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1.1放大镜-教科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9 07:2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放大镜

第一课时
一、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 )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2、放大镜的特点是( )厚,( )薄。

3、( )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 )和( )。

二、选择
1、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大小的微小物体。
a、1毫米
b、二分之一毫米
C、五分之一毫米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 )琢磨而成。
A、透明玻璃
B、透明水晶
C、透明塑料

3、水滴( )放大物体
A、能
B、不能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三、简答题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一、填空
1. 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 )琢磨而成的。13世纪,英国(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2.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 )、( )、( ) 三种颜色组成。

3.放大镜的特征是( )、( )、( )。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 )。

4. 放大镜凸度( ),放大的倍数( ),但看到的范围( )。
二、判断
1、我们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

2、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3、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4、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

5、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

7、圆柱形和球形的玻璃容器装上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三、选择
1、( )发明了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 B、牛顿 C、培根

2、下列物体不能起放大作用的是( )。
A、盛满水的杯子 B、小草的露珠 C、中间后周围薄的瓶底 D、窗户上的玻璃

3、用下面三个凸透镜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范围 最小的是( );看到物体图像最大的是( )。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