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物理力学重点计算 专题突破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物理力学重点计算 专题突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29 21:15: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力学重点计算 专题突破 
一、
(杭州5考,温州3考)
1. (2019泸州改编)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图中093改进型攻击核潜艇于2019年4月27日公开亮相,进行了战略巡航。该潜艇最大核动力功率为2.8×104 kW,完全下潜到海面下后的排水量为6.8×103 t(取海水密度ρ=1×103 kg/m3,g取10 N/kg)。问:



(1)该潜艇悬浮时,其上一面积为0.05 m2的整流罩距海面深度为200 m,此时整流罩受到海水的压力为多少?
(2)该潜艇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露出海面的体积为1.5×103 m3,此时潜艇的总重量是多少?




2. (2019怀化)某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盛有足量的水。现将体积为1.25×10-4 m3、质量为0.4 kg的实心正方体放入水中,正方体不断下沉,直到沉底,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g=10 N/kg)求:
(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如图所示,一实心正方体铝块浸没在密度为 0.9×103 kg/m3的油中,其质量为2.7 kg,上表面与液面相平行,上、下表面的深度分别为h1和h2,且2h1=h2=20 cm。(g取10 N/kg)求:




(1)铝块上表面处的液体压强;
(2)若使铝块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还应使其在竖直方向受到一个多大的力;
(3)若图中正方体是由密度为3.6×103 kg/m3 的合金制成的一空心正方体,且处悬浮状态,则该正方体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4. 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 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5.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竖直悬挂一底面积为30 cm2的长方体合金块(不吸水),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合金块上表面距水面5 cm。容器底部有一个由阀门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放水过程中合金始终不与容器底部接触,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放水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水的流速对压强的影响忽略不计)。求:
(1)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2)打开阀门前合金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6. (2019重庆B卷改编)如图甲所示,将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10 cm的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秤上,逐渐倒入某液体至3 cm深;再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圆柱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圆柱体A的质量为216 g,密度为0.9 g/cm3,底面积为40 cm2,g取10 N/kg,求:






(1)容器的重力和液体的密度;
(2)在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不再变化时试判断A是否沉入容器底部并说明理由。




二、
(杭州4考,台州2考,含杠杆、滑轮模型)
考向1 杠杆类(杭州4考)
7. (2018淄博)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600 N的小明在1 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动作,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9 cm。
求:(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8. (2019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可忽略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在C处挂一待测物体B,当重力为8牛的物体A挂在D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OC为6厘米,OD为18厘米。




(1)此时物体B的重力是多少牛?
(2)保持O点位置和物体A的重力不变,在C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OE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待测物体重力的杠杆。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




9. 小金制作了一支可以测定物体密度的杆秤。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挂在杆秤的挂钩上,移动秤锤,使秤杆平衡在水平位置,读出L1;再将被测物体浸没在水中,移动秤锤使秤杆再次水平平衡,读出L2,如图甲所示:



(1)试推导出被测物体的密度表达式;
(2)在测量水的密度时(如图乙所示),秤锤在C位置密度秤水平平衡,现向水中逐渐加入少量食盐, 则应该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秤锤才能保持密度秤水平平衡,并说明理由。


10. 如图所示,将重力不计的吸盘内部空气排尽后与水平地砖完全贴合,已知贴合的面积为30 cm2,大气压强为1×105 Pa,AB为轻质杠杆,O为转轴,OA与OB的长度之比为1∶3,保持杠杆水平,某人在B端用竖直向下的拉力F将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砖。




(1)求吸盘所受的大气压力F0;
(2)求人所用拉力F;
(3)若人沿图中虚线方向施加拉力F′将吸盘拉离地砖,请分析拉力F′大小变化情况并请画出拉力F′的力臂。
11. (2019泰州)如图,使用杠杆提升重物,拉力F竖直向下,重物匀速缓慢上升,相关数据如下表
物重G/N 拉力F/N 时间t/s A端上升 的竖直 距离h/m B端下降 的竖直 距离s/m
200 500 0.5 0.4 0.2
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杠杆的机械效率。




