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公开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公开课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8 22:30:1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生活和谐、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篇课文线索分明,语言朴素优美,意蕴深广,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文,今天把它作为一节复习课来上是希望让学生能对文言知识进行再积累、再巩固的同时学会一些复习文言文的方法,这对今后的文言文学习都大有裨益。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和分析理解能力,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在课后背诵,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词。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构思巧妙、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美。
2.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疏通文章大意,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进一步品味语言。
3.教师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桃花源里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课文去一看究竟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田园诗鼻祖。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2.背景资料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陶渊明这样一个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壮志难酬。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他毅然辞去了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后刘裕篡位弑帝,激起陶渊明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知识链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为:①碑记:是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缤纷(bīn)豁然(huò)俨然(yǎn)
阡陌(qiānmò)垂髫(tiáo)怡然(yí)
邑人(yì)间隔(jiàn)叹惋(wǎn)
诣(yì)郡下(jùn)骥(jì)
(2)通假字
①便要(yāo)还家(“要”同“邀”,邀请。)
②具(jù)答之(“具”同“俱”,详细。)
三、朗读指导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朗读时要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注意读出对偶句、四字句的对称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2.重点句子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再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和狗的叫声可以互相听见。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高兴又满足。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村人)见了渔人,于是大吃一惊,问(渔人)从什么地方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
五、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案示例: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别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答案示例: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部分(2、3)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
第三部分(4、5)结局,写离开桃花源后再寻找桃花源未果。
3.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答案示例: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4.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示例:渲染了一种神秘气氛,为下文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做铺垫。
5.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答案示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人们生活安乐幸福。)
6.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说明此地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
六、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个故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讨。
七、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
答案示例: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二、新课导入
现在,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第2自然段对桃花源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幽美,人民生活安乐幸福,是为了反衬外界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2.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示例:桃花源乐在人人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3.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段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答案示例:不多余。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引入此事中,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更浓了。同时,说明像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只是一种理想,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4.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的语句有哪些?
答案示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5.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答案示例: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如何理解“皆叹惋”?
答案示例:“皆叹惋”并非指桃花源中人为不知道世事而惋惜,而是指他们为桃花源外世人的不幸生活而叹惋。这一句反衬出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出桃花源中人对战争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因为桃花源中的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后,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这也暗示了他们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理。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3.渔人既“处处志之”,而后“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答案示例: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理想的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样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且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案示例: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答案示例:这理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答案示例:以虚讽实,虚实结合。虚构“室外桃源”以寄托政治理想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真实的人物刘子骥和虚构的故事,准确的朝代、年代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地点,使得本文的情节亦真亦幻、若虚若实、扑朔迷离。
设置悬念.构思巧妙。在本文故事发展中,作者不断设下悬念。全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渔人“忽逢桃花林”,被美丽的桃花林吸引,所以决定“复前行,欲穷其林”。到底前面还有什么呢?读者也产生了跟随渔人前行观看的愿望。渔人在走完桃花林后“便得一山”,而且“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里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又诱使渔人“舍船,从口入”。因此读者的视线也跟着渔人移入了桃花源。作者这样层层设下悬念,又逐层解开,使得文章构思十分巧妙,富有小说色彩。文中桃花源内外的景物、村中的风俗人情都是通过渔人的观察和感觉或借助渔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而文章开头写他“忘路之远近”,文末又写他“遂迷,不复得路”,通过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读者这里所写的世外桃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世界。
详略得当。课文第2、3自然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款待,特别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其他段写得简略是因为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绘的“大同”社会有何异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答案示例:同:物质上富有,精神上文明、和谐,如关爱子女,孝顺老人,勤劳耕作,和平相处等。
异:世外桃源环境优美,民风纯朴,人们热情好客,精神富足,和谐相处。
“大同”社会人人都得到关爱,人人安居乐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四、课堂小结
千百年来,《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引起劳动人民无限的遐想和向往,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片土地而自豪。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