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课后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课后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30 10:46:04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识纵横·全方位通览专题归纳·多视角解读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9·太原高一期末)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是因为(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 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解析: 根据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包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和“双挂钩”原则,与材料“世界主要货币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相符,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苏“冷战”的一部分,美国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的一项重要措施,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B项错误;经济互助委员会是战后苏联为应对美国“冷战”,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战后美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材料信息属于前者,关贸总协定则属于后者,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朔州高一期末)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经过多方商讨国际货币基金事项,谈到最终决定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此份额分配(  )
A.体现参与国的地位平等
B.说明法国比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C.表明美国拥有很大优势
D.加重了中国在基金份额的负担
解析: 根据材料“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可以发现,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拥有特殊的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结合所学,成员国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法国认缴资金少于中国,股票权也要少,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表明,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认缴资金最多,投票权最多,美国拥有特殊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认缴资金比例较小,投票权较少,不能体现加重中国负担的一面,故D项错误。
答案: C
3.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据此推断(  )
A.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
B.从各国所享有的权利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C.从各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此项规定合理
D.从各国的经济实力来看,此项规定不合理
解析: 据材料“规定成员国投票权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可知从各国所承担的责任看,此项规定合理,故A项正确;认缴股金份额应该与各国所享权利有一定关系,应该是合理的,故B项错误;认缴股金多少并不能决定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应该是综合国力,故C项错误;经济实力强理应多交股金,自然投票权利就更大,此处应该是合理的,故D项错误。
答案: A
4.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  )
A.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答案: D
5.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由材料中的贷款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判断该“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故选C项。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都不会向成员国提供贷款,排除A、D两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答案: C
6.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主要是由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各国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这与战后关贸总协定成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关。
答案: D
7.阅读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的相关知识点。①从材料中看出世界关税水平在不断地下降,故①正确。②从材料中看出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故②正确。③关税不断下降体现出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故③正确。④从材料中看出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形成,故④正确。故①②③④均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中的比重(%)
国家
时间  
美国
英、法
德、意、日
1937年
41.4
18.5
16.8
1948年
56.4
15.8
7.9
美国的外汇黄金储备在1937年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总储备的46.4%,到1948年占74.6%。
——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新编国际经济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谋取国际经济合作,在经济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一、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解析: 第(1)问根据表格中工业生产比重和文字材料中的黄金储备比重数据可知,美国在其中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形势所产生的影响概括。第(2)问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布雷顿森林协定》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首先判断其经济领域的“重大举措”,然后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分析其“目的”,“结果”可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根据题干两则材料,从经济因素方面说明。
答案: (1)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生产。美国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都占绝对优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美国的极大冲击。
(2)举措:倡议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主要目的: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霸权,争当世界金融霸主。结果:基本实现其目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内在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
课件41张PPT。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夯基础·自主学习国际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协议黄金美元经济秩序外汇管制国际贸易组织关税壁垒自由贸易制度化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9·太原高一期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在回忆录中指出:“它不应该是束缚欧洲各国人民的紧身衣,而应该是他们和他们赖以发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在此阿登纳认为欧洲一体化旨在(  )
A.摆脱美苏对欧洲的控制  B.促进欧洲各国的共同发展
C.缓和欧洲各国间的矛盾 D.维护欧洲地区的和平局面
解析:  材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目的——共同发展,未涉及摆脱美苏控制等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各自正常特性发展的共同支柱”可知,在欧洲一体化组织下,各国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现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目的——共同发展,并未涉及缓和欧洲各国间的矛盾的内容,故C项错误;同理,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6年5月英国公投脱欧;12月4日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总理伦齐辞职,或将引发脱欧公投;此外,欧盟成员国中还有脱欧民意汹汹的国家。这些现象说明(  )
A.欧盟正逐步走向解体 B.欧盟一体化模式失败
C.区域集团化发展遇阻 D.区域集团化偏离轨道
解析: 仅从英国脱欧和意大利脱欧,包括成员国有意,不足以说明欧盟正逐步走向解体,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同理,不能仅凭英国和意大利的案例就说明欧盟一体化模式失败,故B项错误;据材料“英国公投脱欧”“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总理伦齐辞职,或将引发脱欧公投”和“欧盟成员国中还有脱欧民意汹汹的国家”可知区域集团化发展遇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区域集团化偏离轨道,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大连高一期末)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这表明(  )
A.原有各国使用的货币币值十分混乱
B.为欧元区的金融危机埋下更多隐患
C.欧盟所有成员国均已开始使用欧元
D.欧元的诞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解析: 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不能反映出原有各国使用的货币币值十分混乱,故A项错误;欧元的出现实现了欧元区的货币一体化,一定程度上会加速欧元区的金融危机蔓延,但材料中“‘口袋里的欧洲’使欧洲人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反映的是欧元的积极作用,故B项错误;欧盟成员并非都加入欧元区,如英国,故C项错误;欧元区的出现反映出欧洲出现了货币一体化,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项正确。
答案: D
4.下表是1958-1967年欧洲五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表,据此可知(  )
国家
增长率(单位:%)
西德
3.7
法国
3.9
意大利
4.8
比利时
3.8
荷兰
3.7
A.马歇尔计划实现了欧洲的复兴
B.欧洲一体化成效显著
C.欧洲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地区
D.法德矛盾已基本解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58-1967年欧洲五国经济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欧洲正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1951年结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法德和解,故D项错误。
答案: B
5.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水平差距过大,很难结成经济集团。突破这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是(  )
A.欧共体的建立 B.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解析: 欧共体是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发达国家和墨西哥发展中国家组成,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联合国不是经济集团,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金融体系,并非是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面表格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尖锐矛盾
B.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大洋洲区域集团化组织只有1个,而欧洲有39个,南、北美洲有40个之多,通过比较可知表格应该反映的是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答案: C
