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以及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以及配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08-07-25 09:13:0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学目标:
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人机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 什么是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
人在使用物品时,人与物品之间存在的关系。
“机”:是指人使用的物品,如: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等。
请说出下列人机关系
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农民用锄头锄地
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司机手握方向盘开车
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开门时的人机关系:
人与门板
人与门把手
人与门框
讨论:“乘电梯” 时的人机关系
1、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
说出“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系
1、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的人机关系。
2、人的臀部与椅子垫间的人机关系。
3、人的腿部与椅子垫间的人机关系。
4、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的人机关系。
人机工程学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 高效: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全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阅读: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思考: “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2)健康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马上行动: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舒适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思考:  你觉得右边两幅图中的小工具,哪个使用起来更舒适?为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安全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
想一想:
在我们学校有哪此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
例如: 走廊的栏杆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想一想:
在设计中,人机关系除要考虑高效、健康、舒适、安全外,还要实现哪些目标?请再列举一、二个。
环保
美观
经济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 设计参照普通人群为标准,也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
马上行动
如图所示的地下通道,你认为其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盲人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地下过道中要修盲人道
讨论: 上图设计中考虑到了哪些特殊人群的需要?
单车\婴儿车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设计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还有生活习惯、民族信仰 。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图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2、请你找出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提出改进的方案。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3)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如:
茶座、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如:电话机的号码显示、手机的来电显示、带摄像头的手机、3G手机、从收音机到电视机
思考:如果汽车的喇叭声换成闪灯会出现什么后果
阅读:汽车的颜色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危险?
哪种颜色的汽车最安全?
危险:棕色、绿色、灰色
安全:银灰色、红色、黄色、蓝色
阅读:汽车的颜色
练习
站在工作台前栽剪布料,哪一把剪刀更方便、省力、高效?
坐着剪纸用哪把剪刀更方便?
再见
2.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2课时)
一、设计思想: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解决人类的自身需求问题。而研究人机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使设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堂课教学设计要围绕着“人机关系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这条隐含的主线来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册教材的基础性知识,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后面三个模块的总领及提纲作用。教材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环节,即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进行简要阐述,促使学生理解人机关系及熟悉其实现的目标与应用。因此,把握好本章节的核心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构成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也为以后方案的构思、优化和评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机关系这种专业名词是陌生,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这对于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由于大多数产品设计中只有较为隐性地体现人机关系,这与学生认识中的定势思维构成了冲突,使得学生不易发现或造成忽视了人机关系,则构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较多采用直观,列举、比较等有效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中的实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理解人机关系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3、亲历体验,感受设计满足人的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情感等方面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教学难点是挖掘产品中隐性的人机关系与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 经历举例让学生观察、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定义。
  2、 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实物高跟鞋,归纳出人机关系不仅只有四种目标,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3、 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有侧重点,如基本概念可一笔带过,尽量让学生参与,发掘生活中的实例。
七、课前准备
  由于这堂课与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教材中的专业名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教学用具、教学实物如杯子、五金工具来加深印象。学生则需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 新课导入
  思考:在设计中,除了高效、健康、舒适、安全以外,还需实现哪些目标?
  PPT展示图片,如高跟鞋,可降解快餐盒。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如:审美、环保、经济等因素
2、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由于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课堂活动】教材中地下通道设计忽略了哪些人群的需要?
引导学生回答
  PPT展示残疾人专用通道以及人民币防伪标志等。
  参与讨论最后归纳:大多数产品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求。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以西装革履和运动衣为例,组织学生讨论。
  西装的设计主要考虑人的构造尺寸,因此是量身定做,它主要适合相对静态情况。而运动衣设计的特点是比较宽松,它满足人体大幅度动作、体形变化要求。
【课堂活动】完成马上行动环节。
(3)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PPT展示图片,探究颜色,材料对人的心理作用
【课堂讨论】火锅店的装修满足了什么要求?
  火锅店的装修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同时将房间空间进行了处理,以营造温馨的效果,满足顾客的心里需求。
【学生活动】就教室环境,结合空间、色彩等因素带来的心理感受。
  参与讨论最后归纳: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中,在注意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4)信息交互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交互显的尤为重要。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PPT展示几组对比图片
  带有液晶显示屏的电话机、带有指示灯的接线板、具有荧光功能的开关等设计可以提供给人们视觉、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极大的方便用户的使用。
【学生活动】电脑中有哪些操作界面充分考虑人机关系?
