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常见的碱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28 22: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的酸和碱》学案
(第3课时)
学校:芮城三中 主备:杨新峰 审核:张乃康 2018、2、22
学习目标:
1、了解NaOH、Ca(OH)2的物理性质,总结碱的化学性质。
2、知道酸、碱、盐的概念并能给物质分类。
自学感悟1:
1、氧氧化钠固体颜色为_________,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曝露在空气中易_________而潮解,具有吸水性,可做________剂。易溶于水,溶解时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NaOH有强烈的________性,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等工业,氢氧化钠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其能与油脂_____________,洗涤剂能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_________功能;汽油也能洗去油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己知:
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高温锻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得到的生石灰上滴加适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成为白色粉未,将该粉未制成石灰浆,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将石灰浆抹在墙上,一段时间后变得坚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感悟2:
1、氢氧化钙为______色固体,_____溶于水,俗称_______,_______。它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反应制得,该反应可煮熟鸡蛋,因为反应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aO俗称__________,有吸水性,常做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1、NaOH、Ca(OH)2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________色,试总结碱的化学性质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在空气中不仅吸收__________,而且能与空气中____________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总结上述两个反应的相似之处,写出SO3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3个反应说明碱具有的另一个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能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来干燥CO2、SO2、SO3气体,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阅读P56试验溶液的导电性)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
HCl→ H2SO4→
HNO3→ H2CO3→
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_____,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各解离出哪些离子
NaOH→ Ca(OH)2→
KOH→ Ba(OH)2→
总结:碱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各解离出哪些离子
NaCl→ CuSO4→
Na2CO3→ Ba(NO3)2→
总结:盐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
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NaCl B、KOH C、MgO D、Cu
2、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不是由空气成分引起的是( )
A、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 B、浓氨水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烧碱固体在空气中潮解、变质
3、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
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B、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5、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试回答问题:
(1)氢氧化钠的俗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________,该变化属______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会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英想检验一瓶敞口放置的烧碱溶液是否变质,她取样后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6、(1)氢氧化钙的俗名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是利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
(4)写出熟石灰在农业上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训练拓展
1、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 -)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2 mLNaCl(中性)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其中“现象”指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1)实验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Na+_____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上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_________________;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__。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