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学画农民画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 学画农民画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3-29 12: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画农民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学画农民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临摹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起源、艺术特色和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感受其夸张、强烈的表现手法。农民画是我国农村在50年代新兴的一门艺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50年代中期,一些能织善绣的农村妇女在县文化馆的辅导下,拿起从未握过的画笔,根据她们自己的心意,描绘身边的现实生活。构思质朴,充满幻想,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色彩明快强烈,平面、夸张的构图,不受透视原理的约束,并带有各种民间艺术的痕迹,富有装饰美。题材以他们的生活为主。农民画孕育于传统的剪纸、刺绣、年画等民间艺术,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寓意深刻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风格勾画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栩栩如生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和创作农民画。各地区也都成立了许多农民画研究团体,农民画已逐渐转化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农民画不但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
教学目的:
⒈认识我国悠久灿烂的民间文化,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农民画。
⒉认识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
⒊了解农民画的创作特点和技法。
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教学重难点:了解夸张的造型和农民画的色彩特点。区分不同地区农民画的特色。
教学用具:
教师:课件、欣赏资料(农民画图片、画册)、
学生:4开纸 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了解农民画:
⒈让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地方,购买过那些民间艺术品。
⒉通过欣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指出农民画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
三认识农民画:
⒈农民画的发展和分布:在我国广东的龙门和舟山群岛地区、陕西的安塞、云南的腾冲、西安的户县等地区的农民画很有代表性。
⒉农民画的艺术价值。
农民画,源于农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艺术最大的特点。
⒊农民画的创作风格:
⑴构图上多采取散点透视或俯视、仰视、反视等视觉方式,多平面结构,整体讲求较强的装饰效果。在用线上力求简练而具有概括力,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
⑵农民画在造型上大体可分为外轮廓线和剪影两种方式。外轮廓线既“单线平涂”,这种装饰性平面构图为目前农民画的主要造型方式。剪影造型方式是剪纸造型的唯一方式,它的特点是抓住典型动态,夸大特征,造成强烈的形式张力,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⑶农民画的题材以农村的生活为主,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特色。
⑷农民画的色彩来自民间年画的表现,用色对比强烈。
⒋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分析。
结合民间剪纸、泥塑、年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分析不同地区农民画的造型特点和色彩。
四创作:
⒈说一说农民画的特色?结合农民画进行创作。
⒉讨论构思:农民画作为一个点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创作。
⒊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贴近主题的名字。
教学总结:
农民画自诞生以来,,它流传于各个地区并产生了自己的地域特色。它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它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如今,农民画的天地更为广阔,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向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希望同学们以后进一步去研究。
教学评价:
⒈本课注意结合人文历史、民间文化和美术创作于一体,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⒉由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经常进行创作,在这里着重于农民画的欣赏与分析。
⒊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多欣赏、多思考、多分析,老师主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给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