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活起来的”分子和原子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分类
分子的基本性质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复习内容
往一空集气瓶中倒入少量医用酒精,盖上玻璃片。
探究一
1、瓶内有哪些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这些物质。
讨论
酒 精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氦气
......
物 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闻酒精气味
探究二
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过程?
讨论
探究三
是否都可用来探究分子运动?
1、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
2、浓氨水、紫色石蕊溶液
3、浓盐酸、无色酚酞溶液
4、浓盐酸、紫色石蕊溶液
5、浓硫酸、紫色石蕊溶液
浓氨水或浓盐酸
无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
√
√
√
×
×
①在A、B、C中,能比较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2017年福建省中考
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B、C
分子种类
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水电解
探究四
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个过程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讨论
改变的是:
分子种类;分子化学性质
不变的是: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2017年福建省中考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A
如图1为甲烷燃烧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写出图1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 ,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2)①如图2是甲烷燃烧前后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C物质的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
②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 .(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不能
A B C D
A
11:9
本节课小结
物质
构成
分子
原子
离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很小
分子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组成
元素
分解
构成
得失电子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思考题
2016年三明中考14(2)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图中反应的实质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