有河蚌等。植物有芦苇,睡莲、水藻、水草等,单细胞的藻类在春季大量繁殖,使湖水呈绿色.生态系统结构不如海洋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统稳定。
特点:人工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生产者的主体是农作物,其他生产者有杂草。人与农作物的关系是人以农作物为食,人是农作物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人是农作物的培植者和保护者。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
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所需。
分布:在人群较多的地方
特点: 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部分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消 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流动。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生物圈的范围
七类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析下面的资料(P30)。
一条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活在河里的龟、鳄等爬行动物会看爬到河岸上产卵。鹭吃河里的鱼、虾、河蚌等动物,但它却在河边的大树上筑巢。陆地上动物,有时要到河边喝水。
对于河流生态系统来说,阳光和空气并不是它所独有的。降雨会带来别处的水分,还会把陆地上的土壤冲入河流。风也可以把远处的植物种子吹到河流中。河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有在些地方,人们的饮用水也取自河流。
讨论:河流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是孤立存在的吗?
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龟,鳄等可爬到岸边的树林中,所以他与森林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一些鸟在水中取食,到树上筑巢,陆地上的动物到河边喝水,这又进一步说明它与陆地上的生态系统相联系。另外,阳光,空气是各个系统所共有的,江水可把别处的水分带来,河水可以饮用,也可以灌溉农田,所以说河流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淡水、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河流(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源头
源头
沿途 形成
流  入
灌溉
供水
home
黄河 长江
湖泊生态系统
地域关系
与河流生态系统有关联的生态系统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不停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洄游,鸟类的迁徙。人类的活动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生态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结论:
①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阳光、大气、水等因素的影响。
②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是互相关联的。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③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一种生物可以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动物的运动,人类的活动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
资料分析:河流生态系统与那些生态系统有关联?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技能训练
作出假设
小明同学说:“我爸爸说在他小时候,村边的小河里有许多鱼、虾,稻田里也有不少黄鳝和泥鳅。现在河里和稻田中几乎没有鱼、虾了。这与环境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是科学实验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成功的科学研究往往具有表述清晰的假设,很多伟大的生物学发现都是通过建立假设完成的。假设是有根据的猜想。
为什么河里和稻田里的鱼、虾都不见了呢?
现在河流遭到污染,水质变坏,不适于鱼虾的生活。稻田为了防治害虫和增收,经常喷洒农药和施用各种化肥,从而使稻田里的黄鳝和泥鳅也不见了。我可以提出假设:河里和稻田中几乎没有了鱼虾和其他动物是由环境污染以及喷洒农药、施用化肥引起的
人类的某些活动使生物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同来爱护这仅有的一个家---生物圈
资料分析 DDT的危害
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大陆上经常使用一种叫做DDT的化学药剂洒在植物上杀虫,其中大部分药剂落在地面上和进入空气中,随着下雨,顺着地面汇入海洋。于是DDT进入食物链:浮游生物——鱼——鸟、兽,鸟兽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比海水中高百万倍。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使得鸟的数量减少;还能引起妇女不孕。DDT不仅危害当地人及其他生物,就连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发现了DDT存在。如今大多数国家都禁止使用DDT。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DT是一种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上可以杀虫,苍蝇、蚊子一碰到DDT就死亡. 但是DDT在自然界中它很难分解。长期地、大量地、不合理地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资料
DDT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积累。如:浮游生物 鱼 鸟和兽等。
思考:农药DDT为什么出现在南极动物的体内?
1、能杀灭蚊蝇及多种农作物的害虫。地球表面还有三分之二的保存量。 2、对人的危害:进入人体可引起肝细胞破坏。可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轻度中毒可出现头晕、无力、失眠、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毒常伴随发高烧、呕吐、上、下肢抽搐,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如溅入眼内,可使眼暂性失明; 3、DDT使鸟的卵壳变软,孵化时极易压碎,孵不出小鸟,使得鸟的数量减少;
4、DDT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用药6个月后的农田里,仍可检测到DDT的蒸发。美国早在五十年代末就禁用DDT,但今天哺乳妇女的奶汁中仍有DDT的成分,可见污染程度之深远。
5、鱼、贝类对DDT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例如牡蛎能将其体内的DDT含量提高到周围海水水体中含量的7万倍。
DDT
农田生态系统
农药DDT被雨水冲涮进入河流流入海洋,随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海洋,进入动物体内
南极企鹅的悲哀
2、为什么从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也有DDT 的存在? 或农药DDT为什么出现在南极动物的体内?
