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8 20: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宋、耕、释、冀4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
2.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结合图画,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注释,结合图画,疏通文意。?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不要心存侥幸,妄想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图解题???
1.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用一句话说说寓言故事的特点。??下面考考你,看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出示图片。?
2.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寓言故事,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五蠹》,今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3.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的写法。?
4.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二、以读为本,学习课文??
(一)初读:读准字音?读好句读??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看课文,你有什么发现?(篇幅短小)?
2.课文篇幅短小,可字义难懂,你有信心学好吗?(有)?老师就送你一把金钥匙出示自学要求: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宋、耕、释、冀、耒,指名认读。?
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耕耘)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师随机指导“耕”的写法。?
4.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①做,行,做事??②当做,认做?③变成?④被?[?wèi?]①替,给?②表目的?③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5.注意节奏,齐读。?
(二)再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1.只读好可不够,我们还得理解,老师再送你一把金钥匙。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子。?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读懂了哪个问题?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小组内交流。?
2.汇报?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2)课文中怎么说?(宋人有耕者。)?
学习第二句???
(1)观察图画,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田中有株。)???
学习第三句???
(1)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3)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走)?“儿童急走追黄蝶”中走也是跑的意思。?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做事莽撞,慌张)?
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因释其耒而守株)?
(2)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为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旁边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冀复得兔)???
(3)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满脑子都是兔子撞死。对于他的想法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4)创设情境读句子。?
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生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个人还是——(生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月过去了,可是他还是——(生读)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学习第五句??
(1)日子就这样过去了,田里的禾苗都枯死了,他等到了吗?课文中说(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别人怎样笑他?笑他什么?(白日做梦、不懂变通)?
(三)熟读:读出韵味,体会道理?
1.古人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的,我们读一读。?
2.文言文是竖排的,我们读一读。?
三、课堂检测,背诵课文?1.课文填空。???
宋人(??????)。田中(????)。兔走(?????),折颈(????)。因(????????)而(???????),冀(???????)。兔(????????),而(???????????)。???
2.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说句子。??
3.(播放音乐)短短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闭眼感受一边想一边背诵。???
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1.寓言就像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文言文寓言更有意思,内容短小,读起来还朗朗上口。我们熟悉的《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螳螂捕蝉》都出自《韩非子》,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2.回家背诵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3.和同学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心存侥幸?
不知变通????一无所获????
不劳而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