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细作,打造细节——决胜2020年中考作文之记叙文技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工细作,打造细节——决胜2020年中考作文之记叙文技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30 16:5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工细作,打造细节
叙事具体生动,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如何让所叙之事生动起来?如何让所写之人鲜活起来?那就是学会细节描写。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精神。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对于记叙文来说,细节就是其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因而,能否打造闪光的细节描写,就决定了文章的精彩与否。
而现实中,中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特别是记叙文),明确了文章主题,也有一些写作素材,可是写出的文章就是描写不具体、抒情不细腻,显得空洞抽象、平淡单薄,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打动人心。细推究之,缺乏细致的观察、没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造成这种作文状况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细小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它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物、场面气氛的描写等。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怎样通过打造细节,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表现力。
技法一:精雕细刻。
细节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
例1: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八九岁”、“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等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瘦小、贫穷的女孩形象。
例2:“老师!弯弯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娟子认真地说。
“哄!”教室里响起了笑声,李老师气得脸发白:“娟子,不许说月亮像豆角,听见了吗?”娟子低下头,她好委屈,她明明看见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为什么老师会生气?她好不服气:弯月亮就是像豆角,就像!就像! (《弯弯的月亮》)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生动地刻画了娟子丰富的想像力和被老师批评后的委屈与不服气,也表现了老师教学的刻板。
例3:“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羚羊木雕》)
妈妈的责问、追问和逼问以及严厉神情,表现了她的重财轻义和不尊重孩子人格。
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细致刻画,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技法二:锤炼词语。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一字传神。
例4:鲁迅先生《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孔乙己》)
“摸”,表钱数不多之意。特定的动作正是孔乙己生活窘迫、穷困潦倒、遭遇悲惨的写照。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哀伤同情。
例5: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范进中举》)
“攥”、“舒”、“缩”、“揣”这四个动作表现了胡屠户爱财如命、虚情假义的嘴脸,极具讽刺性。
例6: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老王》)
“镶嵌”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的形态,强调了老王的步履维艰、身体僵直。
技法三:巧用修辞。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例7: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骆驼祥子》)
这是一段关于景物的细节描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天气的闷热程度。
例8: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
这是黄土高原上腰鼓表演的场面描写。作者借助比喻和排比的翅膀,把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写的别致感人,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技法四:调动多种感官。
要使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地观察,细腻描摹,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例9: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社戏》)
这段景物描写,作者调动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细致生动地写出了月夜行船时看到的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烘托了作者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例10: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祥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昙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厚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技法五:多加烘托。
艺术大师齐白石有一幅画:用淡墨泼洒而就的芭蕉叶上停着一只小小的瓢虫,小虫不但触须毕现,连身上的花纹也清晰可辨。就凭这么一个小精灵的点缀,整个画面就平添了妙不可言的生趣。
高明的作者总是想着法子打破陈旧的框框。所谓“避正”,就是对人物不作直接的描蓦,而是通过和这一个物有关的人或景从侧面烘托、刻画,从而使习作产生抢眼的感染力。
例11: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地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只管“呱——呱”地叫。是的,你只要想想这情景,就会觉得冷了。
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在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丑小鸭》)
文中的景物描写从秋天写到春天,秋景是萧瑟的,阴冷的,渲染了丑小鸭所面临的艰难考验,春景是艳丽的,充满生机的,烘托了丑小鸭已经战胜苦难、熬过严寒,最终迎来了人生的美丽时刻。
例12: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最后一课》)
这句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简短的语句,简单、客观地交代自己的国土被普鲁士占领的事实。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国土上,敌人在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的优美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提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技法点拨:
1.找准细节。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筛选,选择对表达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
2.仔细观察。要写好细节,细致观察是基础。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这样,在叙事时,才能合理挖掘、放大细节。
3.力求真实。细节真实是文章的命根子,细节描写一旦失真,文章也就失去了感染力。
范例点评
那一刻,我长大了
天灰蒙蒙的,那连接天地的雨也越下越大。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的行人依旧行色匆匆,我的耳边浮现出了爸爸的话语:“这次半期考试,名次要是没有上去,回家来,家法正等着伺候你呢!”
这次,语文:119;数学:131;英语:103;物理:81;化学:70;班级名次:54。这次爸爸会放过我吗?毕竟我是他的女儿啊!但很快我又苦笑着摇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心中已经没有我了,自从,后母给他添了一个女儿起。
依旧是那冰冷的铁门,我抬起手,欲敲响门,但手又在半空中停了下来。我安慰自己:算了,进去吧!该来的终归要来,逃是逃不掉的。“回来了!”爸爸坐在椅子上头也不抬地说。“是!”我只是闷闷地答应了一声。
“成绩单呢?”
