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1 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2.技术与社会
3.技术与自然
1.什么是技术
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2.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A)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上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A)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B)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C)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有了建筑技术
(D)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的伤害,于是有了弓箭、大刀、长矛等武器制造技术
三星堆出土文物
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能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技术上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A)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B)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C)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有了建筑技术
(D)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的伤害,于是有了弓箭、大刀、长矛等武器制造技术
(E)人类要出行于是有车船制造技术
(F)需要交往、保持联系,于是有了通信技术。
阅读: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规则:二分钟快速阅读、快速记忆、合上书本。
第一关(1)电弧光灯的发明者是谁?哪个国家?发明时间?(2)白炽灯的发明者是谁?哪个国家?发明时间?
第二关:请在光明之树上标出人类已经制造出的灯的顺序。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阿拉丁神灯——宝莲灯
历史:星光——雷击火——保存火种——钻木取火
——动物油灯——植物油灯——蜡烛——煤油灯
——电弧光灯——家用电灯——日光灯——节能灯
——各种节能灯
可以卷起来的灯
CeeLite研制的跟纸一样薄的灵活的灯管实际上可以想安装到哪里就安装到哪里:可以包在柱子上,可以贴到地板上,甚至可以贴到乐队的架子鼓上。
阅读: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讨论:
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图景?
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阅读:火与烹饪、制陶、冶炼技术
思考并回答
需要孕育了技术的产生,下列技术满足了人的哪些需求?
(A)印刷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B)农耕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C)摄像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D)B 超技术满足了人的————————需要
(A)学习文化知识
(B)吃饱穿暖
(C)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
(D)了解身体内部奥秘
思考:
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者在树上居住?
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恐慌?
取火技术
工具制造
医疗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电子技术
2、运用技术解放人
思考: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扩大了人的能力
——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方便出行。
——丰富人们的生活。
讨 论
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 , 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 以致影响 身体健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 拓展了活动空间, 提高了劳动效率, 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
阅读:爱迪生的故事
讨 论:
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你的经验 , 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人类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发展技术的过程中, 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 而且改变着主观世界。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方式发生转变,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所以: 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讨 论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但是技术具有两面性,它可以带来福音,也会带来灾难就上述材料请阐述自己的见解。
每组四人,时间不超过2分钟。
十项超级技术的作用
眼镜,他们的理由是,眼镜虽然简单,但价值很大。它的发明,使眼睛有缺陷的如、老年人,能够对这个世界更加亲近。避免了由40岁以下的人统治世界局面的发生。眼镜的发明,还给人类一个很大的启示:人类自身生理的缺陷,可以通过智慧发明来加以弥补。你猜对了吗?
原子弹,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灾难的国家。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和长琦的灾难,告诉人们,人类创造的文明,可以在一瞬间就会被摧毁。它也告诉人们,核军备竞赛,是多么的危险,争取和平是多么的重要。
印刷术,其理由是,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容量,从而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管道技术,把洁水带到各家各户,又把污秽水带走。没有管道技术,就不可能有高楼大厦,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大都市产生。管道技术用于灌溉,提高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骑兵马战技术。在马战技术没有出现以前,世界上存在很多很小的国家,这种局面,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马战技术出现后,促成了强大国家 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避孕节育技术,它对于人类控制自身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时钟的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节奏更加规律,和精确。它也使人们有了对效率引起了重视。
