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溶液第二节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同步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3-31 18: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C.?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量筒?????????????????????????B.?玻璃棒?????????????????????????C.?酒精灯?????????????????????????D.?烧杯
3.???相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三份盐酸,分别与①CaO、②Ca(OH)2、③CaC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的比较,下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B.?①>②>③?????????????????????????
C.?③>②>①?????????????????????????D.?①=②=③
4.???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用汽油洗涤油污原理属于乳化作用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计算、溶解、称量?????????????????????????B.?溶解、量取、计算?????????????????????????
C.?计算、称量、溶解?????????????????????????D.?称量、溶解、计算
6.???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过程的示意图,与丙烧杯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A.?甲?????????????????????????B.?甲和乙?????????????????????????C.?丁?????????????????????????D.?乙和丁
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的步骤是(  )
A.?计算?????????????????????????B.?称量?????????????????????????C.?溶解?????????????????????????D.?蒸发
8.???小明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3.0g????????????????????????????????????????
C.?用?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
9.???对于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比2%的稀硫酸大????????????????????????????????????????
B.?加入中性的盐溶液可以降低稀硫酸的pH????????????????????????????????????????
C.?加入少量锌和镁等金属可以升高稀硫酸的pH????????????????????????????????????????
D.?加入少量碳酸钠可以降低稀硫酸的pH
10.???现有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水,关于该食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质:m剂=1:10?????????????????????????B.?m质:m液=1:10?????????????????????????C.?m质:m液=1:11?????????????????????????D.?m剂:m液=10:11
11.???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
C.?100g食盐溶液溶解有10g食盐????????????????????????????????????????
D.?将食盐与水按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12.???在配制l00g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B.?烧杯?????????????????????????C.?酒精灯?????????????????????????D.?量筒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14.???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
如图: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如图:水的电解
C.?
如图: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
如图:将足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5.???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
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KNO3 ______g;
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______g。
16.???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请回答27~28题.
明明用“强力去油剂”(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油烟机的清洗.清洗过程为:①取“强力去油剂”200g,加入1800g的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②将油烟机过滤网、油杯等部件放入配制好的溶液中浸泡30分钟;③进行清洗.
(1)明明在使用“强力去油剂”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明明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强力去油剂”必须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
17.???现有20℃时10%的碳酸钠溶液150g,则:
(1)从该溶液中取出50g,其中含溶质______;
(2)将剩余溶液蒸发20g水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8.???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的电解:如图1是电解水的示意图,该装置实现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电极a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水的净化:如图2,“生命吸管”是便携式净水装备,吸管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
(3)水的变化:如图3为太阳能将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水的利用:
①配制100 g 18%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装瓶贴标签 b.计算 c.溶解 d.称量,其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填字母),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18%(填“>”、“<”或“=”);
②若将①所配氯化钠溶液全部稀释成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则需再加水______g;
19.???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环保。如图是一款自行车的图片,所标材料中,车架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为防止车架生锈,可以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其硬度更______(填“大”或“小”)。

20.???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室温下,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按照图2图3量取药品来配制100g 18%的氯化钠溶液。
①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______。

②图2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18%.(选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所配制的溶液中大量含有的微观粒子有H2O、______。
(2)向100g 5.85%的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直至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2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
(3)在配制过程中,有关下列描述,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A.称量好的NaCl固体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B.量水的体积时,俯视度数
C.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D.将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22.???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溶液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
(2)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
C.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3.???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磷酸二氢铵(NH4H2PO4)的质量分数为1.5%。
(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1000kg,需要二氢铵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磷酸二氢铵中含蔬菜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质量是多少?(保留到0.1kg)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答案】
1.??C???????2.??C???????3.??A???????4.??B???????5.??C???????
6.??C???????7.??D???????8.??C???????9.??C???????10.??B???????
11.??A???????12.??C???????13.??B???????14.??D???????
15.??30%? 7.5? 10???????
16.??不要用手接触强力去油剂(或防止烫伤、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等)? 10%? 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和二氧化碳反应???????
17.??5g? 12.5%???????
18.??化学? H2? 吸附? 变大? bdca? <? 1900???????
19.??铁 ? 烤漆 ? 大 ????????
20.??玻璃棒? 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浦玮? Na+和Cl-???????
21.??5 ? B ? ACD ????????
22.??④②①⑤③ ? 称量时应该把药品放在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 ? 小于 ? BE ????????
23.??解:(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1000kg,需要二氢铵的质量是1000kg×1.5%=15kg;故答案为:15kg;
(2)15kg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1.8kg
15kg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的质量为:4.0kg
故答案为:含氮1.8kg,含磷4.0kg。???????
【解析】
1.??
