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教学课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滕明道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幅画,能让我们穿越几百年的历史沧桑,见到古代热闹的街道。这幅画就是《清明上河图》。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来欣赏宋朝的风味。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择、宫”等13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整体感知—— 画家资料
张择端,字正道,一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楼面、屋宇、林木、人物。《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
整体感知—— 画家作品
《清明上河图》:
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此画为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zé
gōng
lì
tài
整体感知——我会读
选
故
态
tān
择
宫
摊
吏
作
贩
小
fàn
lǘ
cùn
整体感知——我会读
毛
分
貌
lán
驴
寸
栏
杆
mào
相
整体感知——我会读
都
【d ū 】都城
【d ō u】都是
乘
【shènɡ】一乘
【chénɡ】乘法
笼
【lónɡ 】灯笼【lǒnɡ】笼罩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名扬中外:
作坊:
风貌:
一乘:
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程,并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深入探究
阅读第二小节,想想图上都画了哪些人?
深入探究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深入探究
画上的街市
深入探究
形态各异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
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深入探究
桥北头的情景。
阅读第四自然段,感受画的生动传神。
深入探究
这个场景,真有点像我们生活中的差点儿的发生的交通事故呢!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啊。画家也把它搬进了画里,而且画得
那么逼真,那么传神。
深入探究——小组交流
看到这里,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张择端以他出神入化的绘画技术,赋于了《清明上河图》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张择端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我们写作文和画画一样呢,你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整体感知—— 画家作品
清明上河图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这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清明上河图》配图诗
拓展延伸
青山隐隐碧水长,故国神游意彷徨。
孰料筝绳拴不住,千年一梦到汴梁。
《清明上河图》配图诗
拓展延伸
瑶池仙境正陶醉,丝竹声起在耳旁。
初到贵地难分辨,谁加新人谁家王?
清明上河图
人物——丰富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板书设计
根据意思写词语。
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布置作业
名扬中外
作坊
风貌
谢
谢
观
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