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10 声音的传播
上课铃声响,
赶快进课堂。
书和文具盒,
放在桌子上。
上课专心听,
小手放腿上。
发言要举手,
声音要响亮。
同学们,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地方的学生都能听到铃声呢?声音在空气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实验要求
注意: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注意力要集中,实验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做完实验,我们来填写下列表格。
在各方向上,铃声减小(或听不见)
在各方向上,可以听见铃声(或变小)
在各方向上,可以听见声音(或更清晰)
声音的传播 实验现象
钟罩里的铃声
水中的手机铃声
轻挠桌面发声
气体
各个方向
固体
液体
敲小鼓,观察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当我们敲动小鼓的时候,声音会在空气中传播,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传播到纸屏,会让纸屏也随之振动起来,纸片上吊着的小球就会跟着发生振动。
敲
鼓
鼓面振动
空气振动
纸屏振动
小球振动
当外界发出声音的物体发生振动,会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入耳道,使鼓膜振动,通过神经,使耳蜗里的液体振动,再通过神经进入大脑,大脑再经过辨认,才能识别这些声音。
经常掏耳朵。
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呼喊。
×
×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传播的原理,下面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土电话”,再探究声音是怎样通过它传播的。
在纸杯内穿入棉线,拴在火柴杆上,两个纸杯,都是这样。
拉直棉线,和同学就可以玩打“土电话”的游戏了。
“土电话”中声音的传播过程:
一位同学说话
杯底振动
棉线振动
杯底振动
另一位同学听见
“土电话”中声音的传播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今天我们探究了声音的传播,知道了声音能够在空气中、水中和固体中传播,不过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能够听到声音跟我们的耳朵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耳朵。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课 题 10、声音的传播 课时 1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明白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是在真空环境中不可以传播。2、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明白,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3、认识耳朵的结构,了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4、通过做一个“土电话”,研究声音是怎样通过“土电话”传播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能够在空气中、水中和固体中传播,但是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能够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闹铃、玻璃罩、气筒、塑料薄膜、水槽、水、支架、小球、纸屏、耳朵结构示意图、一次性杯子、棉线、火柴等。
预习要求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并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大自然中到处存在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10、声音的传播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课铃响了,为什么在校园不同地方的学生都能听到铃声呢?声音在空气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出示实验器材:玻璃罩一个、闹钟一个、抽气筒一个 实验步骤: 第1步:让铃声响起,听一听有没有发出声音。 第2步:盖上玻璃罩,并且用气筒抽去气罩内的空气,再听一听,是否有声音。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预设:当盖上玻璃罩,用气筒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闹铃发出的声音就会减小,甚至听不到。 全班交流: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是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的。过渡:同学们,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呢?下面我们继续实验。 三、探究声音能否在水中传播 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知道声音在水中能否传播,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出示实验材料:手机、防水袋、支架、水槽、水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边做实验边讲解实验步骤:第1步:将手机音乐打开,然后用密封袋密封好,引导学生听一听,这时候手机有没有声音发出来。 第2步:将密封好的手机吊在支架上,缓缓放入水槽中,把手机浸没在水中,再仔细听一听这时候有没有声音发出。 第3步:用支架把手机吊出水面,再听一听手机有没有声音发出。 请学生说一说,手机在空气中有没有声音?刚把手机浸没在水中的时候,有没有听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预设:手机在空气中时,我们可以清晰的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把手机浸没在水中的时候,也可以听到手机的音乐声,这说明声音在水中也能传播。四、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教师引导:同学们,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水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那么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第1步:学生分小组活动,一名同学用手指轻轻的挠桌面,其他同学站着听一听,看是否能听到声音。 第2步:还是有一名同学用手指轻轻的挠桌面,其他同学,把耳朵紧贴在桌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一听,看是否能听到声音。 强调实验注意点: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注意力要集中,实验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学生分小组开始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在这个实验中听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预设:当一名同学轻轻的挠桌面,其他同学站着听的时候,是听不到声音的。而当一名同学轻轻地挠桌面,其他同学把耳朵紧贴在桌子的不同部位仔细听的时候,会听到这位同学挠桌子的声音。这说明声音是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 实验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三个实验,针对声音传播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预设:通过刚才的三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能在空气中、水中和固体中传播,却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五、现象解释 教师引导:同学们,声音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可以用声音传播的原理解释很多现象。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这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出示题目:敲小鼓,观察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试着用我们这两课学习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全班交流。 预设:当我们敲动小鼓的时候,声音会在空气中传播,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传播到纸屏,会让纸屏也随之振动起来,纸片上吊着的小球就会跟着发生振动。出示因果关系图:击鼓—鼓面振动—声音发出—纸屏振动—小球振动—声音出现,六、认识耳朵的结构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能够听到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跟我们的耳朵是分不开的。出示耳朵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 耳朵由外到内依次分为: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几个部分。 那么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谁能够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 全班交流讨论,学生试着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释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师相机引导并加以小结。预设:当外界发出声音的物体发生振动,会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入耳道,使鼓膜振动,通过神经,使耳蜗里的液体振动,再通过神经进入大脑,大脑再经过辨认,才能识别这些声音。 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对鼓膜的振动而产生的,因此当我们听到巨大声响的时候,耳朵会出现很难受的感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耳朵,不要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呼喊,也不要经常掏我们的耳朵。七、制作“土电话”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传播的原理,下面我们就来制作一个“土电话”,再探究声音是怎样通过它传播的。 出示课本23页制作“土电话”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土电话”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制作材料:两个纸杯、两根火柴、一段棉线 制作方法:第1步:在纸杯内穿入棉线,拴在火柴杆上,两个纸杯,都是这样。第2步:拉直棉线,和同学就可以玩打“土电话”的游戏了。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制作一个“土电话”,然后玩一玩打“土电话”的游戏,检验一下自己制作的“土电话”的效果。八、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声音的传播,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够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不过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能够听到声音跟我们的耳朵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耳朵。
教 后 记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