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乐 府
“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即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后来就把由这一机构所收集、编制的“歌诗”(配乐诗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也简称“乐府”。“乐府”也即成为一种诗体的别称。
乐府始于秦,至汉仍沿袭秦时之称。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收集民间之曲,继之编纂、整理改编与再创作,演唱及演奏等。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高超娴熟的叙事技巧,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范本。
汉乐府
“汉乐府” 原来是指汉武帝设立的,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创作的诗来配乐用以演奏的音乐机构。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之后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叙事性强,出现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
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
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
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
3.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
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
作者简介
徐陵(公元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陈朝人。幼聪慧,八岁会写作,十二岁就懂得庄、老的道理,长大以后,更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08年)官东宫学士。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以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魏。后入陈为王兵尚书,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后主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卒,年七十七岁。 《玉台新咏》中“玉台”一名的取义,从徐陵序文里“周王璧台让,汉帝舍屋之中”看,它的语意应是指说“后庭”,所谓《玉台新咏》,是说这是一部供给后庭歌咏的新诗集。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共有353句,1785个字。 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简介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取材东汉献帝年间庐江郡的爱情悲剧,是我国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也是祖国文学宝库中光辉的诗篇之一,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或“叙事诗双璧”。其后又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以叙事体编写,结构严谨词句凄婉动人,是史上杰出的爱情诗篇,是不朽的千古悲歌。人们热爱她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当今戏曲影视也多以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而改编。名著名剧名家名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起源及后世影响
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男家可据这七条把妻子赶出家门:不顺父母;无子;淫佚;妒嫉;恶疾;多言;盗窃。焦母把刘兰芝赶出家门就是以第一条为接口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正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明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礼记·本命》“七出”之罪 :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礼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相关链接
孔雀东南飞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听读诗歌,
理清故事情节。
原 诗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被)仲卿母所遣,(兰芝)自誓不嫁。其家逼之,(兰芝)乃(就)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仲卿)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①川师大:哀悼;②蒋念祖: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哀悼)之,(时人)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序曲以孔雀失偶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
【译文】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它顾念伴侣),每飞一程就徘徊一阵。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按时间顺序,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副词,表示互相,彼此)见常日稀。鸡鸣(1至3时)入机(织布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爱劳动,很有成绩),大人故(既显示了焦母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语言委婉而率真,性格柔顺却刚强)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此处译为“我”)遣归。”(兰芝忍无可忍,自请回家,坚决果断。“不堪”,表示忍无可忍。“徒留无所施”的“徒”,“及时相遣归”的“及时”,鲜明地表现了兰芝的明事决断。自请遣归的原因:一则“贱妾留空房”;再则“君家妇难为”,不堪凌虐。因此兰芝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平日,兰芝如何忍辱负重;眼前,又是怎样的迫不得已!激愤之情,溢于言表;难言之隐,尽含其中)
【译文】“(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绢,十四岁就学会裁剪衣服,十五岁就能弹奏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就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难过。你既然担当庐江府里的小官员,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我常常留守空房,两人见面的日子非常稀少。每天雄鸡打鸣就要上机织绢,夜夜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织五匹,婆婆故意刁难,嫌我动作迟缓。不是(我)织帛动作缓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我忍受不了婆婆的使唤虐待,即使留下也没什么用处。你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休弃回家。”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福相命相),幸(幸亏幸运)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译文】仲卿听到兰芝的诉说,到堂上禀告阿母:儿本来生就一副穷命相,幸好娶得这样一位好媳妇,结婚后共同生活,黄泉之下也要成为相亲相爱的人。(我)同她一起生活才两三年,婚后的生活不算很长。她的行为并没有不正当的地方,哪里料到招致您不厚待她呢?”
阿母((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同2段和10段对兰芝辞别时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举(行动动作)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恶语威胁专横无理)!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好言诱哄)。便可速遣之(兰芝),遣去慎莫留!