1、造成企鹅体内DDT 的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鱼、水、空气
这个实例说明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农田中的DDT随雨水
河流
海洋
南极洲的海洋
淤泥
小虾
小鱼
企鹅
农药DDT被雨水冲涮进入河流流入海洋,随海水的运动进入南极洲海洋,进入动物体内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结论:
外来入侵特种的危害
紫茎泽兰:又名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洲,全株有毒、排挤其他植物,危害农田、畜牧业有植物杀手之称。自漂洋过海来到我国之后一路疯长,所到之处破坏大量良田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
????豚草: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抑制其他物种,开花散粉时危害人类健康,引发“枯草热”和“花粉病”。
????水葫芦:原产巴西,堵塞河道、污染水质,危害环境。由于不合理的引进物种对我国水产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紫茎泽兰
水葫芦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工厂的烟雾污染大气
水边的白色污染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人类对地球的
破坏
10年前的夏尔淖尔
10年后的夏尔淖尔
惊人的 变 化
人类对生物圈不良的影响
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颜色越蓝,表示臭氧的密度越低。
保护我们的家园 生物圈
生物圈不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家,而且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一旦人类活动破坏了生物圈,使得生物圈无法恢复,那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地球不光是我们人类的,也是美丽的植物和可爱的动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保护好生物圈。
范围:


类型: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草原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定义
地球表层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总结:
生物圈
作用: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 阳光、水、营养物质、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练习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2、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了解下列动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画线将每种生物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不止一个)连接起来。
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
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
疣鼻天鹅 海洋生态系统
鸬鹚 河流生态系统
黑斑蛙 湿地生态系统
鳗鲡 农田生态系统
3、你所熟悉的当地某生态系统与哪些生态系统相关联?试举例说明。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亚利桑那的沙漠上建造了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2号,占地12000平方米,容积达141600立方米,由80000根白漆钢梁和6000块玻璃组成。里面有微型的森林、沙漠、农田、海洋、溪流,还有猪、牛、羊、鸡、鸭等家禽,以及人居住的房子,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计划在里面呆上两年,一边从事科研,一边劳动,自给自足。然而一年多以后,由于里面的氧气含量大幅减少,科学家不得不提前撤离,结束探索。
问题:生物圈2号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科学家能够在里面生活时间长达一年多,说明该生态系统 ;随后科学家不得已撤离,表明该生态系统 。导致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氧化碳多,氧气含量少,水循环失调,生物种类失调
课外延伸—生物圈‖号
生物圈Ⅱ号全景
生物圈2号结构图
生物圈二号局部
科学家在“生物圈二号”内观察沙漠植物的生长
生物圈2号中的农业区
农业区外景
农业区内景
荒废的农业区
“2号”的实验的失败更确切的告诉了人们---迄今为止生物圈,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同来爱护这仅有的一个家---生物圈
生物圈2号失败启示
湿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达标测试:连一连
2. 下列保护生态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
C.乱扔果皮,杂物 D.减少白色污染
C
巩固练习
1. 沼泽是下列哪一个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森林”和“退耕还林” 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
A、发展畜牧业 B、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生态旅游 D、增大木材产量
4.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
A.酸雨 B.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和浓缩
C.温室效应 D.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B
B
1.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2.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羊 B.禾本科植物 C.狼 D.鼠
4.下列哪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
C、城市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5.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内部6.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人 B.绿色植物 C.高楼大厦 D.动物
达标测试
C
A
B
D
A
D
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范围的叙述,不正确是 ( ) A.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 B. 生物圈的范围是指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 千米的范围 C. 生物圈的总厚度是20千米
D. 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是截然分开的三部分
D
8、森林生态系统在____ 、____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9、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__,有____的美称。
涵养水分
保持水土
沼泽
地球之肾
10.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
A.DDT挥发性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C
11.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12.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海洋石油开采
C.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D.树木的大量砍伐
C
C
14.“山林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能吞,天旱它能吐。”这则谚语说明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哪些作用?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13.下列属于淡水生态系统的是( ) A.由河流和湖泊组成 B.由河流和池塘组成 C.由河流、池塘和湖泊组成 D.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与淡水生物组成
D
D
15、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沙漠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D
16、被称为是“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D
17.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8、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C
19、以下那种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A
“死亡谷”之谜
  在前苏联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茨自然保护区内,有一个令人生畏的“死亡谷”。它长约2千米,宽约100~300米。山谷两侧的悬崖峭壁上,怪石嶙峋,奇峰突兀,河谷弥漫着一层薄雾。据记载,已有二三十人因误入死亡谷而命归黄泉。此外,还有许多飞禽走兽,如熊、狐、獾、狼、田鼠、乌鸦等进入死亡谷而死。
在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山脉与沃萨契山脉之间,有一个大盆地山岭区。在这个区域的最南端,即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毗连处,也有一个“死亡谷”。它长约225千米,宽约6~26千米。1848年,一队外来移民误入谷地,迷失方向,结果这些人大都葬身谷地,仅有一人死里逃生。之后,许多探险队前去考察,多数队员也都死在“死亡谷”。然而,这么一个恐怖的地方,却是珍禽怪兽的“极乐世界”。据不完全统计,谷内生活着230多种鸟类、17种蜥蜴、19种蛇以及1500多头野驴和大量的山羊、狐狸、狮子、犰狳等。
课外趣闻
  有的“死亡谷”的奥秘已被科学家揭开。如前苏联的克罗诺茨自然保护区内的“死亡谷”,由于谷内积聚和保存着足以使人或动物窒息的毒气——挥发性氰化物(氢氰酸和氯化氰),因此进入谷内的人或动物就会窒息而死。我国云南的“扯雀泉”曾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一个泄气孔,此孔喷出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氰酸等气体,自然可致人或动物于死地。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