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品质》同步练习
课内巩固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褐色( ) 簇新( ) 羞怯( ) 鬈曲( ) 赊账( )
趿拉( ) 蹙眉( ) 潜在( ) 褶皱( ) 皮靴( )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义。
(2)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安礼得地确信自己
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
(3)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明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些靴子,”他慢慢地说。“做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
双靴子的工钱。”
B 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
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C 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地合
脚。
D 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
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6题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的鬈曲的,双颊和嘴
角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
有点儿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
像在迷恋着理想。
4.作者用“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整齐的皱纹”“死板板”“僵硬和迟钝”来写格拉斯
有何用意?
5.作者说“好像在迷恋着理想”,格斯拉的理想是什么?
6.本段的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8题
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
深刻的印象,结果在以后几分钟里,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
外经穿,差不多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到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7.“我”为什么要尽一切可能向格拉斯说明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
8.靴子比以前的经穿,“我”为什么说“这下可糟了”?这反映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绉纹的老脸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脸上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
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
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陪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加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
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
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弄清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
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
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化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
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木棒,他
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
(4分)
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4分)
4.为了更好的塑造人物,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小说中哪一种表现手法?
备考资料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
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
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
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其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如契河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社会环境时,展开矛盾的两个方面用B个时代,一
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而
鲁迅的《祝福》在描写社会环境时,展开的更是诸多方面,既有男女不平等问题,又有封
建贞操观念等问题;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人心冷漠问题,又有社
会事业落后问题。在祥林嫂一生的苦难史上,不同的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人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社会环境一般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某种
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作家总是
通过具体的人物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分析时必须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
历史内涵。《祝福》中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表现
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因此,在欣赏时,我们就得从鲁四老爷的
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只有这样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从
中认识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
第三,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
环境。由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对社会、历史,我们的认识越深刻,那么,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
刻。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
进而深刻认识作品中的社会环境。
课内巩固答案
1.褐hè簇cù怯qiè鬈quán赊shē趿tā蹙cù潜qián褶zhě靴xuē
2.(1)不可思议(2)心安理得(3)漫不经心(4)莫名其妙
3.A “他慢慢地说”后应是逗号。
4.喻示格拉斯老实执着、严肃认真、不擅交际的性格
5.不为赚钱马虎了事,不损人利己,不偷工减料,运用自己的手艺不断地为人们做出结
实、漂亮、舒适、耐穿的靴子。
6.暗示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下文表现格拉斯的诚实敬业的品质以及最终命运作铺垫。
7.因为自己作为格拉斯的老主顾到别的抢去格拉斯生意的大公司买了时髦的不耐穿的鞋
靴子觉得对不起格拉斯,怕伤他的心。
8.因为靴子比以前经穿就不常到格拉斯的店里订做新靴子,就不能在经济上去帮助诚实
敬业去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的格拉斯,这反映了“我”对格拉斯的同情,体现了“我”
的善良。
课外提升答案
1.(4分)①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②渲染悲剧气氛(或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每小
点2分)
2.(6分)①宽厚慈爱;②勤劳节俭,吃苦耐劳;
③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材为己任。(每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①老天为父子在艰难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发奋自强的意志与真情感
动得流泪;②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要答出谁为谁流泪、为什么
流泪两个方面,每小2分。)
4.(4分)①可从叙事结构上谈。本文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在悲剧产生之后再来交待父子
二人为什么黑夜还来到玉米地的原因,既能产生悬念,扣人心弦,又能突出悲剧色彩,使
读者为这对父子自强不息却意外地遭受不幸而伤感流泪。②可从叙事的线索上谈。本文将
父子二人的行为两两对举着来写,能使两个人物相互映衬,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感人。③
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来谈。本篇小说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写黑夜,写静
夜的雨声,烘托了悲剧色彩。④可从语言方面来谈。这篇小说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语言
配合着两两对举的叙事方式,非常整齐,既简洁,又充满了抒彩。(考生只须选取其
中的一个方面谈,既要指出表现手法,又要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表现手法2分,简要分
析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