12. (2019随州改编)科技人员为了研究“物品匀速投放下水的方法”建立如图模型:轻质杠杆AB两端用轻绳悬挂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品甲和乙,甲、乙的边长均为a,密度均为ρ(ρ大于水的密度ρ水),杠杆放在可移动支点P上,物品乙放在水平地面上。起初,物品甲下表面无限接近水面(刚好不被水打湿)。计时开始(t=0),上推活塞,使水面以速度v匀速上升直到物品甲刚好完全被水淹没,停止计时(不计物品甲在水中相对运动的阻力)。上述过程中通过移动支点P维持BD绳中拉力恒为乙重力的0.6倍,且杠杆始终水平。(g为已知量)
(1)t=0时,BP∶PA为多少;
(2)物品甲完全被水淹没时,BP∶PA为多少;
(3)任意时刻t时,BP∶PA与t的关系式。





13. (2019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模拟)如图所示,杠杆AD放在钢制水平凹槽BC中,杠杆AD能以B点或C点为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BC=0.2 m,细绳的一端系在杠杆的A端,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体E挂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通过细绳挂在杠杆的D端。动滑轮的质量m=3 kg,物体E的质量为15千克,物体H的密度ρ=1.3×103 kg/m3,AD=1.0 m,CD=0.3 m,杠杆、圆盘、细绳的质量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 N/kg,为使杠杆AD保持水平平衡,求:
(1)杠杆A端受到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当AD杆水平平衡时,杠杆D端受到绳子拉力的最大值?
(3)要使AD杆水平平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的体积应满足什么条件?请推导说明。

考向2 滑轮类(台州2考)
14. (2019潍坊)一辆质量为1.5×103 kg的汽车陷入一泥泞路段,司机师傅利用滑轮组和周围条件,组装成了如图所示的拖车装置。已知汽车通过泥泞路段需移动8 m距离,汽车在泥泞路段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 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g取10 N/kg。在将车匀速拖离泥泞路段过程中,求:
(1)做的有用功;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15. (2019广东省卷)如图所示,质量为960 kg、底面积为0.5 m2的石材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A,使其在20 s的时间内匀速向墙靠近了4 m,水平拉力F=500 N,不计绳、滑轮组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g取10 N/kg。求:
(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3)拉力F的功率。




16. (2019德州改编)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 s内将重为450 N的货物匀速提升2 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 W。(其他摩擦不计)
求: 
(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F做的功;
(3)动滑轮重。