我从书包里那出那张重如千斤的成绩单。
爸爸看完后,向我大吼一声:“跪下!这次怎么又考这么差!不是已经警告过你了吗?手伸出来!”“啪!”手传出一阵火辣辣的疼。不知怎的我想起一句话——不在沉默中爆发,救灾沉默中死亡。我忍够了,近两年来我受他的打骂,已经受够了,终于我像火山似的喷发了出来。
“够了!”我大叫着从地上站了起来,夺过家法,将它折成两截仍在地上,“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可是你的女儿啊!难道就因为我没有娘疼,没有娘爱吗?好!我成全你们,让你们三个成为一家人,我是局外人,我退出!”我冲出家门,奔跑在大街上,任凭泪水肆意地在脸上流淌。“月,别跑了,快跟我回家!”身后传来了后母焦急的声音。
我最终还是回去了,被后母给拉回去的。回家后,我一直呆在我的房间,没有和爸爸打过招呼,说过一句话。天黑了,后母进来坐在我的床边说:“孩子,别怪你父亲,你父亲打你也是为了你好啊!虽然,我不是你的亲娘,但我一直把你当作我的亲生女儿看待啊!”
那一夜,我和母亲谈了很多,那是一场大人与大人之间的谈话。从那时起,我学会了体谅爸爸,不再和他顶嘴,不再和他吵架,不再那一刻,我发现我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幼稚,不懂事的我了。
点评: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记叙了“我”从误解父亲和后母到解除误解的经历。之所以获得满分,关键就在于叙事具体生动,尤其是文中的细节描写是一大亮点。成绩出来后“我”心中的难受,进门时的纠结,父亲询问成绩时双方的语言、动作、神态,“我”挨打后的爆发,都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显示了扎实的写作功力。
致敬奋斗的时光
养蜂人,一生都在追赶着繁花似锦,日夜兼程。看似艰辛而忙碌的生活中却也酿造着日子的浪漫与幸福。正是这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点亮了迷途中的人们前进的方向。
——向那些奋斗在时光之海的人们致敬
老家四月的油菜花田,大片大片的浓艳的烈黄,在饱满的阳光下翻涌滚动着,使人把持不住想要拥抱这来自四月的蓬勃生机。
眼前映入一顶破旧的蓝色帐篷,还传来耳熟能详的京剧小曲,帐篷四周环绕着一圈蜂箱。我好奇地走近,这时,一位身着灰色短衫的老人从帐篷内探出脑袋来,黝黑的脸庞上泛着红光,稀疏的白发傲然竖立着。我向他询问起养蜂的事,他便与我攀谈起来。
从老人口中,我得知了养蜂的诸多不易与辛劳,每年二三月份就开始往祖国的最南方奔去,这时候蜜蜂们蜜脾不足,得多灌些蜜汁,忙碌起来便全天无歇。花期过后,再开着车往北赶,吃喝就全在路上了。
我专注地听着,不禁为老人心疼,问道:“养蜂赚的钱多吗?”他只是尴尬地笑着,“一斤蜜也就十来块钱,槐蜜贵点,赚不了多少的。”我便更加不解与困惑,为何平凡人的生活都这么艰难,为何我们努力了却难以改变现状,为何还要不断地奋斗……我不禁对未来更加担忧,少年的内心,不由得充满恐惧……
可是,养蜂人却笑着感慨:“但我每天生活在别人想看还看不见的世界里嘞。”当朝阳初上时,就拖着蜂箱到万花丛里去,迎着清晨的第一抹光亮和春季独有的芬芳开始工作。当斜阳落下时,就收起蜂箱回到帐篷里去,听着小曲,喝着自己酿的蜂蜜茶,静静地看落日晚霞的缤纷映红半边天,云卷似波浪般泛着柔和动人的光波,南归的燕呀,在浪漫的天际上欢喜地叫着,霞光给它们镀上一层金边,多么美好啊!这些美丽的时光,就是赋予奋斗者的幸福的回馈吧,我想。
我闭上了眼,想象着自己置身其间,蜂涌蝶舞着,百花齐绽着,馥郁芬芳着,这一刻,仿佛我也成了一名幸福的赶花人。“爷爷,这么难的日子都被你过甜了,你可真乐观!”
老人见我一脸敬佩的模样,严肃地回答道:“很多人向往我这样的生活,我闲暇时会在博客上上传一些图片和感想,我可有不少粉丝呢!这样的生活哪里苦?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这就够了。”
看着爷爷一脸自豪、乐在其中的模样,我的心头似亮起一盏明灯:日子是自己酿造的,幸福与成功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热爱生活的人自然能领悟到平凡生活的小确幸。虽然养蜂人奔波劳苦,但有智慧的人自然会乐在其间,平凡的日子里也会有甜蜜、幸福与芬芳啊!我应该向他,不,应该向所有和他一样的奋斗者致敬!
最美的日子,在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梦在心间,路在脚下。人生是一首悲欢离合的交响乐,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奏家。心头一亮时,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去追寻属于我的幸福人生!去追逐那些奋斗者的足迹,将这份“致敬”镂刻在血脉深处……
点评:
本文有两大亮点。一是小作者构思精妙,将叙事的线索藏于与养蜂人的交流之中,对奋斗者的致敬之情也在叙述中逐层展开。叙事的过程,也是情感渐次抵达顶峰的过程。二是文中有大量的精彩描写。对养蜂人的外貌、语言、神情等的描写细致逼真,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一个朴实、勤劳、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形象跃然纸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养蜂人生活的诗意想像也宛如一幅美好的画卷,令人神往。这些描写给文章打造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亮点,两大亮点成就了一篇难得的佳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