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08-09-06 0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技术的含义。了解通用技术课的内容。
(2).理解技术产生与人类需要之间的关系。
(3).理解技术对个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案例进行分析。
(4).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分析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技术是人的能动和创造性的表现,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尊重技术、热爱技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和责任感。
(2).感受通用技术课的魅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对技术价值的理解
在今天的人类活动中是一刻也离不开技术的,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描述一下没有任何技术因素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的
思  考

 没有电脑,数码投影,电灯等设备
 没有书本,笔,纸,等文具
 没有黑板桌椅板凳等
 大家身上穿的各种服装也没有了,甚至连大家的教室,教学大楼都没有了
 可以想象,离开了技术,我们将一无所有,人类就又会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是有目的性的。
阅读案例:助听器的发明
盒式式助听器
传统型数码编程耳背式助听器
全数码深耳道式助听器
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 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2、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3、 满足了什么具体的需求?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使耳聋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任何技术的产品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游戏:心有灵犀
规则---只准动作模仿,不能语言交流。
技术的内涵
古代---个人的技术和技能。
手工生产 ---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
13~15世纪 ---发明和创新
17世纪初 ---各种应用技艺
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 ---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现代---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技术的自然属性
技术要遵循自然规律,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符合自然规律的做法 原 因
种植果树
落花、落枝、落叶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种植豆科植物
固氮作用,增加土壤的含氮量。
树木植被的形成
改善近地表层的小气候,缩小昼夜温差,增加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提高干旱土壤养料的利用。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违反自然规律(科学定律)的做法 原 因
没有本钱的能量
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直接从大气或海洋中吸收热量
使之完全转变成机械能
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