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反比例的意义》(1) 苏教版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反比例的意义》(1) 苏教版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28 07: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1. 桃林里一棵桃树占地4平方米。占地面积与桃树
棵树如下表:
桃树棵数/棵
占地面积/平方米
1
2
3
4
4


8
20
占地面积与桃树棵树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12
16
5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②比值一定。
单价/(元/棵)
数量/棵
10
20
30
50
60
300


150
50
100
60
(1)表中的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

(2)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
?2. 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购买桃树苗的单价和数量
如下表:
单价/(元/棵)
数量/棵
10
20
30
50
60
300


150
50
100
60
10×300 = 3000
20×150 = 3000
30×100 = 3000
50×60 = 3000
60×50 = 3000
……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2. 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购买桃树苗的单价和数量
如下表:
单价和数量是
两种相关联的量,
单价变化,
当单价和数量的积
总是一定
(也就是总价一定)时,
树苗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是成
树苗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成
?2. 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购买桃树苗的单价和数量
如下表:
单价/(元/棵)
数量/棵
10
20
30
50
60
300


150
50
100
60
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量。
?3. 一批游客在“十里桃林”游览,分组情况如下表:
每组人数
组 数
3
5
6
10
15
20


12
10
6
4
每组人数×组数=总人数(一定)
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一批游客在“十里桃林”游览,分组情况如下表:
x×y=k
(一定)
每组人数×组数=游客总人数(一定)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2. 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购买桃树苗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4.打一篇稿件,情况如下表:
打字速度(字/分)
时间/分
100
80
60
40
80
24


30
40
打字速度×时间=总字数(一定)
60
30
打字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4. 打一篇稿件,情况如下表:
打字速度(字/分)
时间/分
100
80
60
40
80
24


30
40
60
30
2017年4月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分
90
打字速度(字/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A
B
?5. 行一段路程,情况如下表:
已行的路程/千米
剩下的路程/千米
1
2
3
4
19


18
15
17
已行的路程+剩下的路=总路程(一定)
16
5
这里的两个量成比例吗?为什么?
?6.用同样的速度去游览,情况如下表:
路程 /千米
时间 /时
6
9
15
18
2
3
8
5
6
24


路程和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表1:桃林里一棵桃树占地4平方米。
表2: 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
表3:一批游客在“十里桃林”游览。
表4:打一篇稿件。
表5:行一段路程。
表6:用同样的速度去游览。
桃树棵数/棵 1 2 3 4 5 …
占地面积/平方米 4 8 12 16 20 …
单价/(元/棵) 10 20 30 50 60 …
数量/棵 300 150 100 60 50 …
每组人数 3 5 6 10 15 …
组 数 20 12 10 6 4 …
速度(字/分) 100 80 60 40 30 …
所需时间/分 24 30 40 60 80 …
已行的路程/千米 1 2 3 4 5 …
剩下的路程/千米 19 18 17 16 15 …
路程/千米 12 20 24 36 28 …
时间/时 3 5 6 9 7 …
表1:桃林里一棵桃树占地面积4平方米。
表2:用3000元购买桃树苗。
表5:行一段路程。
桃树棵数/棵 1 2 3 4 5 …
占地面积/平方米 4 8 12 16 20 …
单价/(元/棵) 10 20 30 50 60 …
数量/棵 300 150 100 60 50 …
已行的路程/千米 1 2 3 4 5 …
剩下的路程/千米 19 18 17 16 15 …
两种量
不相关联
相关联
和一定
差一定
积一定
商(比值)一定

(变化)
……
?1.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先看图填表,
并回答问题。
6
2
4
3
5
2
3
4
(1)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2)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① ② ③
面积/cm? 12 12 12
长/cm 12
宽/cm 1
④ ⑤ ⑥
周长/cm 14 14 14
长/cm 6
宽/cm 1
(1)五(1)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为
什么?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3)一条绳子的长度一定,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成反比例
成反比例
不成反比例
成反比例
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
底×高
(一定)
=三角形的面积
×2
x
成反比例
?3.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不成反比例
x
×
y
=
k
(一定)

100
2


y
2
50
50
(1) x×y=K(一定),x和y。
成反比例
不成反比例
?3.下面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不成反比例
成反比例
(4) 2×50=100,2和50。
(2) x×y=100, x和y。
(3) 2×y=100,2和y。
(1) x×y=K(一定),x和y。
(1) x×y=K(一定),x和y。
数学研究的是千变万化中不变
的关系。
—— 开普勒
反比例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刘玉琴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
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关系式:
y/x=k(一定)
关系式:
x×y=k(一定)
正比例 反比例
相同点

不同点







两种量相关联的量
和一定
差一定
积一定
比值(商)一定

(变化)
……
反比例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