解:将块状烧碱与不饱和食盐水用橡皮管连接起来,由于烧碱(NaOH)具有吸水性,块状烧碱会吸收不饱和食盐水中的水,从而使得食盐溶液中的水减少,食盐溶液变浓,天平左盘质量减少;烧碱潮解,天平右盘质量增加;对于天平,哪个盘的质量重,天平的指针往那边偏,故指针偏右。
故选:C。
利用烧碱的吸水性,烧碱吸水质量增加,以及天平的基本原理即哪个盘的质量重,天平的指针往那边偏,即可得出结果。
本题结合化学基本常识知识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增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2.??
解:A、天平,用于配制溶液时称取固体氯化钠;故需要;
B、玻璃棒,氯化钠溶解时用于搅拌加快其溶解速度,故需要;
C、酒精灯,用于加热的仪器;而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故不需要;
D、烧杯,溶解时用于盛放氯化钠和水,完成溶解操作;故需要;
故选:C。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一般使用固体氯化钠溶于水,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称量时需要使用天平、药匙,量取时需要使用量筒、滴管,溶解时需要使用烧杯和玻璃棒。
配制溶液时,若使用固体溶质进行配制,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若使用液体溶质进行配制,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
3.??
解:首先写出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O+2HCl=CaCl2+H2O;②Ca(OH)2+2HCl=CaCl2+2H2O;③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比较三个化学方程式可看出:所得溶液都是CaCl2溶液,即溶质都是CaCl2,溶剂都是水。
根据题意知加入的盐酸质量相等,且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所以我们不妨设加入的盐酸溶质质量为1份,根据化学方程式明显可以看出:
三个反应生成的溶质CaCl2,质量都是1份,生成水的质量①反应是1份、②反应是2份、③反应是1份。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三个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①=③>②
故选:A。
分析三个反应原理可以发现生成物都是氯化钙溶液,所以比较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可以从质量分数的定义入手
本题是计算题型,题中让比较三个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如果利用化学方程式逐一去求,然后再比较,将很麻烦.题中的解答采用了分析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影响三个大小的因素入手,找出关键,可迎刃而解.化学中的计算中在考试概念,考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平时要多角度解题,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4.??
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橡胶中的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二者均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正确;
C.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故错误;
D.汽油可洗去油渍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的性质,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合成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的浓度比较考虑;
D.用汽油洗涤油污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
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催化剂的性质、溶液浓度的比较方法以及除污的原理,难度不大.
5.??
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
故选:C。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
解:由海水晒盐过程可知,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但是由图象可知,丙和丁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二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故选:C。
根据①溶液变化为②溶液,溶剂减少,没有晶体析出,②转化成③后析出晶体,③④都是常温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本题涉及海水晒盐的原理、溶解度应用等理论内容,要通过该题认真总结.
7.??
解: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不需要蒸发;
故选:D。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解:A、实验室配制50g6%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细口瓶盛放溶液,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细口瓶、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能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3.0g,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蒸馏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实验室配制50g6%的NaCl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进而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水的质量,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D、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后,立即溶解氯化钠,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解:A、酸的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10%的稀硫酸的酸性比2%的稀硫酸大,所以pH是10%的稀硫酸比2%的稀硫酸小;
B、加入中性的盐溶液可以降低稀硫酸的酸性,从而使溶液的pH变大;
C、加入少量锌和镁等金属可以消耗溶液中的酸,使溶液的酸性变弱,从而升高了稀硫酸的pH;
D、加入少量碳酸钠可以降低溶液的酸性(两者不反应),从而使稀硫酸的pH变大;
故选:C。
利用酸的溶液显酸性,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如果使硫酸的pH升高,可以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或消耗相应的酸进行,据此分析解答;
此题是对酸的溶液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酸的酸性与pH的关系和酸的化学性质;
10.??
解:根据溶液中的组成判断可知,食盐水的溶质是食盐,溶剂是水。
由题意可知,该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也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10:100(即1:10).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不正确。
A.m质:m剂=1:9,所以该选项不对。
D.m剂:m液=9:10.所以该选项也不对。
故选:B。
根据溶液中的组成(即溶质和溶剂)判断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含义,便可推算出正确的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含义等;当然,也考查了溶液组成的判断.因此,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解答时,只要抓住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含义,结合溶液的组成,细心地推断即可.
11.??
解: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是10:100,或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0:90。
A、10%的食盐溶液是指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而不是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故A解释错误;
B、将10g食盐溶解在9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是10g:100g,即10:100;故B解释正确;
C、由A的分析可知: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有10g食盐解释正确,故C解释正确;
D、10%的食盐溶液中食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0:90,即1:9,故D解释正确。
故选: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12.??
