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启迪教育 科学老师:凤年
浙教版初中生物知识汇总
新冠病毒(COVID-19)
哺乳动物
细胞结构
生物的呼吸
化学消毒
微生物
身体的防卫
传染病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目录
Contents
七年级
知识点分析
1
2
4
5
3
6
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蝙蝠属于哺乳动物
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鸟类
生物知识
1.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核
B.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C.具有遗传物质核酸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例题分析
C
2.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无细胞结构
八年级
知识点分析
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元素%
元素的质量分数
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浓×C浓% =m稀×C稀%。
溶液稀释
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2个过程,是靠 膈肌 和 肋间肌的活动而产生的。在膈肌收缩,横膈膜变扁平同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间内肌舒张,肋骨向上、向外移升,此时,胸腔面积增大,内压力减少,人就吸气了。
生物的呼吸
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
生物的呼吸
生物化学知识
例题分析
A
例题分析
76
3:2
100g
九年级
知识点分析
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②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③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预防措施
身体的防卫
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②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③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传染病的特点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健康是三者的统一,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
健康的概念
生物知识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1)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十分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能引起人体主要呼吸器官______受到损伤.
(3)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人实行隔离,是预防传染病3个措施中的________ ;现在对部分人进行预防接种属于____________.
(4)已经康复的病人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不会再患该病,这属于______性免疫.
例题分析
遗传物质
肺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
下面是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和动物植物细胞图.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请比较三个图并分析回答:
(1)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根据传播途径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疾病属于______传染病.抗生素对于“SARS”病毒不起作用,其原因是______.
(2)我国应加大对来自疫区的人员的检查力度,对于携带病原体的患者禁止其入内,以防止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我们开窗通风预防“非典”,这种措施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______.
(3)一般来讲,得过“非典”的人康复后不会再二次感染,因为他的体内产生了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
(4)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______多样性.
例题分析
无细胞结构
呼吸道
抗生素杀灭不了病毒,只能对付敏感的细菌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抗体
特异性
基因
2.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科研部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早期症状研制出一种红外测温仪。与可见光一样,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约为10 μm,频率约为3×10-13Hz。
3.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当我们吸气时,胸部扩张,胸内肺泡跟着扩张,于是肺部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大气压使病毒的空气进入肺部;呼气时,肺部含病毒的空气压强增大,其中一部分经气管、鼻腔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经痰液排出,通过痰液的蒸发又回到空气中。这样病毒通过空气传播。
1.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即室内外气压低于室外),室内空气不会向室外流动,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扩散,因而安全性很好。
知识积累
1. 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类形态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命体。——所以,经常被忽视,也是我们小时候爸妈叫洗手时说的小虫子之一。
2. 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DNA或RNA)构成。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则是属于RNA病毒的一种(意味着变异的 速度相对比较快)。
3. 病毒的生活史?因为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无法实现自我独立营养,因此必须营寄生生活。借助寄主细胞内部的细胞器和营养物质复制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并组装扩散。——所以,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久,采用紫外灯照射、喷洒消毒液、高温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范。但是在体内的复制速度却是成几何倍数增长,来势非常凶猛,会伴有发热、头疼、咳嗽、流鼻涕等免疫反应症状。
4. 病毒的分类?根据各初中生物教材的分类观点认为,病毒是专性寄生生物,按寄主不同,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以及细菌病毒(噬菌体)。——所以,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现在已经证实可以在人和人之间传播。水果,蔬菜什么的,绝对不会传播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只要洗干净,完全可以放心吃。
5. 传染病及类型?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根据病原体类型,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传染病;人类传染病根据其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所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则是属于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防范的重点就在:呼吸的空气!
6. 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染病的特点包括:传染性和流行性。它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知识积累
(1)勤洗手
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
孩子们洗手会不太认真,家长们要记得让孩子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搓手不少于 20 秒进行清洗。
如果带孩子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 70~80% 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以下情况,都建议大人和孩子洗手:
● 外出回家;
● 咳嗽或打喷嚏后;
● 触摸口、鼻、眼之前;
● 用餐前;
● 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
● 上厕所后;
● 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
保护措施
(2)合理佩戴口罩
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
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缓慢呼吸。
2、佩戴的时间要适宜。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8h,遇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毁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有异味。
3、佩戴后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
4、废弃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环境下用过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环境用过的口罩要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不要让孩子接触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保护措施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