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巩固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巩固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8 22:2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华大剧院正在演出《窦娥冤》,它是元杂剧的代表曲目,有关元杂剧表述错误的是(  )
A.熔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炉 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 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2.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完成 B.边境贸易繁荣
C.民间艺术精湛 D.市民生活丰富
3. 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诗、杂剧 B.乐府、散曲
C.词、散曲 D.杂剧、散曲
4.《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瓦厂 B.早市 C.瓦舍 D.集贸市场
5. 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镐京
6. 下图所示人物的诗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下列表述与这位历史人物相符的一项是( )
A.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B.两宋之交杰出的词人
C.被后世尊为“诗仙” D.被后世尊为“诗圣”
7.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8. 学习完宋朝历史后,某同学编了一个反映宋朝社会生活的小剧本,请指出下面哪个环节符合史实( )
A.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元旦、立春、中秋 B.“瓦舍”是固定的娱乐场所
C.宋朝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 D.宋朝地位最高的是商人
9.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
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 D.研读八股文
10.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二、非选择题
1.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主题为“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小亮同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了宋代的娱乐和住行,听完故事后,我们了解到宋代人如果想听说书、看杂技可以去什么地方?
(2)小丽同学为了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三首诗词,请你写出这些节日的名称。
(3)上述三首诗词中,哪一首是词?其作者是谁?他为词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呈现以上特点的主要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数里。
——吴自牧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2)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
材料二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3)“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概括下面三个词人的生活年代及词的特点。
词人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词人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词人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右图为《窦娥冤》插图,《窦娥冤》是谁的代表作品?它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3. 如果有一天你带领同学们去参观《灿烂的宋元文化》展览馆,让你当导游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宋词和元曲,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请试着列出你的计划。
参考答案
一、DDDCD BDBD C
二、1. (1)瓦子。
(2)元旦、端午节、中秋节。
(3)第三首。
苏轼。
贡献: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特点: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4)原因: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等。
2. (1)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中的景象?该地哪一处是最吸引人的中心?
瓦子 勾栏
(2)

(3)苏轼,北宋词人,他的词豪迈飘逸。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委婉清秀。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气势磅礴
(4)关汉卿 元曲
3. 史学可以以司马光为代表,介绍其作品及特点.宋词一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为代表.元曲一关汉卿为代表.绘画一赵孟钗??淼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