解:A、玻璃棒,氯化钠溶解时用于搅拌加快其溶解速度,故A需要;
B、烧杯,溶解时用于盛放氯化钠和水,完成溶解操作;故B需要;
C、酒精灯,用于加热的仪器;而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热;故C不需要;
D、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用的;而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量取溶剂;故D需要。
故选:C。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一般使用固体氯化钠溶于水,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称量时需要使用天平、药匙,量取时需要使用量筒、滴管,溶解时需要使用烧杯和玻璃棒。
配制溶液时,若使用固体溶质进行配制,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若使用液体溶质进行配制,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
13.??
解: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错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正确,故选项正确;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错误,因为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故选项错误;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错误;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正确;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错误;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液的组成、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等,综合性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
解:A、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稀释过程中,pH不可能小于7,故A错误;
B、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B错误;
C、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时,溶液一直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不变,故C错误;
D、过量镁和锌分别与相同的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镁比锌活泼,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锌的大,在坐标中镁对应的速率斜线比锌陡,故D正确;
故选:D。
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与溶液的pH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有固体析出.如果镁和锌过量时,生成的氢气的量决定于硫酸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反应量的多少引起的相关变化,注意当一种反应物全部反应后,那么实验也就停止结束,一切相关的变化也就停止了.注意图示曲线和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15.??
解:将9gKNO3完全溶于21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0%,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将其均分为三份,每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取一份,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分别为3g和10g。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应加入固体的质量为x,x=7.5g。
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设需加水的质量为y,则解得y=10g。
故答案为:30%;7.5;10。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结合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的本题的关键。
16.??
解:(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在使用“强力去油剂”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用手接触强力去油剂、防止烫伤、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等.
(2)明明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
(3)“强力去油剂”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否则容易变质.
故答案为:(1)不要用手接触强力去油剂(或防止烫伤、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等);(2)10%;(3)氢氧化钠易潮解且和二氧化碳反应
(1)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易潮解、溶质质量分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解:(1)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从该溶液中取出50g,其中含溶质的质量为50g×10%=5g.
(2)将剩余溶液蒸发20g水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5%.
故答案为:(1)5g;(2)12.5%.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解:(1)水的电解:如图1是电解水的示意图,该装置实现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极a接的是电源负极,电极a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水的净化:如图2,“生命吸管”是便携式净水装备,吸管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起吸附作用;
(3)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变小,氯化钠质量不变,因此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
(4)①配制100?g?18%的氯化钠溶液时,实验步骤顺序为 b.计算、d.称量、c.溶解、a.装瓶贴标签;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②设需再加水的质量为x。
100g×18%=(100g+x)×0.9%
x=1900g
故答案为:
(1)化学;H2;
(2)吸附;
(3)变大;
(4)bdca;<;
(5)1900。
(1)根据能量的转化、电解水试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进行分析;
(2)根据活性炭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4)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分析。
本题较为全面的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有关的知识分析回答即可。水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要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
19.??
解:
车架为钢制作,钢的主要成分为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防止车架生锈,由于车架防锈措施需要耐磨坚固,所以所用的防锈措施为烤漆。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硬度答,所以铝合金与纯铝先比,其硬度更大。
故答案为:
铁; 烤漆(本空其他答案不可以); 大。
根据给出的物质用途以及涉及的金属进行分析,关于防锈要注意回答的针对性。
根据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别进行分析和解答,注意金属防锈回答要根据现实生活进行回答,并非随意一种防锈措施即可。
20.??
解:(1)①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玻璃棒;
②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要左物右码,图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称量的药品质量偏小,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8%;
③所配制的溶液中大量含有的微观粒子有H2O、Na+和Cl-;
(2)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NaCl+AgNO3=AgCl↓+NaNO3
????? 58.5?????????????? 143.5
?100g×5.85%?????????? x
x=14.35g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4.35g。
故答案为:
(1)①玻璃棒;
②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小于;
③Na+和Cl-;
(2)14.35g。
(1)①根据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
②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③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2)根据氯化钠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1.??
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
(2)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
(3)A、称量好的NaCl固体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溶质偏少,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不正确。
C、溶解NaCl固体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多取了水,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D、将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大于100g,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5,95,100;(2)B;(3)ACD。
(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
(2)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
(3)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所需仪器、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
解:(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2)认真观察②,改正其中的错误操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若不进行改正,称量的药品实际质量会小于要称量的药品质量,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
(3)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A错误;
B.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等晾干就配制溶液,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正确;
C.天平指针偏右就开始称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错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E.转移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时,部分洒落在烧杯外,会造成实际所取用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E正确。
故答案为:
(1)④②①⑤③;
(2)称量时应该把药品放在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小于;
(3)BE。
(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3)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3.??

(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