【译文】阿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有见识!这个媳妇不讲礼节,举止任性,不服管教,我心里早就生她的气了,哪能由你自己作主!东边邻家有一位贤惠的女子,她的名字叫秦罗敷,体态长得可爱无比,阿母我替你去求婚。(你)就赶快把她休了,千万不要再留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府吏长跪(上身伸直而跪,表恭敬)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焦仲卿:压抑自己的愤恨、痛苦,对爱情忠贞;但是死守孝道,软弱无能。用假设句,恰当地表现了外柔内刚的个性。“终老”,以示决绝。)
【译文】仲卿恭敬地跪着苦苦哀求:“孩儿诚恳地禀告阿母,今天假如休了这个媳妇,我到死也不再娶妻!”
【译文】阿母听了儿子的话,槌着床大发脾气:“你小子胆大包天,怎么竟敢帮助媳妇胡言乱语!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恩义,决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恶语威胁,专横无理。“何敢”很传神)!吾已失恩义,会(教材:应当。)不相(你)从许!”(焦母:愤怒,极力维护权威,专横。)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只管)暂还家,吾今且(副词暂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你)迎取(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译文】仲卿默默无言,给阿母拜了两拜回到房中,想要对妻子转告阿母的意见,却悲痛得泣不成声:“我本来没有驱赶你的意思,只是我的阿母逼迫我。你只管暂时回到娘家去,我现在也暂且回到府中办公。不久就会回来,回来后一定将你迎接回家。因此你就安下心来(等待)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纷纭:指多言、多事。清醒地认识到希望的渺茫)。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哪里敢不敢)自专?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1991年高考题。教材:原意是工作和休息,这里只是工作的意思),伶俜(líng pīng)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rú),葳蕤(wēi ruǐ)自(且,还是)生光;红罗复斗(dǒu)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助词,无意义)异,种种在其(箱)中。人贱物亦鄙(轻贱),不足迎(迎娶)后人,留待作遗(wèi)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互相,彼此)忘!”
【译文】兰芝对仲卿说:“不要再找麻烦了(引申为多话、多事)。记得那年冬末春初,我离开娘家嫁到您的家。不管做什么事总是顺着婆婆的心意,一举一动怎敢自做主张?不分白天黑夜地勤苦操做,孤孤单单受尽了痛苦艰辛。我总以为(自己)没什么罪过,实指望能终生侍奉婆婆,以报答她的大恩;没想到仍然被驱遣,你还说什么再回来呢?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袄上绣着缤纷的花朵,光彩照人;还有红罗做的双层斗帐,四角都垂挂着香袋;箱子和梳妆匣子共有六、七十个,全都用碧绿的青丝绳捆着,各种物品都不相同,件件都放在箱奁中。我这个人既然被看得如此低贱,属于我的东西当然也不值钱,不配用来迎娶新人,就留下给您作个纪念,从今后我们恐怕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但愿你看到这些东西能时常得到安慰,永久也不要把我忘记!”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译文】雄鸡叫天快亮了,兰芝起床后仔细地打扮自己。穿上我的绣花夹裙,件件衣服都要试穿好几遍。脚上穿着丝袜,头上戴着的玳瑁簪子闪闪发光。裙衣上束着素洁的绸带,像流水一样溢出光彩,耳朵上戴着玲珑的耳坠,像明月一样闪耀银辉。手指像削尖的葱根一样纤细白嫩,嘴唇像含着朱丹一样鲜红美丽。走起路来步履轻盈,姿态美妙,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zhuó,穿)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dài mào)光。腰若流纨素,耳著(zhuó,戴)明月珰(dāng)。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轻盈灵巧的样子)作(迈)细步,精妙(姿态美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本是)无教训,兼(加倍)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很有教养)。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尽心尽力,努力)心养公姥(偏义复词),好自(亲自)相(她)扶将。初七及下九,嬉(xī)戏莫相(我)忘。(善良,重感情,与小姑友爱相处)”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译文】兰芝上堂拜辞婆母,婆母满脸怒气未消。(她对婆母)说:“从前我做姑娘的时候,自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缺乏教养,(后来)许配给贵家公子,使我感到更加惭愧。接受婆母的彩礼很多,却不能让您很好地使唤。今天(我)回到娘家去,又惦念婆母一个人在家里操劳。” 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像连成串的珠子似的落下来。