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14: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溶液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如图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
A.砂糖水颜色很深 B.砂糖水味道很甜
C.砂糖溶解得很快 D.砂糖固体有剩余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冰汽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纳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4.下列关于固体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是指20℃时100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NaCl
B.KClO的溶解度为7.4g,是指100g水中溶解7.4gKClO即达到饱和状态
C.t℃时,100g水中溶解了25gKCl,则t℃时KCI的溶解度为25g
D.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2gKNO,则t℃时KNO的溶解度为32g
5.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7.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8.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B.加入10g10%的M的溶液
C.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D.加入10g水
9.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 C.量取水 D.溶解
二、选择填充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再补充一个符合是蝗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0.下列物质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的是( )
A.NaOH B.NHNO C.浓硫酸 D._______
11.将100g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_______
12.啤酒内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常会打嘱,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B.压强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C.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
D.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13.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______溶解
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5分)
14.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3)医用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4)碘酒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5)过量的锌粒溶于稀硫酸,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6)某”神奇溶剂”是一种由氢氧化钠、尿素和水配制成的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
15.如图,向烧杯中加入试剂A,发现烧杯中水温明显升高。
(1)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试剂A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16.小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防止木质文物变形的常用方法是:将明矾结晶在木质纤维间隙中。受资料启发,他在家里尝试做明矾的结晶实验,具体做法及现象如图所示。
以上实验可推断: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减小);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溶液。
17.如图:(1)t℃时,a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t℃时30g 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80g溶液吗?________.
(4)t℃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18.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
KNO饱和溶夜KNO不饱和溶液
KNO饱和溶液转化为KNO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KNO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饱和溶液的方法: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
19.20℃时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
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需要配制100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则需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多少毫升水?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5分)
20.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g。放好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__mL的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简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________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了探究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实验一:KNO在20℃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结论:当__________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的质量越多。
实验二:KNO在20g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2.如图是配制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0.9%的NaCI溶液的过程示意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图中两个明显的错误处,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②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3)若将(1)中的错误更正后重新配制溶液,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解析】D
2.【解析】A、食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所以不属于溶液,故C正确;D、冰汽水是混合物,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
3.【解析】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均一稳定的液体水是纯净物,故A错误;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不是稀溶液,故B错误;汽油洗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不属于乳化现象,故C错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所以溶液温度升高,故D选项正确。
4.【解析】A选项,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最大溶解多少物质,故A错误;B选项,没有规定温度,错误;C选项,没有说明达到饱和,故错误;故选D。
5.【解析】A选项,饱和溶液质量包括溶质与溶剂,因而质量为68g,故错误,故选A。
6.【解析】A
7.【解析】A、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即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正确;B、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则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一定相等,正确;C、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小于100克,错误;D、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36:100=9:25,正确;故答案为:C。
8.【解析】A选项,,B选项,质量分数为10%,C选项质量分数=;D选项,质量分数=,故质量分数最小的是D选项,故选D。
9.【解析】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答案:D
10.【解析】D,NaCl,A,B,C三个选项的物质溶于水都有温度变化,NaCl溶于水没有温度变化,故选D
11.【解析】质量分数=,故选A。D选项,填入11.1%
12.【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升高而升高.
A、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故此选项错误.B、压强减大,气体溶解度变大,故此选项错误..D、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C选项填入增大
13.【解析】C,不再。A选项中,植物油不会溶于水中,故错误;B选项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D选项,步骤正确,故选D,C选项填入不再。
14.【解析】(1)水(2)氢氧化钙(3)乙醇(4)碘(5)硫酸锌(6)氢氧化钠、尿素
15.【解析】(1)溶液变浑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16.【解析】增大 饱和
17.【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a的溶解度是50g;故答案为:50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故答案为:t℃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3)t℃时,a的溶解度是50g,30ga加入到50g水中,能形成溶液的质量=25g+50g=75g;故答案为:不能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故答案为:c、b、a
18.【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KNO饱和溶液转化为KNO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剂,升高温度;KNO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19.【解析】稀硫酸的质量=1000mL×1.07g/mL=1070g.
设稀释成20%的稀硫酸时所用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
x×98%=1070g×10%
x=109.2g
浓硫酸的体积;
需要水的体积;
答:需98%的浓硫酸59.3ml;需水960.8ml.
20.【解析】(1)2.5g,减少氯化钠的质量(2)100,最低(3)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21.【解析】温度 温度越高,溶解KNO的质量越大 压强
22.【解析】【解答】解:(1)①错误①:瓶塞正放在桌子上,改正: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错误②:氯化钠粉末放在托盘称量,改正:称量NaCl的天平上,药品要放在纸上.
(2)没有使用纸片,导致药品粘在托盘上,致使所溶解的药品氯化钠小于理论值,溶质质量偏小而造成所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小于0.9%;故答:小于
(3)配制溶液后,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9%,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溶质氯化钠量偏大或溶剂水的量偏小;故答:称量NaCl的实际质量比计算质量大,加入水的实际量比计算量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3.【解析】2% 440g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x×10%
x=490g
需要水的质量为490g-50g=440g
答:需要水440g。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