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7 21: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中国外交——迎来新生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新中国外交——力挽狂澜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理解这是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并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3、知道万隆会议 ,理解“求同存异” 方针的内涵,感悟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和外交智慧新中国外交
—迎来新生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你能用几个词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金冲及《周恩来传》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新中国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和平自主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苏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中国第一年取得的外交成就 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盟新中国外交
—走向成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①首次提出: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②内容: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重申: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中缅两国签署《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1954年4月中印签订《关于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载入该协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两个国家间签订的原则协议,几乎被世界各国所接受,这在国际关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中国外交走向成熟【问题探究】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2.3.尊重平等和平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4年,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习近平宣布,为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新中国外交
—力挽狂澜万隆会议危机四伏的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①背景: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②时间:1955年③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④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⑤中国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沉默是金
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⑥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历史遭遇相同:面临问题相同: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万隆会议 1955年4月24日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充满了亚非世界团结胜利的喜悦。各国之间加强了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建交创造了条件。 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他取得了比任何其他与会者都要大的成功。。
——《纽约时报》  万隆会议7天,留给历史这样一组数据:168小时中,总理合计睡眠只有13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万隆会议⑦会议作用: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
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 ”。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中国把外交变为艺术以独立自主的形象面对世界外交政策与苏联等国建交1953年,周恩来1955年,万隆会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