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化石》鄂教版 (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1《化石》鄂教版 (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9 11: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思考与讨论:
看课本第二页的资料,回答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人类如何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找到课本中化石的概念。
简单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化石的概念
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化石的分类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
(1)实体化石
(2)遗迹化石
(3)模铸化石
(4)化学化石
(5)特殊化石
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猛犸象化石
猛犸象复原图
猛犸象外貌:身上有厚厚的毛,象牙又弯又尖
遗迹化石
遗迹化石主要是动物在生命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物,前者如爬迹、足迹等,后者如粪便、蛋等,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就是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著名遗迹化石。遗迹化石是研究动物生活习性及生命活动的重要证据。
模铸化石
动植物遗体在保存为化石的过程中,通过挤压作用在地层的岩石表面留下的印模、铸型等称做铸模化石,这种化石能清晰地显示生物硬体表面的精细结构,可以划分出若干类型,其中印痕化石最常见。
化学化石
地史时期的生物有机质软体部分虽然遭到破坏,但分解后的有机成分仍残留在地层中,有些可以形成重要的矿产资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
活化石
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苏铁)、(大熊猫)、(白鳍豚)、(中华鲟)等,这些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
、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
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
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暴龙
圆顶龙
牙齿锋利,是肉食性恐龙。
牙齿扁平,不锋利,是草食性恐龙。
中华龙鸟
论述中华龙鸟与现代鸟之间的关系。
中华龙鸟翼端的趾逐步退化为现代鸟发育完全的翅膀;中华龙鸟口中?的牙逐步退化为现代鸟的角质喙。所以说现代鸟由中华龙鸟进化而来。
中华龙鸟与现代鸟的区别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你还知道哪些古生物?这些古生物的外貌是怎样的?
恐龙
恐龙是爬行动物,有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
始祖马
像狐狸般大小,脊背能弯曲,前足有四趾,后足有三趾。
古长颈鹿,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