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技术与设计1绪论 课 型 新 授
时 间 2007年2月 课 时 1 班 级 高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前沿技术,知道技术课程的相关背景;2.了解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定义,能举出一些技术的例子;3.了解技术课程的特点,知道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先进技术成果,初步学会欣赏技术,发展创新性想象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增长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技术课程的特点, 了解通用技术的定义,能举出一些技术的例子。
教学难点 了解技术课程的特点,了解通用技术的定义,能举出一些技术的实例。
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学法指导:观察、分组讨论、综合探究。
教具 多媒体
环节 教 学 活 动 设 计意 图
引入 播放有趣的技术视频与图片。 渲染课前情境,为本课学习作情景铺垫。
新课教学 一、高新技术介绍 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片段,说明技术的发展和前沿,主要说明以下例子视频:1. 纯电动车2. 太阳薄膜电池3. 植物基因防病害4. 摄影技术图片:1. 球型显示设备2. 新的手机机型3. 新的计算机机型4. 新型建筑物5. “哥伦比亚号”二、通用技术的背景自问:什么是技术?什么是通用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为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这一体系是不断发展的。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以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从纷繁浩杂的技术体系中根据高中技术课程性质、价值及任务选择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对学生发展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提问:请大家说一下自己身边的一些技术例子吗?相关基本情况1)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们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发展实践能力决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学会某些重复不便的实践方法;在未来工业条件下,“学会做事”意味着要从“资格概念”转向“能力概念”。2)其他国家在较早的时间里已经开设了技术的课程,例如:德国中学劳动技术的设置有四大类:技术、经济、家政和职业;1989年4月,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中涉及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就有四个;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中,都设计了具体的、不同类型德综合实践性活动的课程,主要有技术与设计学习;英国开设设计技术课,要求学生动手与动脑;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现在又将其发展为“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在高中把家政基础、家政综合、生活技术等课程德学习计入学分;加拿大把基本技术、生活技能和家庭经济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还设立了选修课程。3)通过对9省市12个行业2378从业人员的调查,厂矿企业、农业、运输、文教等行业的人员普遍赞成在普通高中开设技术课程(87.42%),企业呼声最高(93.65%),但有子女就读高中的家长却持较谨慎的态度(69.8%)。4)对5省市11所中学的教师访谈中有两种看法,一般学校的教师认为如今中学生技术能力较差;而一些劳动技术开设比较好的学校,教师却惊叹学生在技术上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5)《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过渡:为什么世界各国为何要加强技术教育?三、进行技术教育的重要性1.据有关专家分析,其原因是:1.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就是手和脑的发展。2.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技术素养。3.未来是科学技术竞争的时代。4.动手是一切技术和艺术的源泉。由动手能力引申,劳动技术和通用技术的区别2.中国的高技术人员紧缺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2003年,经过近千名专家投票,中国的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结果揭晓。令人遗憾的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也以为着该奖项连续第六年空缺!2003年,经过近千名专家投票,中国的三大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初评结果揭晓。令人遗憾的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也意味着该奖项连续第六年空缺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1. 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通用技术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它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2. 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通用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3. 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通用技术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它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通过技术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4.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技术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种积累形式。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通用技术不仅要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的力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还要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以及道德责任来打动学生的心灵。 五、课程的设置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的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分别介绍大概情况) 六、课程的学习方法、学分认定,作业情况学习方法:1.运用好教课书;2.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等;3.积极思考,争取多动手。学分认定:高中有四个必修学分,成绩及格给予学分,成绩由以下部分组成:平时成绩,期终测试,年终考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技术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举出技术的例子。 初步了解技术的背景,增强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认真思考,观看课件 使学生初步了解课程的设置,为自己将来选课做好准备
小结与练习 本节课我们讲解了技术的一些基本情况,对通用技术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同学们拿出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这门新课程。课后预习第一章:走进技术的世界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印象与兴趣。
教学反思 学生气氛热烈,基本完成预期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是初次教技术课,对本节课的把握有欠佳,例如,课堂内容较多,不利于学生记忆。在选材上有的材料学生并不感兴趣,这样也会影响课堂的整体效果,鉴于此,以后应多研究,多查阅资料,尽快的找出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