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世界》 基于标准的教学方案设计
一、课题:《恐龙世界》
二、目标分解依据:
1、2011版新课标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分中的相关陈述:
通过观察、绘画、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用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
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恐龙世界》选自人美版第六册第二课,课本中编入了学生参观恐龙化石的照片,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意识。4个不同种恐龙玩具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种恐龙的特点。让学生带来一些恐龙的图片、模型、玩具,丰富教学资源。教材中还选入了3幅不同形式的学生作业,有的是用彩泥,有的是用油画棒的表现形式,可供教师和学生借鉴。这些作品表现了一定的情节,教学中可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学习不同种恐龙的表现方法,以及对情节、环境的表现。课本第3页还有2幅学生活动的图片,中间一幅在引导学生利用恐龙玩具、模型探究不同种恐龙的特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
3、基于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美术学习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相关的模型、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4、学习表现程度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表现程度
恐龙世界
观察
初步观察,简单了解
体验
独立、自由,
创作
运用美术语言(构图、造型、色彩等)进行创作
三、评价方案设计
1、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恐龙图像,从而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以自评、互评的方式,利用所学知识和创作体验,从构图、造型、方法、色彩、创意等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
四、学习目标:
1、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培养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热爱自然、用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基本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难点: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六、学具准备:
学具准备:恐龙的图片与相关资料,水彩笔、油画棒或者是蜡笔美术书、美术本、铅笔。
教具准备:课件、恐龙玩具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喜欢,
那好!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神秘的动物世界。请大家看屏幕。
短片欣赏完了,我们看到的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而古老的物种----恐龙, 恐龙是地球上几亿年前的一个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它体形庞大,种类繁多,统治地球约1亿7千多万年之久,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残骸、骨架、化石,及这些物质资料所处的地理环境研究推测得出的,最后恐龙的神秘消失给人类留下无数个谜团,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象和思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关于恐龙的更多知识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探究生命的奥秘。引入课题
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进入《恐龙世界》观察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描述猜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语言描述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出示恐龙化石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恐龙存在的真实性,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激发学生的热情,直观的展示恐龙生活的世界,大体了解恐龙的生活方式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讲授新课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教师具体讲解:
(1)恐龙生活环境。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吃植物还是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大量恐龙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2)恐龙分类:(食肉类和食草类)
恐龙从大的分为食肉类恐龙和食草类恐龙,现在大家看到的上面这些都是食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肉类)食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的特点:前肢短小,后肢强大,可以站立起来行走或奔跑,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以食肉为主。下面这些都是食草类恐龙,(出示课件——食草类)食草类恐龙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特点,它们一般都是四肢着地,头颅很小,没有锋利的牙齿,以食植物为生。
(3)具体分析几只恐龙不同外形特征。(出示课件)
A、我们接着来看着两只龙,(鸭嘴龙 鹦鹉嘴龙)
师:你认识这两只恐龙吗?他们的嘴像什么?(象鸭子,象鹦鹉)
B、即使同一类型的恐龙它们的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以下这几种:盔龙和副栉龙的头冠像什么?
(盔龙象头盔,象鸡冠,副栉龙梳子,象刀子)
C、霸王龙和镰刀龙的各自厉害的武器是什么?
(霸王龙的牙齿很厉害,镰刀龙的爪子很厉害!)
D、三角龙和戟龙的头有什么不同?
(三角龙有三个角,戟龙的头上有很多角)
E、剑龙和豪勇龙背上有什么不同?
(剑龙身上有很多象箭头一样的饰物)
F、马门溪龙和甲龙各自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马门溪龙有长长的脖子,甲龙的身上有很多角,尾巴上还有个锤子,是为了防范。)
师: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恐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呢?那现在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勾勒出恐龙的外形。
(设计意图:由于恐龙的种类很多,而且样貌奇特,各不相同,所以通过几组恐龙的对比,丰富学生对恐龙外形的了解和细致观察,激发学生通过细节去表现更具特点的恐龙,有效的解决教学重点。)
3、示范指导,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作品欣赏,开拓创新思路(单线、泥塑、泥贴、彩绘)
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完整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用哪种方式创作的?给大家简单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师:用彩泥捏更能表现立体,生动的恐龙造型,而且很有趣味,很好玩。线描画有更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发挥想象去进行添加,彩色画可以通过丰富鲜艳的色彩,更真实的表现恐龙生活的环境,而泥贴作品则给我们展示的是浮雕形式的感觉,从这里我们知道了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1、先画主体,并位于中央
2、构图要饱满
3、要突出恐龙的特点
4、最后要添画恐龙生活的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创作基本要求,强化学生的构图、作画步骤等基础技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六、课堂小结
1、组织学生勇敢的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介绍画的内容,其他学生给与评价和建议。
2、学生相互展示作品并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展示,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恐龙世界的想象,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为日后的作品赏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