17. (2019连云港)如图甲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g=10 N/kg,求:
(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金属块的密度;
(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解析部分
一、浮力相关计算类
1. 解:(1)整流罩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gh=1×103 kg/m3×10 N/kg×200 m=2×106 Pa
由p=得,整流罩受到海水的压力为F=pS=2×106 Pa×0.05 m2=1×105 N
(2) 由m排=ρV排水得,潜艇的体积为:
V潜艇=V排水===6.8×103 m3
潜艇漂浮时,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6.8×103 m3-1.5×103 m3=5.3×103 m3
潜艇漂浮时,受到海水的浮力F浮′=ρgV排′=1×103 kg/m3×10 N/kg×5.3×103 m3=5.3×107 N
因为潜艇漂浮时,浮力大小等于潜艇的重量,所以G潜艇= F浮′=5.3×107 N
2. 解:(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G=mg=0.4 kg×10 N/kg=4 N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25×10-4 m3=1.25 N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F支=G-F浮=4 N-1.25 N=2.75 N
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 100 Pa
3. 解:(1)铝块上表面处的液体压强为
p=ρ油gh1=0.9×103 kg/m3×10 N/kg×0.1 m=900 Pa
(2)正方体铝块的边长为
L=h2-h1=20 cm-10 cm=10 cm=0.1 m,铝块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油gL3=0.9×103 kg/m3×10 N/kg×(0.1 m)3=9 N,由于铝块的重力G>F浮,若要使铝块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铝块还应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可得G=F向上+F浮,所以需要施加的力F向上=G-F浮=mg-F浮=2.7 kg×10 N/kg-9 N=18 N
(3)由于要使空心正方体处于悬浮状态,所以V排=V物,F浮=G′,空心正方体合金块的重力G′=F浮=9 N,设该正方体空心部分体积为V′,则有
G′=ρ合金g(L3-V′)=3.6×103 kg/m3×10 N/kg×[(0.1 m)3-V′]=9 N,解得V′=7.5×10-4 m3
4. 解:(1)因为物块A体积为V=(0.1 m)3=1.0×10-3 m3
则V排=V-V露=V-V=V=×1.0×10-3 m3=4×10-4 m3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块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4×10-4 m3=4 N
(2)因为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所以F浮=G
即ρ水gV排=ρ物gV,因此ρ物=ρ水=×1.0×103 kg/m3=0.4×103 kg/m3
(3)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时,V排′=V,物体受到弹簧向下的拉力,大小为
F1=F浮′-G=ρ水gV排′-ρ物gV=(ρ水-ρ物)gV=(1.0-0.4)×103 kg/m3×10 N/kg×0.001 m3=6 N
由图乙可知,此时弹簧伸长了6 cm,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则弹簧原长为:L0=h水-hA浸=20 cm-(1-)×10 cm=16 cm,则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时弹簧的长度:L′=L0+ΔL=16 cm+6 cm=22 cm;则物块A浸没时水面的高度为h2=L′+LA=22 cm+10 cm=32 cm,
所以水面升高的高度
Δh=h2-h水=32 cm-20 cm=12 cm=0.12 m
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12 m=1 200 Pa
5. 解:(1)由乙图可知,当合金块全部露出水面后,测力计的示数即合金块的重力为F=G=9 N
合金块全部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6 N,则合金块所受的浮力为F浮=G-F′=9 N-6 N=3 N
(2)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6 N,合金块浸入水中,其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由阿基米德原理得:V=V排==
=3×10-4 m3
合金块的质量为m===0.9 kg
合金块的密度为ρ===3×103 kg/m3
合金块的高度为h===0.1 m
则合金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0.1 m+0.05 m=0.15 m
合金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5 m=1 500 Pa
则由p=可得合金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F=pS=1 500 Pa×30×10-4 m2=4.5 N
6. 解:(1)由图乙可知,容器的质量m容=100 g=0.1 kg
容器的重力:
G容=m容g=0.1 kg×10 N/kg=1 N
由图乙可知,当液体深度h=3 cm时,电子秤示数为400 g,即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00 g
所以液体质量:
m液=m总-m容=400 g-100 g=300 g
液体体积:V液=S容h=100 cm2×3 cm=300 cm3
液体密度:ρ液===1 g/cm3=1.0×103 kg/m3
(2)圆柱体重力为GA=mAg=0.216 kg×10 N/kg=2.16 N
由于液体密度大于物体A的密度,无法判断物体是否沉底。假设物体最终沉底,则
水面最终高度 h′===5 cm
相比A浸入前,液面上升的高度:
Δh=h′-h=5 cm-3 cm=2 cm
此时V排=SAh′=40 cm2×5 cm=200 cm3=2×10-4 m3
A受到的浮力:
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2×10-4 m3=2 N
因为F浮<GA,所以A最终会沉入容器底部,假设成立。
二、简单机械计算类
考向1 杠杆类
7. 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12 cm=600 N×8 cm
则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F拉===200 N
(2)小明踮脚过程重心上升的高度为h=9 cm×=6 cm
做50个时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P====30 W
8. 解:(1)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有:GB×OC=GA×OD,即:GB×6 cm=8 N×18 cm,所以GB=24 N
(2)均匀。设待测物体重为G,物体A距离O点为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OC=GA×L,即L=×G,由于是定值,所以L与G成正比,由此可知刻度是均匀的。
9. 解:(1)设被测物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挂物处离提纽的距离为L0,秤锤重为G0,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在空气中ρVgL0=G0L1 ①
浸没在水中后(ρVg-ρ水Vg)L0=G0L2 ②,由①、②两式得ρ=ρ水。
(2)向左 理由: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提纽左侧为动力、动力臂;提纽右侧为阻力、阻力臂。提纽左侧动力减小、动力臂不变;提纽右侧阻力不变、阻力臂应减小;故应将秤锤向左移动。
10. 解:(1)由p=可得:吸盘所受的大气压力
F0=p0S=1×105 Pa×30×10-4 m2=300 N
(2)吸盘沿竖直方向刚好拉离地面,吸盘所受的拉力与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A=F0=300 N
由杠杆原理FA×OA=F×OB可得:F===100 N
(3)当沿题图中虚线方向施加力F′将吸盘拉离地砖时,F′的力臂小于F的力臂,而A点所受的力与其力臂均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变大;拉力F′的力臂如答图所示。



