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船》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课。用时两课时完成教学,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我们的祖先从动物抱住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干而逃生中受到启发,发明了第一条小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船的基本常识及用途,运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以绘画、制作的形式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摆一摆、添一添、赏一赏等环节,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船的用途和特征,并能根据船的用途及自己的感受大胆进行想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使得学生感受到创作、想象的乐趣,感悟科技发展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运用形状组合的方法,大胆表现想象中的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中的船及其用途,大胆进行想象并表现新颖而美观的船。
四、教学准备:卡纸、纸片、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第一页,地球仪、瓷器、丝绸。
师:这里面有你熟悉的吗?
生:地球仪
师:那你们能找到中国吗?中国的形状像一只雄鸡。
生:红色地方。
师:那你们知道地球仪上蓝色部分是什么吗?
生:水,天空。
师:是海洋。地球上大部分地方都是海洋。
那你们除了地球仪还有认识的吗?
生:罐子。
师:这个有着漂亮花纹的瓷器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除了这个还有吗?
生:布。
师:这种光滑细腻的布是丝绸,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这两样东西啊在古代就已经名扬世界,销往世界各地,你们他们是怎么越过茫茫海洋到达世界各地的吗?
生:船。
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船。
板书课题:船。
(二)、新课
1.课件展示各种船,师简单介绍各种类型的船。
2.课件简单介绍船的发展史。
3.请生打开书翻到第二页找一找船的特点。生举手发言。
老师归纳大轮船、帆船、军舰的特点。大轮船的船身很大形状像倒梯形。船上建筑有很多层。帆船分为竞技用和非竞技用,竞技用的船身小,形状像倒梯形,船上有三角形形状的帆。非竞技用的船身大,像月牙形,帆很多。军舰的船身也很大,形状像倒梯形,船上建筑有军事用的大炮。
(三)、实践活动
1、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纸贴在黑板上,然后请学生上台拼贴。(请四个学生上台,每个学生拼贴一个船,师帮助完成。)先拼贴船身,询问船身的特点,船身找好后再拼贴船上建筑。其他学生也要思考如何拼贴自己喜欢的船。
我们学习了用拼贴的方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船,还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表现。
2、请生翻开书第三页看到折船的方法。课件也出示折船的方法。
教师示范教学。
折完后询问学生我们的船是不是少了什么东西?
生:花纹。
师:那我们可以在船上添上漂亮的花纹。
教师出示之前准备好的船,启发学生可以在船上添上什么花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历史,不同类型船的特点,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去找一找还有什么折船的方式,多多了解不同类型的船,为我们下节课绘画船做准备。
六、板书:
船
大轮船:船身大,倒梯形,很多层
大帆船:船身大,月牙形,很多帆
小帆船:船身小,倒梯形,三角帆
军舰:船身大,倒梯形
教学反思
本课我通过展示地球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贸易品的图片,同时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了解船的功能与特点,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我自己的讲解让学生认识不同种类船的特点。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船,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船的部位加深对船的了解和认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且通过示范折船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表现船的方式。
存在问题:在欣赏穿的过程中我应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区别比较,使学生真正地了解船的功能与特征。在示范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使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船的特征,打破学生对船存在的固有模式。在教学折船过程我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有些学生可能没有了解到折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