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名言欣赏:
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放手却能使你的价位升高。
1、铝比铁容易氧化,但为什么铝制品耐用而铁制品却容易锈蚀?
2、为什么沿海,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的钢铁制品比北方容易锈蚀?
3、可以采用哪些措施保护金属资源?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我们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
和某些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目标导航
1.通过观察、刻画、触摸等方式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3.激发乐于探究的情感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
【实验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步骤】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金属材料 镁 铝 铁 铜
颜色、光泽
金属材料 铜片、铝片 铜片、黄铜片
硬度比较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
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金属材料 镁 铝 铁 铜
颜色、光泽
银白
银白
银白
紫红
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
刻 画
金属材料 铜片、铝片 铜片、黄铜片
硬度比较
Cu > Al
黄铜> Cu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
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延展性
(3)金属导电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将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
装置中,闭合开关。
②现象:灯泡发光,说明以上金属具有_______。
导电性
(4)金属导热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分别用坩埚钳夹持铝丝、铁丝、铜丝、黄铜片的一
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儿,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另一端。
②现象:会感觉___,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
(5)金属延展性的实验设计。
①操作:用锤子反复敲打铝片、铁片、铜片、黄铜片。
②现象:会发现金属片_____,说明金属和合金具有延展性。
热
变薄
1. A组同学在4支试管里分别放入两小块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约5 mL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
2.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 发生的现象。
探究活动
(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A组(与盐酸)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B组(与稀硫酸)
注意:1.探究过程中实验操作的规范。
2.观察时注意各自反应的剧烈程度,产生气泡的快慢,是否放热等在探究中请按要求填好上面的两个表格。
操作步骤:
1.直接加入酸液。
2.迅速塞紧塞子。
3.用点火器点燃气体。
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5.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信你能成功
金属
镁和稀盐酸
锌和稀盐酸
铜和稀盐酸
Li、Na、K、Rb、Cs与水反应
(A组 金属与盐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Fe+2HCl== FeCl2+H2↑
Zn+2HCl == ZnCl2+H2 ↑
Mg+2HCl == MgCl2+H2↑
产生较多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2
氯化亚铁
(B组 金属与硫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Mg+H2SO4 == MgSO4+H2↑
Zn+ H2SO4 == ZnSO4+H2 ↑
Fe+ H2SO4 == FeSO4+H2 ↑
产生较多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2
硫酸亚铁
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
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产生
铁>铜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铜>银
结论:铁>铜>银
【问题与交流】
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铁粉:灰黑色
铁片:银白色
因为铁粉比较细,光学原因造成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铁粉显黑色。
1.同学们经常喝易拉罐饮料,有的易拉罐是铝制的,有的易拉罐是铁制的,请你用物理性质区分它们。
提示:方法一:可以取两个大小相近的易拉罐用手掂一掂,较轻的是铝制的,较重的是铁制的。
方法二:比较硬度,硬度大的是铁制的,硬度小易变形的是铝制的。
方法三:分别用磁铁吸引两个易拉罐,能被磁铁吸引的为铁制的,不能被吸引的为铝制的。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拓展延伸
2.假黄金(Cu、Zn合金)外形与黄金相似,请你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
提示:方法一:灼烧,若表面变黑,则为假黄金;若表面不变化,则为真黄金。
方法二:放入稀硫酸中,若表面冒气泡,则为假黄金;若表面无变化,则为真黄金。
方法三:放入CuSO4溶液中,若表面变红色,则为假黄金,否则为真黄金。
拓展延伸
1、同学们讨论金属的共性时发表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C
检测目标
2、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
C
检测目标
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气体,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A
检测目标
4、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所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
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在试管底部沉积了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固体物质
A
检测目标
5、要除去银粉中含有的少量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
A.硝酸汞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稀硫酸
B
检测目标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