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2.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手电筒
铁钉、铅笔、木棒
直尺
白卡纸
02
04
01
03
实验
器材
模拟
实验
05
笔
导入
复习旧知
影子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变化吗?
光
不透明的物体
为什么?
这三幅图是某天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新知导入
方向
大石墩的影子有变化吗?
有哪些变化?
长度
新知讲解
活动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
观察
如何探究?
测量
一天及一天以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观察活动。
中长期观察活动
记录
选择观察目标
为什么不能选择透明的物体呢?
不
透
明
物
体
制作白屏
白卡纸中划出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出方向。
便
于
分
析
处
理
安装装置
将观察目标竖直向上的插在白屏中十字的交点位置。
竖
直
向
上
放置与使用
1、放置在宽阔的位置,保证阳光不会受到阻挡。
2、借助指南针确定方向,观察装置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
3、保证观察装置在一天内固定在同一位置不移动。
4.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都进行观察,并将影子描下来,在旁边写明观察的时间,保证一天内不间断的进行观察记录。
时间:2020年2月5日
地点:胶州
⑧
⑨
⑩
?
?
①
②
③
④
时间:12:14
长度:6.8cm
你有什么发现?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探究技能
观察
测量
提出问题
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能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吗?
一天内太阳的位置在是怎么变化的?
东升西落
偏南位置
活动二
猜想
太阳东升西落,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所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影子在什么时候比较长,什么时候比较短呢?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模拟
实验
讨论:怎样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一天的位置变化?
手电筒
→
太阳
模拟实验
操作要求:
①将安装好的观察装置放在操作台上。
②打开手电,在铁钉的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
置,就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一样。观察影子的变
化。
③注意:手电筒沿圆弧轨迹在铁钉的偏南侧自东
向西移动,与铁钉的距离始终保持大约20cm的
距离。
模拟实验
操作要求:
①将安装好的观察装置放在操作台上。
②打开手电,在铅笔的上方慢慢移动手电筒的位
置,就像太阳在天空中移动一样。观察影子的变
化。
③注意:手电筒沿圆弧轨迹在铁钉的偏南侧自东
向西移动,与铁钉的距离始终保持大约20cm的
距离。
时间 太阳位置
(东西南北) 影子方向
(东西南北) 影子长短
(长、短)
上午
中午
下午
我的发现
实验记录表
我们的发现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一天中,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日晷 古代的计时工具
工作原理:利用太阳光照射指针投影在刻度盘上。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指针影子在刻度盘上的位置也相应变化。
2
1
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
分析哪张是中午拍的?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影子都在背着太阳的一面。( )
(2)太阳越高,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
(3)古人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制成了日晷。( )
(4)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影长不同.( )
√
√
√
?
选择题
(1).按一定角度用手电筒照射立在纸面上的铅笔,我们发现( )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铅笔的影子一定和手电筒不在铅笔的同侧
B手电筒越高,照射的铅笔的影子越长
C手电筒在铅笔上方慢慢移动,影子也移动
D手电筒关闭,铅笔影子消失
(2).阳光照射下,物体会形成影子,形成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的时刻是(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3).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 )
A、太阳和影子在物体的同一侧,影子随着太阳移动 B、太阳从东边升起时,影子也在东边 C、影子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不受太阳影响
D、影子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太阳移动影子也会跟着移动
B
B
D
拓展活动
观察影子的变化
一个月时间,每隔三天,同一时刻,同一固定物体,观察并记录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