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物质的分离(1) [学生用书A14]
1.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D )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2.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 D )
A B
C D
3.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指降温后的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从饱和硫酸铜溶液结晶析出的胆矾是混合物
4.若往明矾饱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块明矾晶体,其他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明矾晶体(假设溶剂不蒸发掉)( C )
A.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D.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
D.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6.在较高温度下,某溶液所含硝酸钾和氯化钠都已经接近饱和,当其冷却至室温时,析出的晶体经检验几乎不含氯化钠,这是因为 ( C )
A.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小
B.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D.氯化钠的溶解度在室温时更大
7.表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 C )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8.2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和200g,分别加热蒸发掉20g水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各析出了晶体a g和b g,则a和b的关系是( D )
A. a<b B. 2a=b
C. 2b=a D. a=b
9.t ℃的A物质的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 A;第三次再恒温蒸发10g水,则析出的晶体质量( D )
A.一定大于2g
B.一定等于2g
C. 一定小于2g
D.一定大于或等于2g
10.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图1-6-1
(1)图中a、b、c三点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a、c__。
(2)由c点到a点可采取的措施:__升温增加硝酸钾(或升温蒸发水)__。
(3)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可以采取__降温结晶__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硝酸钾。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②③⑥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2)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药匙、玻璃棒、量筒(100mL)、胶头滴管__。
13.水是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溶解物质、配制溶液。
(1)向50mL水(密度为1g/mL)中溶解一定量硝酸钾固体的操作如下,请根据如图实验现象及溶解度曲线回答。
图1-6-2
①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B__,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A__。(均填字母)
②当x=__5.8__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
③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__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__的方法。
(2)根据下列仪器,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图1-6-3
①上面的仪器中除D、E外,还必须选用的仪器有__B、G__(填字母)。
②E的作用是__加速固体溶解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取和量取、__溶解__、装瓶贴标签。
14.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甲所示),温度改变(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请对图像变化原因做出解答。
图1-6-4
【答案】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升高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溶液密度变大。由于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浮力大小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当液体密度增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