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校门相片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自然界中的水
美丽的韩江我们的母亲河
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天然水中的杂质
微生物
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二、将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
图4-14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一)、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沉淀
(1)、静置沉淀——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会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自然沉降下来
(物理变化)
图4-14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静置沉淀
活动一:将桌面上浑浊的天然水倒出一半在另一烧杯中,往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一药匙明矾粉末,搅拌,仔细观察现象;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并完成课本P75页实验4-1的表格
现象
结论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明矾在水中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胶状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下来。
1、沉淀:
(2)吸附沉淀
(一)、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浑浊的水比之前澄清了很多
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
现象
结论
(1)、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固)从水(液)中分离出来
(物理变化)
(一)、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2、过滤
课前预习:
(1)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
(2)如何制作过滤器?
(3)在过滤操作中有几个操作的关键点呢?
学生活动二:学习过滤操作
烧杯
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滤纸
选用大小合适的滤纸,滤纸的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活动二:学习过滤操作
取活动一中用明矾处理过的一杯液体进行过滤,体会和归纳过滤操作的关键点
(1)、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过滤可以将不溶性杂质(固)从水(液)中分离出来
(2)、仪器和用品: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
用品:滤纸
2、过滤
(3)、操作关键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两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以防液体透过滤纸流到漏斗外
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起不到过滤的效果
三靠:
烧杯嘴要紧靠玻璃棒倒液
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起引流作用,防止液体流到漏斗外
以防滤纸破损而起不到过滤的作用
以防滤液飞溅到烧杯外
以防过滤速度慢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链接中考
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可能的原因有:
(1)滤纸破损
(2)倒液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3)仪器本身不干净
答: 可代替滤纸的物品有:纱布、海绵等
可代替漏斗的物品有:剪去底部的倒置的矿泉水瓶等
分别可以利用什么物品来代替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讨论:
石英砂
自来水厂过滤池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除去不溶性杂质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沉降杂质
?
(二)、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物理变化)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在净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色素和臭味
思考:为什么从下端进水的净化效果更好?
下方进水比上方进水水流的速度慢,这样水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更长,吸附更充分
图4-17 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图:家用活性炭净水器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除去不溶性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吸附颜色和异味
杀死残存的细菌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沉降杂质
(三)、投药消毒,除去病菌
(化学变化)
拓展思考
1、各层材料及层与层之间的纱布分别起什么作用?
图4-22简易净水器
2、不同材料的摆放顺序为什么是这样?
3、这个简易净水器入水口的设置合理吗?
4、是否有其它材料可以代替?
5、你能自己设计并动手做一个简易净水器吗?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
(2)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学会过滤操作,掌握一贴两低三靠的操作关键点
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合作人),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