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8 16: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资本主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必然会带来它的灭亡
——马克思                                                                                                                                                       1929——1933:
                                                                                                                                                       1933——1939:
                                                                                                                                                       1939——1945:
                                                                                                                                                       1945——1995:
                                                                                                                                                       1995——至今:世界性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球化、多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剩下的只有废墟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人公:汉斯是一位生活充满波折但积极进取的青年
汉斯同父亲一样对飞机情有独钟,通过努力,终于成为波音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却充满了波折。场景一:
WHEN I WAS YOUNG场景四:
MY dream场景三:
AFTER MARRIAGE场景二:
LIFE WAS CHANGED场景一:WHEN I WAS YOUNG 汉斯和比尔·克林顿一样,是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60年代在美国政府联邦资金的资助下,波音取得了重大进展,汉斯和他的家人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那时候,他家的环境挺好的。哦,不光他家,其实人人家里的环境都挺好,每个人都非常自信,因为那时他们处在“黄金时期”。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含义 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经济体制。2、战后发展历程⑴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①原因:教 训:
理论基础:
实践经验:
现实需要:
其他原因:

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二战对西欧经济的极大破坏。 ②影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某些领域巨额资金需求超过私人垄断承受能力场景一:WHEN I WAS YOUNG当汉斯长大后,由于他对航空事业的热爱,他成为波音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进入70年代但这时候,他的生活越来越糟糕,即使政府采取大量措施,也回不到原来美好的日子了…
⑵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
①原因:
A、主要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失灵。
B、直接原因:1973年石油危机。
③影响:出现了“混合经济”
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②经济政策(措施)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强市场的调节作用。 观察下面图片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表现。 失业后的汉斯在几次找工作碰壁后,感觉自己是被上帝抛弃的孩子,不再急于找工作了,沉浸在对理想,对生活的失望中。失业后的汉斯如何维持自己的家庭?场景二:LIFE WAS CHANGED 汉斯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 1 255美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美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每年换季还能再得到几百美元的服装补贴。如生活上仍有困难,可申请额外资助。 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有一份汉斯申请实物的项目:儿子结婚戒指51美元,洗衣机306美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美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二、建立“福利国家”1、含义:“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寻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2、特点:种类多、覆盖广、低收入家受惠多。 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4、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
发展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5、过程: 场景三:AFTER MARRIAGE
汉斯的婚后生活很平淡……但有时生活会起些波澜,虽然他被工厂解雇了……不过,政府会对他的生活负责任的……
汉斯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生活费。他家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每年换季还能再得到服装补贴。如生活上仍有困难,可申请额外资助。汉斯失业后的“悠闲”生活!福利国家的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1、几乎100%家庭生活富裕。
2、高收入者纳税高达80%,低收入者免税。
3、人人享受医疗保险、失业救济、住房补贴等。
4、每年享受2个月假期,近100天的休假。
5、新生婴儿的父亲有权9个月不上班。
6、母亲可以领全薪在家看管孩子。
7、靠多生子女的母亲依靠救济即可过上富裕生活这是某国曾经有过的状况: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 深渊。”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西方国家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福利国家制度正方观点: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弊大于利 高一11班乖巧可爱的小伙伴们和袁劳斯联合举办1、利:
2、弊:
福利国家制度的评价(1)促进了社会平等。
(2)缓解了社会矛盾。
(3)稳定了社会秩序。
(4)扩大了消费市场。
(5)缓和了供求矛盾。
(1)加重了财政负担。
(2)滋长了社会惰性。
(3)增加了道德危机。
(4)海外资产转移。场景四:MY dream
汉斯在失业的头一年内靠领取由政府举办的,大儿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刚生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一家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就这样过了几年,妻子渐渐对他产生了不满,家庭生活只能说是过得去,孩子也难以享受高等教育,自己社会地位也很低,他的梦想是想找一份工作!请大家分组帮汉斯出主意,找到合适的工作?请帮帮汉斯找工作!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战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2、第三产业
除农业和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包括交通、通讯、保险、金融、服务、教育、法律、卫生、体育、娱乐等诸多领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3、新经济
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特征:三低一高
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高经济持续增长 汉斯凭借对航班的熟悉,成为NEW LIFE国际旅行社的一员。他开始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读剑桥的国际贸易。随着公司的扩大,只是高中毕业的老板渐渐把握不住公司的发展了,开始招聘管理者,汉斯经过应聘当上了市场部的经理,做了经理的汉斯薪水比原来多了好几倍。他非常感谢大家对他的鼓励和帮助…… 。场景五:汉斯的新生活!经济政策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政策新变化
——西方“福利国家”的建立经济运行机制新变化
——第三产业的兴起
和“新经济”的出现战后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资本主义的“滞胀”现象“福利国家”制度的含义、实质、特点、弊端以及发展历程发展“福利国家”的目的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混合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新经济”第三产业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含义、涵盖范围
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二战后新兴产业的兴起
美国“新经济的胜利”
“新经济”的含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