(另泽为“退下来”)“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小姑刚刚能扶床走路;今天我被驱赶回家,小姑已经长得同我一样高。(你)要殷勤地奉养老人家,好好地服侍老人家。每年的阴历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你在嬉戏游乐的时候不要把我忘记了。” (说完后)就出门上车走了,泪洒如雨,非常悲伤。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tián,据《辞源》P2109。教材:车声。另:同“殷殷甸甸,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即非常悲痛的样子),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代“你”,与“卿”服指)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fù。到,前往)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你)负!(信誓旦旦忠贞不渝)”
【译文】仲卿骑马走在前边,兰芝坐车走在后边,车轮隐隐甸甸地转动,他俩在大路口相会。仲卿下马来到兰芝的车中,同她低头耳语:“(我)对天起誓,绝不抛弃你,你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到官府去办公,不久我就会回来的,我对天发誓,永不辜负你的一片深情!”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用在动词前,有指代作用,相当于“我”,如:见谅;见教)录,不久望君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pú wěi(忠贞不渝),蒲苇纫rèn如丝,磐石无转移(临别的誓言。这话出自兰芝的口,表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我有亲父兄(偏义复词),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预知有变,五内如焚。侧面描写“阿兄”)”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译文】兰芝对仲卿说:“感谢您的一片真心!您既然如此厚爱,我希望不久能看到您来。您应当做磐石,我应当做蒲苇,蒲苇纤维像丝一样柔韧,磐石沉重无论什么都不能使它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暴躁如雷,恐怕他不能顺从我的心愿,想到他不能顺从我,我就难过着急。” 挥手告别,两人都惆怅不己,彼此分手,同样是难舍难离。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fǔ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qiān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心疼女儿)。
【译文】兰芝回到娘家走上厅堂,感到进退两难脸上无光。母亲惊讶地拍着手说,没有料到女儿自己跑回了:“十三岁教给你织布,十四岁你学会了裁衣,十五岁你能弹奏箜篌,十六岁懂得了礼仪。十七岁就把你嫁出门总以为你在婆母家不会有什么过失。现在你犯了什么罪过,没有去接你自己就回来了?” 兰芝惭愧地向母亲(讲述原由):“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 母亲(听了)非常悲痛伤心。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品貌出众)无双,年始十八九,便(biàn)言多令才。
【译文】(兰芝)回家才十几天,县令派人来说媒,说是他们老爷有个三公子,品貌出众,举世无双,年纪才十八九岁,能说会道,才华横溢。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前去)应之。”
【译文】母亲对兰芝说:“你亲自去答复媒人吧.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可译为“我”,“自己”)丁宁,结誓(彼此发誓)不别离。今日违背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即)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译文】兰芝含泪解释说:“当初我回来时,仲卿对我再三叮咛,(叫我等着他),彼此发誓永不分离。今天如果违背情义,恐怕这样做太不妥当了。(烦劳母亲)谢绝媒人,以后再慢慢说吧。”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配得上)令(对别人亲属的敬称)郎君?幸(希望)可广问讯,不得便相(你)许。”
【译文】母亲告诉媒人:“我们贫贱人家有这么个女儿,才嫁出去不久就被赶回娘家,既然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里还能称县太爷和公子的心意呢?希望您多方面打听合适的女子,(我)实在不能答应这门亲事。”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1998年8期《语文学习》P6解释为“官员”),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译文】媒人走了不几天,县令派去向太守请示公事的县丞刚好回来,(他对县令)说,太守谈起有一个叫兰芝的女郎,家中世代有人做官。他接着说,太守家有个五公子,人漂亮,有才能还未婚配。太守派县丞当媒人,这是太守叫他的主簿转达的。县丞来到了刘家,直截了当地对兰芝的母亲说:“太守家有个人俊才美的公子,想要和你家结亲,所以派我来贵府说媒。”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阿母谢(辞却谢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mǔ岂敢言!”
