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自己做课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获取表格的新知识,了解表格制作的含义,理解表格在文字处理中的作用
2.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
3.掌握单元格的合并(拆分)
4.填写表格的内容、表格行高与列宽的调整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表样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表格的组成(行、列、单元格)
2.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表格,进一步熟练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在学习中探究的意识
2.通过自己做表格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合并(拆分)单元格
2.调整行高(列宽)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设计中力图打破常规,采用“分段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指导”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观察分析课表,再由易到难尝试制作,然后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操作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降低了教学难度,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学会创建表格并能够编辑表格。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2)教师机,学生机,word软件、专题学习网站以及电子教室软件。
3.学习时间:
非上机时间 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0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 课下调研 ,大约用 10 分钟。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种) 一、 新课导入1、今天,有很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参加活动,小明和小红接到任务:向客人介绍活动安排。小明是根据要求写了一段很长的介绍文章,而小红制作了一张活动安排表格。 2、大家来评一评:谁表达的更清楚?更容易看懂? 4、表格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常用的表格。你们使用最多表格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在电脑上利用WORD来自己做课表(出示课题)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比,认识到表格的优点。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到表格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2、确定目标(2分钟) 二、学习目标 1、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我们这个课表: 观察并了解表格的组成 横是行、竖是列、交叉是单元格2、介绍专题学习网站同时介绍本节课目标——用word制作课表。 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了解表格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
3、任务驱动探索新知(30分钟)4、展示交流巩固新知(3分钟)5、归纳总结(2分钟) 三、自主探究学习 将整个课表的制作分解为3个阶段任务1:创建表格(插入表格的方法)(1) 自学教材或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支持”栏目(2) 请学生演示任意一种方法。(3) 提示第二种方法以及说明绘制表格的方法下节课专题学习任务2:设置表格(合并单元格)强调:先选定,后操作(1)让学生比较自己原始表格与设计好的表格的区别。(2)小组长检查本组的完成情况,并帮助解决问题,把不懂的问题留下来一起探讨。(3)解决合并错了的问题(拆分单元格)任务3:完善课表(填写内容、调整表格大小等美化工作) (1)填写好课表内容并进行美化(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设计其他表格(3)互帮互助——完成较快的同学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共同完成表格的制作-四、展示成果每一小组选一个优秀的作品来展示,让其它的小组给予评分并选出优秀“表格设计师组”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六、布置课后思考生活中许多表格的表头都带有斜线,你知道是如何绘制的吗?为自己做一个《学习时间计划表》吧! 学生阅读教材、浏览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支持”栏目、相互交流和尝试练习学生学习、交流、思考,练习讨论、练习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使学生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并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2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学生可以独立操作,可以看书上的操作步骤,可以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解决这一问题。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通过评价,吸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后可对薄弱的环节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