数字,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成了人们生活、工作、创造的有力工具。
音乐技术。特别是古典音乐,它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思想,还有一定的医疗功能。
电脑,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体验。
技术演进的历史
1. 原始社会的技术萌发
(1)劳动创造人类的标志:制造工具
(2)原始社会的技术发明
1)石器的制造(石刀、石斧、石锯、石凿) ;
2)弓箭的发明(复合工具—弓、弦、箭);
3)人工取火的方法(钻木取火或击石取火:机械能—热能);
4)制陶技术(天然材料—人工材料);
5)冶金技术(古埃及的青铜器、古巴比论的铁器);
6)农业技术(刀耕火种)、纺织工艺(骨针缝衣)、
建筑技术(木棚石屋)、运输技术(独木舟、雪橇车轮);
(3)原始社会技术发明的意义
它不仅表明人类开始能动地改造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
2. 奴隶社会的文明中心——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
(1)古希腊自然科学(物理学之父:亚里斯多德;力学之父:阿基米德;
几何学之父:欧基里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2)古罗马建筑技术(神殿、竞技场、凯旋门、会堂等);
(3)古罗马水利技术(储水池、导排水道、公共浴池、喷泉等);
3. 封建社会的文明中心——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发展
(1)李约瑟博士:公元3世纪至15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期的
欧洲各国,让西方望尘莫及。
(2)《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6世纪至11世纪——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231项,
其中中国就有135项,占58.4 % ;
公元11世纪至16世纪 ——世界重要发明创造共有67项,
其中中国就有38项,占54 % ;
(3)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特点:
科学技术尚未分化,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往往注重经验描述而分析不足,关心效益而对原因甚少追究,知识水平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4)中国古代的实用科技成果
1)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高、大、精”;
2)春秋战国时代李冰父子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3)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秦砖汉瓦”和“万里长城”;
4)秦汉时期的交通技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四马战车”
汉魏三国时期诸葛亮制作的“木牛—独轮车”“流马—人力四轮车”;
5)秦汉时期的制陶技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6)东汉蔡伦“造纸”和北宋毕升“印刷术及火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
7)唐宋盛世的“都市建设”— 长安城,堪称世界之最;
8)隋朝李春建造的安济桥 — 敞肩拱桥之鼻祖;
9)唐三彩和宋瓷—是中国古代制瓷技术的代表作;
10)明清木构建筑技术的杰作 —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1)明代的航海技术 — 郑和“七下西洋”;
12)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当时手工业和农业的百科全书;
4. 近代欧洲的科技革命
(1)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产生为标志;
(2)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 — 以蒸汽机发明为中心
(包括纺织机、机床、火车、轮船等);
(3)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电磁微分方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细胞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
(2)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 — 以发电机、电动机发明为中心
(包括钢铁技术、内燃机、汽车、电报电话等);
5. 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
(1)19世纪末的物理学革命 —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等三大发现;
(2)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小资料
克隆技术:1997年英国的生物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所谓克隆,原意是用离体的小树枝来繁殖植物,现在克隆是指无性繁殖。克隆技术引起世界震惊和全球性争议。
一方面科学家们认为这一生物工程学的重大成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它将帮助人类培育出众多的优良作物和家畜品种。在医学和拯救濒危动物方面也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它也给人类提出一个严峻的伦理道德问题,克隆的无性繁殖法如果一旦用于人类,将会给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磁悬浮技术:它是借助电磁感应的方法悬浮、导引和驱动列车的高新技术。
日本采用的是排斥式电动系统:它是利用装在车上的超导磁铁来产生导轨中导电线圈内的电流。形成一种排斥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让44人重15吨的车辆悬浮达15厘米高。
德国采用的是吸引式系统:它利用车辆上携带的非超导的铁芯电磁铁与位于导轨侧面的电磁铁相互吸引着向上悬浮,使100吨重的车辆与导轨有1.5厘米的间隙。
目前磁悬浮列车速度已达到每小时400—500公里。
激光照排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激光技术结合起来用于印刷出版,这就是激光照排技术。照排系统使中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电与光”。此技术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占领了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报业和百分之八十的书刊市场以及港、澳、北美、马来西亚百分之九十的华文报业市场。为此北大的王选院士被称为“激光照排之父”,并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技发明奖。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简单地说是指用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微小颗粒制成的各种材料,其纳米颗粒的大小应不超过100纳米。(1nm=10-9m)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纳米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制作纳米材料的方法和手段。目前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不少于30种。但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