【译文】兰芝母亲谢绝媒人:“我的女儿早已发誓不再改嫁,我做母亲的还能说什么!”
19.阿兄(典型的市侩面孔)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pǐ泰如天地,足以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耀)汝身(粗暴训斥,盛气凌人。趋炎附势,自私凶狠,见利忘义。沈德潜评:“小人但慕富贵,不顾礼义,实有此口吻”)。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语助词)?”(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么?”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当然,用疑问语气来表示坚决,说明刘兄也还是有点修养的人)
【译文】兰芝的哥哥听到母亲这样说,心中一下子恼恨烦躁起来,劈头对兰芝说:“你拿主意怎么不先掂量一下自己!先前你只嫁得一个小小的府吏,后嫁却得到郡太守的贵公子,好坏有天地之别,改嫁后你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你不嫁给这样好的贵公子,往后又打算怎么办呢?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xù,中道还兄门。处分fèn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虽与府吏要yāo,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译文】兰芝抬起头来回答:“按道讲,确实象哥哥说的那样。当初我离开你们到焦家去侍奉丈夫,没想到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如何处理我的终身大事,全由哥哥决定,我怎么敢自作主张!虽然我与仲卿先有誓约,但是看来他同我相好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现在就立刻答应这门亲事吧,马上成全两家的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biàn利此月内,六合正相(互相彼此)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hú fāng,四角龙子幡fān,婀娜(ē nuó)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zhí zhú青骢cōng马,流苏金镂鞍。赍(jī,赠送。比较:“赉”lài,赏,赐给,如赏赉)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购买)鲑xié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文】媒人离开座位,连说:好,好,就这样办,就这样办。随即回到衙门禀告太守:“下官奉您的使命,说媒成功,真是天赐良缘。”太守听了县丞带来的好消息,心中非常欢喜。(他)翻开历书,认为吉利的日子就在本月,六合正好相应。成婚的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经是二十七日了,请你立刻为我办理迎娶的事。府中的人互相传话,赶快办理结婚用品,人们立即四处奔走,太守家里的人多得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水路)有绘着青雀或白鹄的画船,船舱的四角悬挂着龙子幡,它们随着风儿轻轻地飘动。车身和车轮用金玉装饰,拉车的是缓步前行的毛色青白相杂的马,马鞍上镶着金花,周围垂着流苏。赠送的聘金有几百万,都用青丝串着。各种花色的绸缎有几百匹,还有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海味山珍。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聚集在郡府门前。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迎娶)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译文】母亲对兰芝说:“刚才得到太守的婚帖,明天就要来迎娶你。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可不要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tà,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zhāo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yǎn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译文】兰芝默默无言,只是用手巾掩着口啼哭,流下的眼泪如水泻一样。她移动自己镶着琉璃的坐榻,放到窗户之下。左手握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剪裁起来),早上做成了绣花夹裙,晚上做成罗衫单衣。落日无光,天阴沉沉的一下子黑了下来,她心中愁思涌起,独自出门啼哭。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请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zàng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他)逢迎(迎接)。怅然遥相(他)望,知是故人(前夫)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偏义复词),逼迫兼弟兄(偏义复词),以(把)我应(许给)他人,君还何所望!”
【译文】仲卿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就请假暂且回家来。当他走到离兰芝的家还有二三里地的时候,心情禁不住万分沉痛,连坐骑也悲鸣不已。兰芝听到这熟悉的马叫声,便放轻脚步走出来迎接。(她)痛苦地望着远处,知道是丈夫快要来了。她举起手轻轻地拍拍马鞍,一连串叹息使人伤心不已:“自从你和我分别以后,事情的变化出乎我们的预料。看来我俩先前的心愿是难以实现的了,但情况曲折又不是一下能向您说清楚的。我家有亲生的母亲(虽然痛我却没主意),我有个亲哥哥强逼我的(改嫁),已把我许配给他人,你现在才来还有什么希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过一千年);蒲苇一时纫(纫,rèn。只坚持了一段短时间),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由于误会而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坚贞不渝)!”
