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知识纵横·全方位通览专题归纳·多视角解读(2)核心:通过市场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个士兵说: “在青天白日里就进行抢劫。把我爸爸的粮食抢走啦,磨坊也没收啦,命令上是说要这样对付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解析: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一个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士兵的话针对的是余粮收集制,A项正确;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排除C项;B、D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项。
答案: A
2.(2019·顺德高一检测)列宁说:“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迫使我们实行的……符合这一思想的具体做法是( )
A.允许本国、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B.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解析: A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战争特殊情况下,有限的资源优先满足前线的需要,因此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故B项正确;C项是苏联模式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9·宿迁高一检测)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这表明列宁( )
A.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 B.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 D.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解析: 材料中列宁认为余粮收集制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说明他认识到余粮收集制的弊端,但是并不代表列宁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故A项错误;列宁并没有全面否定余粮收集制,他认为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保证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故B项错误;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于是他实施新经济政策,从而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这说明了( )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政治和经济危机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引起了这种状况
D.苏维埃政权遭到了一切苏俄人民的反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苏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答案: B
5.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A.全部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必须限量交易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解析: 本题比较灵活,注意题干所给的时间“1922年”,此时期苏联已经实行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可自由支配剩余粮食。
答案: D
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指( )
A.借助商品和市场进行调节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允许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大中小工业国有
解析: 注意题目中的信息:一是“新经济政策”,二是“城市”和“商店”,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强调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项正确;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错误;C项是A项的具体内容,排除。
答案: A
7.(2019·济南一中月考)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购到两亿两千万普特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两个政策( )
A.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B.都为经济建设募集较多粮食
C.都有利于巩固政权
D.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发展经济,D项错误;两个政策在不同时期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材料三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材料二中的措施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解析: 第(1)问要结合所给材料,根据“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分析出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以及“不愿意要卢布”分析出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和卢布的贬值,联系教材归纳出原因;第(2)问根据“粮食税”推断出列宁要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第(3)问概括材料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市场的繁荣。
答案: (1)严峻形势: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原因: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2)措施:新经济政策。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资(商品)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课件45张PPT。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础·自主学习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自由贸易劳动义务军事性农民世界大战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粮食税高度集中经济核算实物配给社会主义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推行的,故A、B两项错误;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其不是核心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 C
2.“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以农业集体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 机器制造业和国防产业属于重工业,而日用消费品属于轻工业产品,从材料中它们所占的比例可知,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B项。
答案: B
3.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约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
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在此基础上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A项错误;1937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正在逐渐缓解,故B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4.“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做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脱离现实,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改善民生
解析: 斯大林模式实际上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并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故A项错误;苏联实行五年计划时,余粮收集制已经取消,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并没有引进资本主义,而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特别是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9·辽宁大连八中月考)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解析: 材料说明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需要大批资金,而苏联既不能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谋求贷款,更不能采用殖民掠夺的方式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只能依赖国内资金,为此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所以答案选C项,A、B两项实施时苏联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D项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而非解决工业化建设资金的方法。
答案: C
6.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面积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25%~30%的农产品。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解析: 材料中苏联与美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对比反映出苏联集体农庄效率低下,而私人土地面积和生产的农产品的占比更是表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B项。
答案: B
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苏联模式有合理之处
D.夸大了苏联模式的作用
解析: 材料中“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体现了苏联模式的目标,虽然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但毕竟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列宁文稿》
材料二 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
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苏联改革的成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主要根据材料一中的公式,苏维埃政权和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相融合最后建成社会主义,来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直接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即可。第(3)问从苏联改革的优点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 (1)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
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以获得工业化资金;斯大林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
(3)善于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关注民生;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
课件48张PPT。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础·自主学习斯大林物质技术社会主义工业化五年计划欧洲重工业集体化强迫命令胜利冲昏头脑生产力富农国家指令性直接管理个人崇拜学术文化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
A.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 B.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C.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 D.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解析: 个人崇拜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干部更新制度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权力集中局面的改变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厦门市高一考试)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进行工业体制改革
解析: 材料强调“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而揭露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属于“‘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继承的一面,未涉及是否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未根本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是在原有经济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在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是对“斯大林模式”的一种继承,与材料“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改革的具体方面,农业还是工业,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9·石家庄市高一考试)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的“八五”计划顺利完成,但随后经济增长率停滞和下降,“九五”“十五”计划均未完成。导致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措施过于激进
B.没有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个体生产束缚了农业发展
解析: 改革措施过于激进的是戈尔巴乔夫,故A项错误;针对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勃列日涅夫前期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后期因为美苏争霸,同时并未根本触动斯大林体制,导致失败,故B项正确;此时并未发生大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集中在工业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 B
4.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 )
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
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
解析: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家实力加强”“争夺霸权”,说明当时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故选C项。
答案: C
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B
赫鲁晓夫时,苏联谷物年均产量与1945-1953年相比增加了62%
苏联已经解决了农业生产问题
C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
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
D
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改革。1951-1955年,苏联虽然对农业的投资增多,但不能得出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谷物年均产量有所增长,但后来出现了粮食危机,表明苏联并未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上升,但不能得出苏联的国民经济总水平已经超过美国,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表明苏联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6.1987年底,在苏联各类“非正式组织”达3万多个,到1989年2月,发展到了6万多个,成员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跨地区代表团”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在苏联议会中出现。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
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改造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解析: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初首先把改革重点放在了经济领域,但经济改革受挫,进而戈氏又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他在“新思维”的指导下,以“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为手段,以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政治改革动摇并剥夺了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材料“1987年底,在苏联各类‘非正式组织’达3万多个,到1989年2月,发展到了6万多个,成员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跨地区代表团’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在苏联议会中出现”表明苏联的改革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故D项正确。
答案: D
7.《苏联改革30年,无处纪念只有祭》: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期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社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则材料强调改革需要( )
A.对原有体制全面突破 B.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
C.循序渐进、尊重规律 D.特别关注民众的诉求
解析: 对原有体制全面突破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改革需要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但如果不切实际,会给改革带来恶果,苏联的解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故B项错误;材料把苏联和中国的改革进行比较,中国的改革能够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取得了成功,而苏联改革急功近利,最终失败,所以材料强调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尊重规律,故C项正确;关注民众的诉求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材料二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经济改革。1954年3月,苏共中央做出决议,决定大面积开垦荒地。1956年,全国共开垦荒地3 600万公顷,当年新开垦荒地上的玉米获得了丰收,粮食总收获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于是许多地区盲目扩种玉米,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苏联许多地区不宜种植玉米,产量很低,“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告终,1958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由于大量开荒,几百万公顷没有森林带保护的土地为风沙侵蚀所毁。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导致了什么结果?根据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解析: 第(1)问从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分析。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第(2)问要求围绕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作答。
答案: (1)特点:工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重工业)发展迅速;工业消费资料生产(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二战的影响;“冷战”与争霸的需要。
(2)重点:农业方面。结果:短期内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原因:不尊重客观规律,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课件42张PPT。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夯基础·自主学习斯大林模式玉米地方权力社会主义改革综合国力加速发展战略政治领域民主化民族分裂苏联国家政权阿拉木图宣言提能力·合作探究抓应用·规范集训课时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