11. 解:(1)拉力所做的功:W=Fs=500 N×0.2 m=100 J
(2)拉力做功的功率:P===200 W
(3)杠杆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80%
12. 解:(1)当t=0时,甲对绳子拉力为物重G,乙对绳子拉力为0.6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0.6 G×BP=G×PA,解得BP∶PA=5∶3
(2)物品甲被水完全浸没时对绳子的拉力F甲=(ρ-ρ水)ga3,乙对绳子的拉力不变仍然为0.6G=0.6 ρga3,杠杆始终保持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0.6ρga3×BP=(ρ-ρ水)ga3×PA,解得BP∶PA=(ρ-ρ水)∶0.6ρ
(3)当时间为t时,物品甲拉绳子的力F甲=ρga3-ρ水ga2vt,物品乙拉绳子的力仍为0.6ρga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0.6ρga3×BP=(ρga3-ρ水ga2vt)×PA,解得BP∶PA=(ρa-ρ水vt)∶0.6ρa
13. 解:(1)物体E的重力为G1=m1g=15 kg×10 N/kg=150 N
动滑轮的重力为G0=m0g=3 kg×10 N/kg=30 N
则总重力为G=G1+G0=150 N+30 N=180 N
根据动滑轮可省力一半,则A端的拉力为:FA=G=×180 N=90 N
(2)当AD杆水平平衡时,因为A端的作用力是一定的,则以B为支点时动力臂AB与阻力臂BD相等,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知道:FD=FA=90 N
若以C为支点时,动力臂AC=AD-CD=1.0 m-0.3 m=0.7 m,大于阻力臂CD=0.3 m,则FD>FA;
所以,以C为支点时杠杆D端受到绳子的拉力最大,
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AC=FD×CD;所以FD===210 N
(3)因为物体H浸没在水中,V排=V,受力情况为:GH=F浮+FD
由G=mg=ρVg,F浮=ρ液V 排g可得:ρHVg=ρ水Vg+FD;所以,V=
当以B为支点时AD杆水平平衡,则FD′=90 N,
所以,V′==

0.03 m3
当以C为支点时AD杆水平平衡,则FD″=210 N,
所以,V″==

0.07 m3
则要使AD杆水平平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H的体积应满足的条件是0.03 m3≤V≤0.07 m3
考向2 滑轮类
14. 解:(1)汽车所受的阻力
f=0.1 mg=0.1×1.5×103 kg×10 N/kg=1.5×103 N
将车匀速拖离,由二力平衡得,牵引力F牵=f=1.5×103 N
所做的有用功
W有=F牵s车=1.5×103 N×8 m=1.2×104 J
(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3s车=3×8 m=24 m
由η=×100%得,W总===1.5×104 J
由W总=Fs绳得,拉力F===625 N
15. 解:(1)A的重力G=mg=960 kg×10 N/kg=9 600 N
地面水平,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压=G=9 600 N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92×104 Pa
(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2F=2×500 N=1 000 N
(3)绳子移动的距离s=2sA=2×4 m=8 m
拉力F做的功W=Fs=500 N×8 m=4 000 J
拉力F的功率P===200 W
16. 解:(1)提升装置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450 N×2 m=900 J
(2)由P=得,拉力做的总功W总=Pt=120 W×10 s=1 200 J
(3)动滑轮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 200 J-900 J=300 J
则动滑轮重为G===150 N
17. 解:(1)在t2~t3时间内,2F3=G,G=2×108 N=216 N
在0~t1时间内,2F1+F浮=G,F浮=G-2F1=216 N-136 N=80 N
(2)根据F浮=ρ水gV排得
V排===8×10-3 m3
G=ρ金gV,ρ金====2.7×103 kg/m3
(3)V=a3,a===0.2 m
S=a2=0.2 m×0.2 m=0.04 m2
p====5 400 Pa=5.4×103 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