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共61张PPT+3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共61张PPT+3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9 07:1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时间:1971年10月
(2)标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联大现场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代表团就坐思考: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提示: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为了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①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16年10月25日,杨洁篪出席纪念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5周年招待会并致辞。4、意义二、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②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③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二、中美、中日建交(2)中美关系的转机美苏争霸
“苏攻美守”思考: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转机的原因有哪些(1)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欲联合中国对付苏联。
(2)从中国的立场来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同时还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统一问题——台湾问题。
由此可见,这是两相情愿的事情。改善中美关系人两国的共同需求。
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②基辛格访华:
1971年7月,美国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二、中美、中日建交(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③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意义: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72年尼克松访华 彩色版④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月10日,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并致辞。新华社记者张领 摄2、中日建交
(1)时间:1972年。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二、中美、中日建交1972年,毛主席会见来华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9月25日上午11:30分,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领导人到机场迎接。二战结束后第一个踏上中国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瞬间 田中角荣低下头,抿起嘴唇,用这个动作表示对过往罪行的忏悔。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接见田中角荣当时,要给日本代表团赠送礼物。送什么好呢?周总理不敢自作主张,请示毛主席,他拿起身边的一套《楚辞集注》说:“就送这个。”这是赠送礼物时的情景。祝酒仪式。田中非常高兴,甚至有些失态。1972年9月29日,中日正式签署建交协议。
这是两国建交的瞬间。中国领导人陪田中到上海参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到访,中日两国举办了日本商品展览会,中国最高领导人前往参观。田中角荣是二战之后第一个到访中国的日本首相。日本无条件投降27年后,这个中国曾经的敌人终于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求和”的意思。 两人在会谈。当时中方安排田中角荣住在钓鱼台国宾馆,周笑着对田中说:“当初尼克松总统来的时候,也住在这里。”田中回答说:“尽管美国总统来得比我早,但我对国务卿基辛格说,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比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要久远得多啊。”田中角荣离开中国,周恩来总理亲自到机场送行。三、全方位外交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等等。
2013年11月12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14个新成员,中国高票当选,任期为2014至2016年。 2、成就: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全方位外交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纽约迎风飘扬2007年,中国出席西方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019年9月21日,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成就: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全方位外交2001年10月21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科技館舉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主持。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楼前合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宣读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领导人宣言》。2016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2019年6月14日至16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在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举行。2019年6月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杜尚别,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并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2、成就:
(3)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全方位外交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及常任理事国会议(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 2000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9月6号到8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150多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规模之大创联合国历史之最。江泽民主席出席会议,是世纪之交我国的一次重大外交活动。江主席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据新华社纽约2000年9月7日电,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的国家首脑7日下午在美国纽约的华尔道夫饭店举行历史上的首次会晤。正在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晤是在中国倡议下举行的,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举行首脑会晤。 (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次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三、全方位外交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条海上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在乌镇举办。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2017年7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定于7日至8日在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举行。2014年11月19日—21日,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办。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的高峰会议。 3、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国家主席习近平外交线路图 1.建国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席亚非会议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④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随堂测练2、毛泽东明确指示说:“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是脱离群众了。”材料中的“马上组团去”是指( )
A.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缓和
D.重返联合国3.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 因为此次访华(  )
A.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使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解决了久悬未决的台湾问题
4、有人用“三喜临门”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成就,你认为“三喜临门”应包括( )
①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2017·广东)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1972年尼克松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尼克松事后写到:“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D.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7、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8、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9、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个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日邦交正常化10.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格局中,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
A.1971年 B.1972年 C.1979年 D.1991年
11.尼克松在回忆他访问中国时说:“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于( )
A.1949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9年
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3、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
A.中美对抗,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6月7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开展“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习近平表示,40多年前,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努力下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至今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现在两位元首就有关中美外交、经济、国防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全方位交流,致力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应对各地区热点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1)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美国分别属于什么国家?
(2)历史上中美合作则取得胜利,对抗则两败俱伤。请各举一史实加以说明。
(3)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得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4)请从世界主题角度谈谈“习奥庄园会”的意义。
(5)中美如何为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应对各地区热点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15、阅读下列材料:
我在离开中国前夕的宴会上祝酒说:“我们今天所发表的联合公报概括了我们会谈的结果。这个公报明天将成为全世界的重大新闻。但是,我们在这个公报中所说的话,远不及我们在今后为建立跨越1.6万英里和过去分隔我们22年的敌对状态的桥梁而将做的事情来得重要。”—《尼克松回忆录》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公报”是指哪一公报?在哪里发表?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公报”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4.(1)中国:发展中国家(1分)。美国:发达国家(1分)
(2)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组成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二战的胜利;对抗:抗美援朝。各1分
(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分)
意义:中美签署……(1分)
(4)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分)“习奥庄园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分)
(5)南北对话;建立国际新秩序;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则)等有理即可要求从两个不同角度2分。
15.(1)《中美联合公报》。上海。
(2)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中的“总理”是指谁?(2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主要外交事迹。(2分)
(2)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2分)
(3)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美国“阴谋”破产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6、
(1)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1972年尼克松访华。
(3)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是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以及国际形式的变化等。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