7.有经济学家曾说:“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可相互独立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区域集团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材料“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体现了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说明区域集团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相互联系,故A项错误。B项中“决定”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别悬殊,决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套差别性的法律制度。……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不存在超国家因素机构的统一立法和司法,但却特别强调法律规则的精确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表明,南北关系应是一种双赢而不是一种零和的关系。
——摘编自王春婕《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的创新价值探析》
材料二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特点,并指出其成功运作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并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倡议,所蕴含的共同理念。
解析: 第(1)问,特点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别悬殊”“北美自由贸易区……司法”等内容思考回答,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别悬殊;不存在超国家因素机构的统一立法和司法;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影响可以从对每个成员国和对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两个角度回答,具体来说,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三国间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第(2)问,背景,题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结合所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与国内政策的变化来思考,得出其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理念由材料一中的“南北关系应是一种双赢而不是一种零和的关系”和材料二中的“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可以得出其共同理念是合作共赢。
答案: (1)特点: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别悬殊;不存在超国家因素机构的统一立法和司法;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
影响:对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三国间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2)背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理念:合作共赢。
课件47张PPT。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夯基础·自主学习欧洲共同体政治一体化马约经济三强政治格局挑战美国发展中经济一体化亚洲地区中国经济发展西雅图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017年2月22日电,世贸组织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
A.巩固区域集团化 B.消除国际竞争
C.推动贸易自由化 D.促进国际合作
解析: 题干材料中“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表明世界贸易组织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
答案: C
2.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于2016年1月16日在北京宣告开业,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它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的设立(  )
A.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
B.使美欧的盟友关系飘忽不定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
D.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解析: 根据材料“成立宗旨在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得出有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提到美欧的盟友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的宗旨,不能得出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导致“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与“2016年1月16日”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3.下图是漫画《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B.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最大受益者
C.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D.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根据材料“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得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实质性进展,故C项说法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要力量,故D项错误。
答案: A
4.下面表格是战后部分国际经济组织统计表。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说明(  )
成立时间
名称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
世界银行
1947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960
国际开发协会
196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A.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向日益明显
C.各国间贸易壁垒被逐步打破
D.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趋向
解析: 发展中国家经济影响力表格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国际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与各国间贸易壁垒逐步打破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战后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得世界经济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5.下图是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与美日欧的关系更密切
B.中国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平台发展经济
C.欧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日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
解析: 材料数据变化不能说明中国与美日欧的关系更密切,如欧盟就有所下降,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平台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并不能说明欧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日,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一书中说道:“20世纪晚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香港到雅典或纽约,到处都是专门做家庭佣人和保姆的大量菲律宾妇女。”这种“菲佣现象”反映了全球化下(  )
A.区域分工的不断发展 B.移民浪潮的再次涌现
C.科技资本的疯狂扩张 D.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下的区域分工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不同,这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做佣人和保姆,体现了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移民浪潮并不相同,B项错误,D项正确;菲佣不是科技资本,C项错误。
答案: D
7.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可以断定,同质化的确正在发生,虽然它带有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其判断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全球化增进了各个地区的联系
B.“冷战”结束促进欧洲开始联合
C.全球化使文化呈现统一性
D.区域经济组织的大量出现
解析: 全球化增进了各个地区的联系与材料“同质化的确正在发生,虽然它带有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相符,故A项正确;欧洲开始联合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冷战”结束于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全球化使文化呈现统一性与材料“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不符,故C项错误;“文化背景的多样化的区域性变化”并不等同于区域经济组织,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8.二战后,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全球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年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二 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了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以上两则材料皆选自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
……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后来,它被哪个国际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当今世界贸易体系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地位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体系,根据材料一“1944年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可知,这指的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小问主导国,根据材料一“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可知,主导国家为美国。第(2)问的第一小问宗旨,根据材料二“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可知,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第二小问取代组织,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即世界贸易组织(即WTO);第三小问特点,同样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即制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第(3)问的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可知,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可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第(4)问为主观发挥类题目,诸如“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战略、以发展促和平、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案: (1)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国:美国。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特点:制度化、系统化、法制化。
(3)特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变化: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有所提高。
(4)做法:积极参与经济规则制定;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推动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
课件47张PPT。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夯基础·自主学习国际贸易乌拉圭回合公平贸易自由贸易多哈会议世贸组织经济体制改革走出去经济管理经营机制国际经济秩序能源危机可持续发展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