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讲的《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是《通用技术》苏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教材从技术试验的定义到分析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技术试验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技术试验的方法,阐述了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范例。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我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 知识目标
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设计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试验过程。
(2) 能力目标
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形成初步的技术试验能力,会写简单的技术试验报告。
(3) 态度和情感
通过技术试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知道在技术设计中要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形成富有责任感的技术设计观。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技术试验的几种常用方法。
(技术试验是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难点:对技术试验方法和具体内容的理解。
(教材对技术试验的释义较少,所举案例科技含量较高。)
二、说学情与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理、化、生的学习中对科学实验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技术试验还比较陌生。对技术试验的实施方法以及试验报告的撰写也不了解。
因此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总结,鼓励学生分析相关案例积极思考问题,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并通过参与动手作一些小试验,体会简单技术试验的多种方法。
三、说教法
本节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我采用“案例分析——内容解析――总结提升”的方式展开。
在教学中,我尽量提供学生能够感知的技术案例,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然后,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当中。通过富有吸引力的现实案例,学生体会技术产品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试验这一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 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思路如下图:
(一)案例分析(引入教学)
1、飞船安全逃逸系统预演录像
2、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教材案例)
设计者对这种较新的材料过于信任,未经技术试验就投入了使用。当一列旅客列车经过阿什塔比拉河时,一个内部隐藏着气泡的铁架发生断裂,整个桥梁随之倒塌,100多名旅客在事故中丧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桥梁垮塌事故。
设计意图:
用神舟飞船录像引入新课,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技术试验这个内容上。并通过河桥的垮塌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设计成果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技术试验,从而突出技术试验的重要性。
(二)内容展开
1、什么是技术试验?
(1)技术试验的概念
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课堂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探索,强化对技术试验概念的理解。
①问题情景:
向学生展示用等长等宽的硬纸制作折线形、正三角形、圆形、十字形的几种纸张模型(如下图),让同学们猜猜哪一种模型的承重能力更强。
②课堂演示:
取一张硬纸板放在各种模型上,再将重物分别放于其上。学生就可以观察相同纸张的不同模型所承受的不同压力,从中体会纸张模型的承重能力会随着结构的变化而改变。通过观察,学生审视自身之前的判断,得出试验结论。
设计意图:
先展示模型但是未经技术试验就让学生去判断以上几种纸张模型的承重力的大小,学生的判断仅仅停留在猜测层面上,猜想的结果并不准确。而课堂上的试验演示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就能够检验出比较准确的结果,并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经过试验的演示及师生探索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中进行体会,对抽象的概念才有具体形象而深刻透彻的理解。
2、技术试验的方法:
在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了许多技术试验方法。本节课只介绍五种重要的试验方法,对试验法的介绍我采用图片或视频举例,让学生从视听角度进行整体感知,从而加深对技术试验方法的理解。
(1)优选试验法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面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
例如:农业生产中对水稻的不同品种在同等条件下的对比试验。优选出颗粒大、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2)模拟试验法
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
如汽车模拟碰撞试验
另外,模拟试验法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例如水利大坝从论证、设计到开工建设所进行的许多试验。
下图为将大坝制成等比例的缩小模型,进行水利实验。
(3)虚拟试验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
例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
(4)强化试验法
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以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5)移植试验法
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
例如:农作物的嫁接或移植试验。
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实验。
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1)以物理实验为例,通过对比迁移法讲解技术试验的实施和报告的写作。
物理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的写作顺序: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记录——实验结论
技术试验过程和试验报告的写作顺序:
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2)通过学生分组试验,以探究纸张的结构造型与强度的关系为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撰写技术试验报告。
(3)组织学生上讲台展示本小组的试验结果。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分组试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己动手作试验的过程中体验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写作方法。
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三)小结
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推广中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试验的种类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设计的具体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来进行技术试验。技术试验完成后,我们要分析和总结试验结论,撰写技术试验报告。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为检测台灯稳固性设计几种试验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试验,并写出其试验报告。
七、 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节课采取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在反思小结环节,将板书内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力求能直观地显示教材的思路,同时也对学生养成整洁、美观,有条理的书写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板书内容设计如下:
三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什么是技术试验
2、技术试验方法
3、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4、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整体设计意图:
根据高中学生对技术的认知特征和通用技术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对生活中的技术试验实例进行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上课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热爱技术、主动探究的意识,从而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八、 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技术试验及其方法》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程序时,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适时适度地调整原定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