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空中课堂
济南市教育局
2020年3月
济南市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网络学习资源
高二历史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监制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可能性:共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2)必要性:西欧国际地位下降,沦为美苏争夺的重点;
欧洲国家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激起欧洲人对统一的强烈愿望。
(3)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4)关键:法德和解。
(5)舒曼等人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盟。(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
⑤2002年,欧元。
(3)作用
对欧洲:
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对世界: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原因:
①进行民主化改革。
②政府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
③重视教育。
④美国的扶植。
⑤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货。
(2)影响:
对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浪潮,诞生了许多独立国家,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②新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宗旨、原则: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4)意义:
①对自身: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②对世界: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
史料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表现:“冷战”双方队伍扩大,出现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冷战”突破了欧洲的范围;“冷战”背景下出现局部热战;“冷战”国内化趋势加强。
(2)史料二中的“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指什么?从史料一到史料二反映出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思考】
史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的讲话指出:“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1972年,他又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2)苏联、日本、西欧、中国。
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史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基辛格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问题思考】
(3)结论:基辛格的观点是正确的。
理由: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确定无疑;但新的国际秩序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具有多个权力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2017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