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8 15:40: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教材信息】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点亮小灯泡,第5-6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教版《科学》四下“电”单元的内容,“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而“让小灯泡亮起来”是学生在对“静电”和“电荷”有比较丰富的理解的基础上接触的内容;同时为学生学习“电路串联和并联的连接”做铺垫的;“让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这一节课能对学生上述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分析】
进入四年级下学期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手段。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在做中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指导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小灯泡的基本构造。
2、使学生了解小灯泡发亮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图形以及文字进行记录。
2、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展开自主探究。
3、初步学会整理和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记录,归纳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能严格按照预测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1、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电筒、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剪好的电池、小灯泡纸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课件——灯光海洋,欣赏一组由灯光组成的从化街口、温泉的绚丽夜景。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是如何形成的呢?看到这些的灯光,你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爱迪生)
我们的发光灯泡都是用220V的交流电点亮的,(出示大灯泡),这个灯泡也是要用220V交流电才能点亮的,这种电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不能用生活中的电做实验。(出示小灯泡)所以我们要用这种不用交流电用电池就能点亮的小灯泡做实验,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电工点亮老师手中的小灯泡。从而揭示课题——点亮小灯泡。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熟悉的街口、温泉夜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用大灯泡、小灯泡的电源区别揭示课题,不但能渗透安全教育,并能打消一部分学生怕电的恐惧,让学生能大胆开展实验。
二、认识灯泡的构造
1、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灯泡。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小灯泡,看一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能给每一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观察实物小灯泡,(用彩色笔)在纸上写出小灯泡各个部分的名称。
2、谁来把你观察到的发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板书:(画小灯泡,并标上名称)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
3、金属壳里是怎么样的呢?老师给同学们看看小灯泡内部结构(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解剖图)再观察一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4、你们的观察真仔细!的确,这小灯泡一根金属架与底下的金属锡点部分相连,另一根金属架和螺纹部分(金属壳)相连,这两个部分是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简称“两点”。我们在纸上也把金属壳的结构画出来,好不好?(学生完善实验报告)
5、谁能完整的把小灯泡的结构介绍给大家?课后请同学们把小灯泡画出来,并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灯泡,可能学生没有仔细观察过,在这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灯泡,以此来认识它的构造,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描述小灯泡的构造,为后面探究灯泡怎样亮起来作铺垫。另外,由于学生的画画能力欠缺,如果采用画小灯泡的方式的话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采用观察→起名称→揭内部→完善→课后画的方法更能让学生正确深刻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三、探究怎样使灯泡亮起来
1、过渡语:我们已经认识了小灯泡,同学们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还需要什么材料?(电池和导线)
2、老师也为大家带来电池,电池里的电是安全的1.5V,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电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电池有哪些部分组成呢?(课件演示电池)
3、电池上面带着一个小帽子,叫铜帽,我们叫“正极” 用“+”表示,下面是平平的,是锌壳,叫“负极” 用“—”表示。
4、现在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还需要什么材料?
电线。
5、我们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导线一般由一层绝缘的橡胶外皮和金属丝组成。
6、激发矛盾:现在我这儿也有电池、电线,小灯泡怎么没有亮起来呀?
(要把它们连接起来)
7、猜想
(1)讲述:你们都说要连接起来,到底怎样连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谁来帮帮我?
(2)请小组举手,并到前面来展示。教师在黑板贴图展示。
设计意图:让小组出来展示,教师在黑板上贴图,是暗示、示范学生接下来的实验操作。
6、还有不同连接方式吗?你们准备怎样连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2)要求:每一小组的学生可能都有不同的想法,请你们先商量一下,将各种想法分别画在纸上,并将它们编上号,(注意:不要出现重复的想法。)为了方便,老师这儿有剪好了的灯泡和电池,(出示样图)你们直接贴到纸上再用黑色笔连接起来,并写上编号,明白了吗?