【译文】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攀上了高枝!磐石方正而且厚重,可以千年不变;芦苇一时柔韧,只能维持暂短的时间。你将会一天比一天富贵,我就独自死在黄泉之下吧!”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
新妇谓府吏:“何意(料想)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用语平淡,含意丰富,令读者深思)。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兰芝通情达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兰芝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忠贞、坚强的品格)”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nǎ)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无论如何)不复全!
【译文】兰芝对仲卿说:“想不到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我俩同是被逼迫的人,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啊。我俩黄泉下相见吧,希望你不要违背今日的誓言!” 两人紧紧握手告别,分道各自回到家里。活着的人作死的诀别,心里的怨恨那能诉说得尽呢?(“恨”另解为悲伤愁苦)想到要与世长辞,无论如何不能再活下去!
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折断)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埋怨)鬼神(这番话对焦母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显示了焦仲卿的反抗性格)!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译文】仲卿回到家里,上堂拜见母亲说:“今日风大气候寒冷,寒风摧残树木,庭院中兰草结满了浓霜。儿今天就象落山时昏暗的落日,(我去后)母亲的生活将会感到孤单寂寞。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您不要再怨恨鬼神!祝愿您寿如南山之石,身体健康舒适!”
阿母得闻之,零(落下)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千万)勿为(wèi为了)妇死,贵贱情何薄(báo,感情冷淡;不深厚)!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译文】阿母听了仲卿的话,如雨的泪珠应声而落:“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先辈曾在尚书台做官,千万不要为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出身高贵,她出身低贱,休弃了她哪能算什么情薄!东邻家有个贤惠的姑娘,是城内外有名的美人,让我马上去替你求婚,估计很快就能谈成功。”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林庚:逐渐被心中的忧愁所煎熬逼迫贞不渝)。
【译文】仲卿拜了两拜就辞别回来,在自己的空房中长声叹息,以死殉情的打算就这样定下了。他把头转向屋里,无穷的愁思使他的心里如同油煎火燎一般。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其日牛马(偏义复词,偏指“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yǎn黄昏(19时~21时)后,寂寂人定(21时~23时)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提,撩liāo起)裙脱丝履,举身(纵身)赴清池(最后的反抗,坚强的性格,忠贞不渝的爱情)。
【译文】那一天娶亲来的马儿在嘶鸣,兰芝走进青色的篷帐举行婚礼。她好不容易等到天色变暗,黄昏降临,又挨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她)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生命就在今天结束,灵魂要走了,就让这躯壳长留人间吧!” (她)撩起裙子,脱下丝袜,纵身跳起清冷的池中。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不顾焦母劝告,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压迫的反抗精神)。
【译文】仲卿听到兰芝自尽的消息,知道和兰芝已经永久别离,便在庭院树下徘徊,自缢在朝东南方向的树枝上头。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枝枝相(互相)覆盖,叶叶相(互相)交通(交错相通)。中有双飞鸟,自(其)名为鸳鸯,仰头相(互相,彼此)向鸣,夜夜达五更(以鸳鸯双飞作结在民歌中是常见的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有民间说唱文学的痕迹。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译文】两家要求将俩人合葬在一起,于是合葬在华山的一侧。墓的东边和西边栽上松柏,墓的左边和右边种上梧桐。一根根树枝互相覆盖,一片片树叶互相连接。树丛中有一对飞鸟,名字叫鸳鸯,总是仰着头相对着鸣叫,每天夜里一直叫到五更时分。使走路的人常常停住脚步细听,使寡妇心神不宁。多多劝告后世的人,在儿女的婚事上应该引为鉴戒,千万不要忘记这一历史悲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