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片片》教学设计
课题:叶子片片
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了解叶子的相关知识,用收集来的各种各样的叶子通过绘画、磨印、拓印,创造出美丽的作品。本节课主要采用激趣、体验、实践、创造、评价等环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造型表现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作业展示时通过对一本集体创作的绘本演绎,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大声地介绍自己的作品,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现自我,充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游戏法、多媒体演示法等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收集各种的树叶,了解叶子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观察、欣赏叶子的外形美与色彩美。
过程与方法:用收集来的叶子采用绘画、磨印或拓印的方法,设计出美丽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维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绘画、磨印或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磨印和拓印过程中颜料的厚薄、用笔的轻重和水分的多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范画、胶水、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出示一段叶子一年四季变化过程的视频。
师:通过这段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生:叶子一年四季颜色的变化。
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大自然中都有着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的树叶呢?出示课题(板书:叶子片片)
二、欣赏体验: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叶子。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叶子,摸一摸、闻一闻、仔细观察与欣赏,你发现了什么?(生:滑滑的,有点硬,有股草的味道。生:软绵绵的,有药的味道)
2、播放各种形状的树叶。
师:说的真棒,老师邀请了好多叶子小朋友来玩,仔细观察说出他们的名字,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同?(PPT)
(生:外形:圆形、针形等;颜色:红、黄、绿等;纹路:粗细)
师:刚才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树叶,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片叶子,你发现了什么?(PPT)(生:虫子被夹在叶子里了)
师:这片叶子特别神奇呢,热带雨林的昆虫会被捕蝇草上的香汁吸引,一旦在上面,两片叶子一合上,虫就被慢慢消化了。
师:我们的叶子朋友还有许多作用,你们知道吗?
(生:能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使人心情舒畅,叶子多了,空气新鲜等。)
师:原来叶子的作用这么多啊。真了不起!
3、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叶子的颜色、外形、作用,接下来我们要仔细分析一下叶子的结构。
师:每张叶子的外形虽然都不一样,但结构都差不多,主要由叶柄、主叶脉、次叶脉、支叶脉组成。(出示PPT)
三、实践阶段
1、学生完成第一次作业。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叶子太美了,你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吗?
师示范用夸张、变形等方式画叶子(播放PPT)
师:画一画时,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画出叶子的外形,可以先将叶子的外形描摹下来,再用点线或颜色来表现叶子身上的主次叶脉。
学生互评、自评、集体评价。
2、师:画是我们常见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保存的?(播放PPT)(生:用油画棒、颜料印上去的)
师:你们想知道怎么保存吗?(老师在白纸上快速的磨印。)
师:小朋友,我印得漂亮吗?现在,我要把我的小秘密分享给你们(PPT)
师:把叶子放在白纸的下面,再用彩色铅笔或者油画棒在白纸上磨出来的,这就是磨印。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咯!为了防止移动,把叶子用胶贴牢,印的时候注意力气不要太大,不要印到叶子外面的地方去。
3、师:刚才有小朋友讲用颜料印,请问怎么印?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上来挑战一下,老师做你的小助手。
(师生合作印一印,在你喜欢的叶子上涂上一种或几种颜色,再用纸覆盖上去,用手掌顺着叶形按压几下,掀开即可,可以重复印,建议选择叶脉清晰、硬一些的叶子。注意颜料里面的水不要放太多,也不要放太少哦,这就是拓印。)
师:我们来看看别的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张?它用了什么方法?(PPT)
师总结:保存叶子可以有哪几种方式?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四、热情创作
学生完成第二次作业。
师:看来保存叶子的方法真多,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
1、可以画出你喜欢的叶子。
2、可以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磨印。
3、可以用颜料涂在叶子上拓印。
(作业过程中,老师再次强调注意点。)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绘制有困难的学生。
五、评价与展示
自评:你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叶子的?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互评:你可以夸夸别人的叶子吗?说说它的优点和不足。
集体评:谁的叶子最漂亮?
师总结:小朋友们都可以当小老师了,说的相当好!我们还可以把制作好的叶子系上好看的丝带,做成书签或小卡片送给家长、老师或朋友呢。
六、拓展生活
1、师:生活中,有许多用叶子的形状和颜色设计的东西,比如:衣服、包、装饰品等。所以,叶子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PPT)
2、师:关于叶子还有很多知识,瞧,这两幅图片里又有什么样的秘密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分享,我们下节课再见!
《叶子片片》教学反思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本节课通过摸叶子、闻叶子、欣赏叶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磨印叶子时学生可能固定不住,会磨到叶子外边去,如果用笔轻重掌握不好就会印得不清楚、或者会把叶子弄坏了。拓印叶子时水分如果控制不好,叶子就印得不漂亮。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示范法,以便加强学生的记忆。由于本课内容比较多,所以,我选择了三种作业,不仅摆脱了作业单一化的模式,还提高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学生不但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叶子片片》练习设计
第一次练习:欣赏完各种不同颜色和外形的叶子,让学生尝试运用夸张、变形等方式画叶子,加强学生对叶子基本结构的理解。
第二次练习:对一年级学生而言,需要的是更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我通过适当的示范,以及我与学生一起合作掌握叶子的绘制方法,为下面要进行的创作做了很好的技能铺垫。在最后的作业中我给学生三个作业选择,摆脱过去传统、单一化的模式,而教师的辅导不再流于形式,是真正做到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使学生在实践中以极大的热情更好地表现叶子。
《叶子片片》设计说明:
第一环节:先观看一则小视频,让学生了解了叶子一年四季不同颜色的变化,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时,自然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让学生摸叶子、闻叶子、看叶子,挖掘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创造性和想象力。接着让学生了解叶子的不同形状、色彩、纹路等。更深层次的了解叶子的作用、分析其内部结构,最终使学生了解了叶子的特征。
第三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当的示范,以及师生的合作,让学生掌握叶子的各种绘制方法。
第四环节:学生作业有三个方面可以选择,摆脱作业单一化的模式而教师的辅导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了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环节:通过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等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关注同学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六环节: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其关注生活,使其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