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9 07: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3世纪(宋元时期)的中国在诸领域……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法国谢和耐

西方学者评论:
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
水平还比不上东京城里一
名马夫。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时空之旅
都市之旅
文化之旅
瑰丽多彩话宋词
雅俗共赏品元曲
热闹非凡游瓦子
丰富多彩乐节日
喜闻乐见赏杂剧
开封
临安
大都
都市之旅
各种作坊“极其工巧,前所未有”,
商铺“如遇买卖,动以万计”
——吴自牧《梁梦录》
“城是如此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
我们竟是不能描写他了!”
——《马可波罗行纪》
游瓦子看杂剧享都市繁华
划旱船赛龙舟过传统佳节
开封站——热闹非凡游瓦子
每月举办5次庙会,供“百姓交易”。大门附近卖飞禽走兽,
二、三门卖日用百货,靠近佛殿经营笔墨,两廊卖织绣、珠宝等,殿后交易古玩,字画和书籍。
开封站——热闹非凡游瓦子
瓦子
演出
勾栏
开封站——热闹非凡游瓦子
蹴鞠
角抵
捶丸
前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曾反复重申:
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中国!
人打球,先掘一窝,后将球打入窝内。
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
角抵是一种讲究技巧与力量的摔跤技艺。?
日本的相扑,源于中国角抵。
开封站——热闹非凡游瓦子
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当时世界的80%。
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
材料三: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商人具有城市意识的官吏、士人、地主、农民等成为市民阶层的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思考瓦子盛行的原因
经济的发达,商业的繁荣。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材料二:东京、临安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城市的发展。
开封站——热闹非凡游瓦子
临安站——丰富多彩话节日
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陆游
端午节
灯火家家有,
笙歌处处楼。

苏轼
元宵节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
中秋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
宋朝过春节和我们今天过春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元旦
春节
大都站——喜闻乐见赏杂剧
吹口哨、舞蹈
吹笛、击节板
宋朝
元朝
杂剧形成于 ,兴盛于 。
说唱、杂技、
歌舞、傀儡等技艺
猜一猜:以下三首词分别是谁的作品?

品一品:有感情的大声朗读喜欢的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想。

瑰丽多彩话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瑰丽多彩话宋词
豪迈飘逸
苏轼
北宋
李清照
两宋之交
辛弃疾
南宋
委婉清新

雄奇阔大
气势磅礴

词在 出现,
后来成为 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瑰丽多彩话宋词
豪放派
豪放派
婉约派
唐代
宋代
词人 生活年代 作品风格 派别



雅俗共赏品元曲
杂剧、散曲、南戏
说唱艺人俑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最优秀戏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雅俗共赏品元曲
通俗易懂、直白、幽默风趣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
——窦娥在刑场的唱词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天净沙·秋思》
“元曲四大家”
雅俗共赏品元曲
关汉卿
追根溯源——谈感悟
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
民族交融
……
商业繁荣
国家统一
改革发展科举制
1、《水浒传》中有一个情节,“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A、长安“坊”B、长安“市”C、开封“瓦子” D、临安“夜市”
2、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3、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②李白③辛弃疾④杜甫⑤李清照⑥曹雪芹
A、 ① ② ④ B、 ① ③ ⑤ C、 ② ③ ⑥ D、 ④⑤⑥
4、古代瓦子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其出现反映了?
A、 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B、 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 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 明清工商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