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3-28 11:3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名言欣赏: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1、人的血型有哪些?
2、血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3、各种血型有什么输血关系?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需要排出体外。糖、脂肪在代谢过程中完全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脱去氨基后,所余碳链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氨基进而转化为氨、尿素或尿酸。
它们怎样排出体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目标导航
1.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
2.理解肾脏的结构及与尿形成有关的结构特点;
3.阐明尿的形成过程及叙述尿的排出过程;
4.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尿素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粪便





呼气
出汗

排尿

排便







人体有哪些废物?
排 泄
(细胞内产
生的废物)

排 遗
(不是细胞
内产生的废物)


排泄:人体将组织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目标导学一:泌尿系统的组成
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像蚕豆
红褐色
位置:
形状:
颜色:







































肾脏的结构分哪三部分?
观察与思考
1
2
3
皮质
髓质
肾盂


肾小囊

肾小体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壁
肾小囊腔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单位












是 。
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方向






讨论:
1、血液在肾单位里经过了几次小动脉?几套毛细血管?
2、肾单位中的气体交换是在肾小球还是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
肾动脉





肾静脉

右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
根据此图完成下列各题
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1)[1] ;[2] ;
[3] ; [4] ;
[5]和[6]组成了 ;
[7] 。
(2)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通的血管
是图中的[ ] ,内流
血;两端都是小动脉的结构是[? ] ,内流 血。
(3)[1]、[2]、[4]三条血管中流动的
都是 血,说明[3] 的周
围组织未从其内血液中吸收 。
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
入球小动脉
肾小囊
肾小管
4 出球小动脉
动脉
3 肾小球
动脉
动脉
肾小球
氧气
注意观察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想象一下肾脏里血管的分布状况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血液经肾动脉流入肾脏,经肾静脉流出肾脏。肾的颜色为紫红色,推测肾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观察思考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弯曲
成的血管球)
肾小囊
肾小球两端连接_____血管并且流的都是_____血
动脉
动脉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过滤作用)


毛细血管
含废物多血液
(形成原尿)
(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含废物少血液

尿液
肾盂

目标导学二:尿的形成与排出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代谢废物(尿素)
思考:哪些是大分子物质?哪些是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毛细血管
含废物多血液
含废物少血液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

原尿
(含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进入肾小囊

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
(含水、无机盐、尿素)
(含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血液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
想一想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原尿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血液: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1.原尿与血液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2.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哪些物质?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
想一想
3.流入肾脏的血液和流出肾脏的血液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
血细胞、蛋白质、水、无机盐、葡萄糖
帮我释疑: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每天排出尿液约为1.5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分、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1.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为什么?

排尿受大脑支配
膀胱可以暂时储存尿液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人体排尿有什么意义呢?
想一想

尿素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呼气
排尿

排泄

出汗
----主要途径
目标导学三:其他排泄途径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两部分。
1、汗腺由哪两部分构成?
2、汗液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汗腺的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血液经过时,血液中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进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通过细长的导管排出体外。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水、无机盐和尿素等
体外
导管
排汗的意义:
1、排出代谢废物;

2、调节体温。
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在腋窝、掌心、足底等处分布较多
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呢?
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汗液蒸发时能吸收人体较多的热量。汗液分泌多,蒸发多,体内散失的热量就多些。由于运动时水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尿液就相应减少了
即学即练
1.人体排出粪便是不是排泄?为什么?
不是,因为排出的不是人体分解产生的废物。
人体排出的粪便属于排遗。
2.什么叫排遗?
人体消化系统把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等物质由肛门排出,也就是排出粪便的过程叫排遗。
思考讨论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原尿
: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出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途径:
意义:
排出代谢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
肾盂
皮质
髓质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尿的形成与排出
课堂小结
1、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C
检测目标
2、出入肾小球的血管分别称为( )
A.出球小动脉,入球小静脉
B.出球小静脉,入球小动脉
C.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
D.出球小静脉,入球小静脉
C
检测目标
3、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时,其病变发生在(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集合管
A
检测目标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D
检测目标
5、尿液和原尿相比较,尿液中不含 ( )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A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