【课堂练习】1、完成《活动手册》活动3内容。
      2、分析P35两把剪刀的特点。
  练习反馈: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找不到当中的人机关系或者理所当然的认为。比如就图示的两把剪刀,就有学生认为裁衣剪刀就应该是这样的,由于在日常生活认识事物具有思维定势,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学生深入分析,不要想当然,多提为什么。这样,反馈练习就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鲜活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合理的人机关系。
九、知识结构
(一)人机关系
  1、 什么是人机关系
  2、 “机”的丰富含义
  3、 人与产品存在多方面关系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 高效
  2、 健康
  3、 舒适
  4、 安全
(三)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1、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 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4、 信息交互2.2设计中的人机关系(2课时)
一、设计思想: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和解决人类的自身需求问题。而研究人机关系是为了更好地使设计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堂课教学设计要围绕着“人机关系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这条隐含的主线来进行。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册教材的基础性知识,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后面三个模块的总领及提纲作用。教材通过三个不同层面的环节,即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合理实现人机关系进行简要阐述,促使学生理解人机关系及熟悉其实现的目标与应用。因此,把握好本章节的核心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构成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也为以后方案的构思、优化和评价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人机关系这种专业名词是陌生,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这对于学生理解人机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但由于大多数产品设计中只有较为隐性地体现人机关系,这与学生认识中的定势思维构成了冲突,使得学生不易发现或造成忽视了人机关系,则构成了教学中的难点。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较多采用直观,列举、比较等有效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中的实例,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理解人机关系是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3、亲历体验,感受设计满足人的不仅是生理还有心理情感等方面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教学难点是挖掘产品中隐性的人机关系与合理实现人机关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 经历举例让学生观察、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定义。
  2、 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情境,结合实物高跟鞋,归纳出人机关系不仅只有四种目标,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3、 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有侧重点,如基本概念可一笔带过,尽量让学生参与,发掘生活中的实例。
七、课前准备
  由于这堂课与生活实际较为贴近,因此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说明教材中的专业名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教学用具、教学实物如杯子、五金工具来加深印象。学生则需做好相应的课前预习。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展示日常生活图片(或利用课堂现有的资源)
  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周边的物体发生联系,当我们在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1、 人机关系
  【课堂讨论】如何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以及“机”的丰富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设备设施、生活用具、劳动用具等。
【学生活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机关系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找出各结构中的人机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同时完成课本中的练习。
【列举实例】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教室这个环境构成的人机关系,说明人与产品构成多方面的关系。
【案例分析】人与电梯
  组织讨论分析,探究人与电梯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2、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人们在设计时考虑的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1)、高效
【案例分析】铁锹的工作效率
  分析要点:铁锹的作业效率旨在说明要实现高效的目标,同时要启发学生改变工作环境和用具对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通过举实例说明,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更换生产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
因此,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优化分配人机功能,以促进人机关系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
【学生活动】以学生课桌椅为例,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学生的回答,逐个分析靠背与座垫的相对位置,找出椅子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补充案例】慎选席梦思床垫
  席梦思床垫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要制造出一张美观、大方、舒适、安全的床垫单靠形式上的拼凑并不能符合人体工程学、力学、人体睡眠科学等现代权威理论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有些厂家在销售过程中向消费者宣传床垫越厚越好,这完全是误导,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超标准增加弹簧圈数表面上看床垫厚了许多,但由于弹簧超标准,弹性压缩量不能达到标准,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第二,超规格添充低密度泡沫塑料,由于使用低密度泡沫塑料会使床垫在使用后短时间内迅速塌陷,甚至可能会使弹簧钢丝刺出垫面扎伤人。
  第三,大量填充废弃料,使床垫不但技术上达不到标准,还会因为床垫过硬或过软长期睡卧使脊柱变形而导致疾病。
  第四,添充量过厚、过多这样会使床垫的透气性能太差,易滋生病菌、且因皮肤缺氧而导致皮肤病。
  第五,弹簧超标准加高,使床垫过软,一些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睡卧,易患佝偻病等。
因此,产品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人们在使用过程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避免可能出现健康问题。
(3)、舒适
  PPT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生活中哪些设计考虑到舒适问题?
  教师点评总结:如家庭常用工具的把手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等都是从满足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感受。
(4)、安全
   PPT展示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图片,如公共场所的楼道设计,
【案例分析】汽车的安全设计
  一是车身安全设计
  汽车配备了具有钢结构的具有特殊高拉伸强度的加强板以及加强型的防撞杆,以吸收侧面撞击力,并保证车门在变形情况下仍可打开且侧向变形小。
  二是主动安全配置
  主动安全系统,一般是指ABS、EBD等配置,可以在交通事故发生前,通过这些配置的启用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被动安全配置?
  如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的设计,通过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设计
教师点评: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设计,善于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