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前言
中国天子、皇帝的观念是很神秘的东西,不知道怎么来的:一个人怎么能做皇帝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老天爷指派下来的。这是周朝人的观念,一直到20世纪,多少人都相信天命所归。朝代替换的心理习惯不容易一下子改变。老百姓常常希望有一个秩序:有一个朝廷,朝廷上面有一个天子压得住。这样大家才有安全感。
--余英时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汉 宋 清
坐 站 跪
0
军机处的设立
壹
1
3
2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到限制
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
一、
0
军机处的设立
壹
1
3
2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立南书房
康
熙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康熙帝设置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康熙帝
军机处的设立
壹
1
3
2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设立南书房
设立军机处
康
熙
雍正
皇权受到限制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达到顶峰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是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雍正
1、设立者:
2、过 程:
3、组 成:
4、职 责:
5、特 点:
6、影 响:
雍正皇帝
军机房 军机处
亲信大臣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行政效率高,保密性强。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清·赵翼
我的意思不能做任何改动,必须比着葫芦画葫芦!
军机处的设立
壹
军机处的设立
壹
雍正奏折朱批
材料:“朕仰承大统,一切遵守成宪,尤以求言为急......今著各科道每日一人上一密折,轮流具奏......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即或无事可言,折内亦必声明无可言之故。
---《清实录·世宗实录(一)》
军机处的设立
壹
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严格保密,外官不得擅入
特点
陈设简单,人员精少
——简
——速
——密
军机处的设立
壹
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
壹
乾隆皇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皇帝索性撤销
秦
两汉
隋唐
宋
明清
确立
皇帝制度
郡县制
巩固
推恩令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发展
行省制度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分割相权
收精兵
制钱谷
军机处的设立
一、
元
明:废除丞相制度
清:雍正设立军机处
君主专制
达到顶峰
1、含义
所谓文字狱,就是用挑剔文字过错的办法来找罪名,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
3、盛行时期: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2、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
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枭首碎尸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
《南山集》案
70—120人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
《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
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
抄家死于狱中
查嗣庭案
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乾隆帝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的活动;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
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禁书活动持续近20年,许多珍
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之余》中曾说,“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如岳飞《满江红》名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改成)“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贰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官场腐败
表现之一:
清朝民谣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和珅恭王府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军队腐败
表现之二: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军队腐败
表现之二: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财政危机
表现之三: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土地兼并严重
表现之四: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叁
(1)官吏:结党营私,日益腐败
(2)军队:军机败坏,军备废弛
(3)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虚空,财政危机
(4)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政策
肆
思考: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肆
原因
材料一: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军入关后,一些抗清力量
转入南洋一带,清政府担心这些人重新打回来。而这时西方殖
民者在东南沿海经常进行海盗活动,甚至把船炮开到中国沿海、
内河,进行武装讹诈,这更使清政府忐忑不安,担心中国人民
跟外界接触后会“滋扰生事”,威胁它的统治,故实行闭关政策。
材料二:乾隆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
是以加恩体恤。”
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
清朝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
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闭关锁国政策
肆
1600——1670年西方绘制的世界地图
闭关锁国政策
肆
16013年清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四海华夷图》
闭关锁国政策
肆
16013年清朝绘制的世界地图《四海华夷图》
闭关锁国政策
肆
表现
材料一:顺治年间,清政府实行海禁,对外通商口岸只限于澳门一地。
台湾收复后,康熙一度放宽海禁,以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西
关为通商口岸,乾隆年间又封闭了宁波等贸易地点,只留下广州一处。
限定通商口岸
限制出口货物
材料二:清初只禁止炮械、兵器、火药等战略物资的出口,以后范围
逐步扩大,大米、杂粮、生丝、铁器、马匹、书籍等都在禁运行列。
材料三:清朝的海关税分为船税和货税两种。清初税率很低,以后
各种名目的附加税日益增多。
材料四:清朝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约》,
规定建立“公行”机构,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其行动
也由公行的行商负责约束。并且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来华,
在规定的地点居住,条约还规定要加强河防,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
提高关税,抑制进口
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人
广州
都在禁运行列
附加税日益增多
必须经由公行
在规定的时间来华
在规定的地点居住
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
闭关锁国政策
肆
洋船争出是官商,
十字门开向二洋。
五丝八丝广缎好,
银钱堆满十三行。
“十三行”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
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十三行商人和外商洽谈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
肆
闭关锁国政策
肆
问题思考
你认为“闭关锁国”能御敌于
国门之外吗?它对中国有何影响?
皇上,我朝无所不有,
无需与他国交流。
不开门,
咋办?
打!
闭关锁国政策
肆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
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马戛尔尼
中
国
英
国
闭关锁国政策
肆
鸦
片
战
争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八 侵
国 华
联 战
军 争
甲
午
战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