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世界
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信息知识运用和学生接受操作的纽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本节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信息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能力目标: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长和展望。以及,信息的编码。
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更好的利用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生
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
“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以“学生参与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六、说学法:
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和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有人说,在21世纪里,不懂计算机的人就是真正的文盲。这句话虽有偏颇,但也表达出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我们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初中生,当然也要努力学好计算机知识,
讲授新知:
板书:一、信息(Information)
讲解:
1.1 信息的含义
信息普遍存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信息是指我们对自己还不清楚需要从外界获取的各种消息的总称。“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些载体形式主要有: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作等,在现代,更是出现了利用电话、电视、广播、录音带、计算机及其网络等信息存储和传递形式。
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取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是人所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此人类发明各种工具来延伸人体的感官,以提高吱声收集信息的能力。(网络——目前最直接、最高效获取信息的方式。)
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实践:将班级分为X个小组,为各组准备一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面写1个号码,每小组自由发挥,将纸条上的号码由最后一位同学依次向前传递,由第一个同学写下传递的号码,并记录传递时间,传输结果。
特征: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
板书: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讲解: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可以概括为: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trol (计算机+通信+控制)
即所谓的“3 C”技术,它的核心和基础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IT知识有以下四大特点:实践性、实用性、技巧性、先进性。
2.1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请学生举例,教师做适当补充)
2.2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
板书:三、信息的编码(Information Code)
讲解:
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将数字、文字、图象、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便于计算机加工处理。
3.1 二进制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 ( http: / / baike. / view / 7926.htm" \t "_blank )。二进制数 ( http: / / baike. / view / 1349.htm" \t "_blank )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 ( http: / / baike. / view / 20062.htm" \t "_blank )发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
1. 二进制加法
有四种情况: 0+0=0
0+1=1
1+0=1
1+1=10 进位为1
【例1103】求 (1101)2+(1011)2 的和
解:
??1 1 0 1
+ ?1 0 1 1
-------------------
?1 1 0 0 0
2. 二进制乘法
有四种情况: 0×0=0
1×0=0
0×1=0
1×1=1
【例1104】求 (1110)2 乘(101)2 之积
解:
???1 1 1 0
× ?? 1 0 1
-----------------------
??? 1 1 1 0
?? 0 0 0 0
?1 1 1 0
-------------------------
1 0 0 0 1 1 0
(这些计算就跟十进制的加或者乘法相同,只是进位的数不一样而已,十进制的是到十才进位这里是到2就进了)
3.二进制减法
0-0=0,1-0=1,1-1=0,10-1=1。
4.二进制除法
0÷1=0,1÷1=1。
进制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 ( http: / / baike. / view / 421708.htm" \t "_blank )、十六进制数的方法:
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按权展开求和法
二进制表示形式
1.二进制与十进制间的相互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方法:“按权展开求和” [从小数点开始,左边的第一位开始计为0,依次类推;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开始计为-1,依次类推]
例: (1011.01)2 =(1×2^3+0×2^2+1×2^1+1×2^0+0×2^(-1)+1×2^(-2) )10 =(8+0+2+1+0+0.25)10
=(11.25)10
规律:个位上的数字的次数是0,十位上的数字的次数是1,......,依奖递增,而十
分位的数字的次数是-1,百分位上数字的次数是-2,......,依次递减。
注意:不是任何一个十进制小数都能转换成有限位的二进制数。
(2)十进制转二进制
· 十进制整数转二进制数:“除以2取余,逆序排列”(除二取余法)
例: (89)10 =(1011001)2
2 89 ……1
2 44 ……0
2 22 ……0
2 11 ……1
2 5 ……1
2 2 ……0
1
· 十进制小数转二进制数:“乘以2取整,顺序排列”(乘2取整法)
例: (0.625)10= (0.101)2
0.625X2=1.25 ……1
0.25 X2=0.50 ……0
0.50 X2=1.00 ……1
2.八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3位为一组用一位八进制数的数字表示,不足3位的要用“0”补足3位,就得到一个八进制数。
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把每一个八进制数转换成3位的二进制数,就得到一个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字与二进制数字对应关系如下: (421)
000 -> 0 100 -> 4
001 -> 1 101 -> 5
010 -> 2 110 -> 6
011 -> 3 111 -> 7
例:将八进制的37.416转换成二进制数:
3 7 . 4 1 6
011 111 .100 001 110
即:(37.416)8 =(11111.10000111)2
例:将二进制的10110.0011 转换成八进制:
0 1 0 1 1 0 . 0 0 1 1 0 0
2 6 . 1 4
即:(10110.011)2 = (26.14)8
3.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8421)[0---9 对应 0—9;10---15对应A---F]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4位为一组用一位十六进制数的数字表示,不足4位的要用“0”补足4位,就得到一个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把每一个十六进制数转换成4位的二进制数,就得到一个二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字与二进制数字的对应关系如下:
0000 -> 0 0100 -> 4 1000 -> 8 1100 -> C
0001 -> 1 0101 -> 5 1001 -> 9 1101 -> D
0010 -> 2 0110 -> 6 1010 -> A 1110 -> E
0011 -> 3 0111 -> 7 1011 -> B 1111 -> F
例:将十六进制数5DF.9 转换成二进制:
5 D F . 9
0101 1101 1111 .1001
即:(5DF.9)16 =(10111011111.1001)2
例:将二进制数1100001.111 转换成十六进制:
0110 0001 . 1110
6 1 . E
即:(1100001.111)2 =(61.E)16
3.2 字符编码
(1)ASCII码
(2)汉字国际码
(3)多媒体信息编码
第2节 有效获取信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需求分析、获取信息的途径、学会使用搜索引擎、使用网络通信工具、学会信息的下载,了解信息的甄别和引用,信息的管理。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信息知识运用和学生接受操作的纽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本节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信息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学会使用其中一种软件下载信息,能对所下载的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评价信息
能力目标:掌握信息的需求分析、获取信息的途径。知道如
何使用搜索引擎、网络通讯工具、网上的信息下载。了解信息的甄别和引用学会对信息进行管理。
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更好的利用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生
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
“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以“学生参与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六、说学法:
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状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和学习兴趣。
七、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信息与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自身成长的历史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收集信息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目标。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何有效获取信息,收集指定主题的信息并分类存放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知:
板书:一、信息的需求分析
讲解:
信息的来源多种多样,在收集信息之前往往需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分析用户的需求是什么。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他具有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简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
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只强调原型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就是尽可能快地建造一个粗糙的系统,这系统实现了目标系统的某些或全部功能,但是这个系统可能在可靠性,界面的友好性或其他方面上存在缺陷.建造这样一个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某一方面的可行性,如算法的可行性,技术的可行性。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信息获取的内容
确定信息获取的范围
确定信息获取的量
确定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板书:二、获取信息的途径
讲解:
用感官获取
调查研究
实践活动
文献检索
广播、电视
浏览网络
板书:三、从因特网获取信息
讲解:
3.1 访问专业网站、专题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