(3)分小组活动,画模型图。
设计意图:对于本节课用得比较多的物体,如灯泡和电池,让学生自己去画,可能会画得五花八门,到最后难以整理,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一些统一的实物模型图,帮助学生进行记录,同时也便于后面的整理与归纳。
(4)分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连接的?(在黑板上贴图展示)怎么想的?(学生汇报时强调,将连接的具体位置说清楚)
设计意图: 在这里进行交流“你们是怎样连接的?怎么想的”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前面 学生通过画灯泡、观察电池等活动,对灯泡和电池的构造有所了解,现在让他们说自己的连接方法及想法,能加强他们对灯泡和电池的认识,促使他们的思路更清晰,同时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猜想不等于瞎想、乱想,而是要有一定的根据的。
5、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
(1)激趣:黑板上有这么多图,猜测一下,哪些图上的连法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亮?(学生可简单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记录是学生最原始的想法,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收集了这么多的猜想记录,整理一下是有必要的。这时,面对这么多的信息,学生只会产生三种反应:同意、不同意和有疑惑。所以,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这些记录按照亮与不亮,有分歧有疑惑进行分类,会使研究方向更明确,指向性更强。
(2)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想法,那么,到底这样连接小灯泡能不能发亮呢?我们该怎么办?(做实验)
那我们是全部做?还是选择来做?
为了增加我们的成就感,我们就选我们猜测是亮的来做,好不好?
(3)做实验
各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取材料,做实验验证。
(4)小组活动,连接电路,并在图上做记号。
设计意图:实验验证过程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认识到猜想是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猜想才有价值;同时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不怕挫折的精神和随时准备纠正错误的态度。另外,让学生只验证猜测是亮的,不但能去掉由于短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并能便利学生分析让小灯泡亮的原因,更为后面学生掌握能让小灯泡亮的原因后提供判断素材)。
(5)小结:看黑板,哪几组亮了,哪几组没有亮。
6、整理、分析、归纳
(1)讲述: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获得了这么多信息,科学家们在实验后往往也会得到很多信息,这时候,他们会坐下来,共同整理获得的信息,看看这些信息都告诉我们什么?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科学家,谁告诉我,你准备怎么来整理这些信息?
(2)学生汇报。(将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放一边,不亮的方法放另一边)
(3)观察这些小灯泡亮了的方法,哪些是相同的?将相同的方法归到一起。对于有疑问的小组,请该小组上来演示连接方法,检验是否亮了。
(4)分析: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连接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呢?
(小灯泡都有2个连接点,小灯泡的2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相连。)
设疑:但是我还想问这样连起来后为什么灯就亮了?
师:这样一连后,这条路就通了,电就可以流过灯丝了,是不是啊?科学家还规定了这个电流的方向,从正极出发,经过灯丝回到负极。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下左边的电路连接。
学生上台展示电路流动方向,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出电流方向。
点亮的说完后,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怎么就不亮了?学生继续说,教师边画。
师:回不了了,断开了,我们把它叫做断路;(逐个分析)
生:从正极出发,直接到负极。
师:这时,灯丝中有没有电流流过?没有;导线中有没有电流流过?有
师:导线中有电流流过,而且这个电流还很大,还好我们这个电池是1.5V,如果这个是220V,马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个电来做实验。这种情况也有一个名字,叫做短路。
断路和短路这两种电路在我们生活中常会发生,同时短路会引起火灾事故,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你们在生活中还知道哪些用电常识,请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部分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活动是本课的精华,其依据就是学生的研究记录。所以,研究记录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做研究记录本身也是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它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入钻研的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应用
1、检查自己组之前的连接方法是否正确?连接对的小组,请再想一想,还有没有新的连接法?连接错的小组,你们有没有信心将你们错误的连接法修改一下,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2、分小组活动。
汇报:还有什么新的连接方法?小灯泡亮了吗?你们是怎样修改的?
师生共同小结:让灯泡的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叫“回路”;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这就造成“短路”,“短路”会使导线和电池发热,甚至烧坏;没有把灯泡的连接点与电池正负极连接好就造成“断路”。
强化训练:课件出示强化练习题。
五、本课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问题?
2.画小灯泡,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把能让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4.调查:家中每月的最高用电量是多少?最低用电量是多少?我们能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