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 [学生用书B26]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D )
A.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
2.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要( C )
A.稀少 B.差不多
C.丰富 D.逐渐减少
3.衢州江山的大龙岗海拔1500.3m,为衢州市最高峰,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市区气温低很多,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4.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而黑龙江省北部终年冬季漫长、多冰雪,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降水
5.陆地吸热和散热都比海洋快,因此海洋或近海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其原因是( A )
A.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B.海洋的面积大
C.海洋上的风力比陆地大
D.海水在不停地流动,而陆地则无此现象
6.新疆的乌鲁木齐和长春地理纬度相当,但乌鲁木齐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长春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C )
A.纬度不同 B.海拔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空气流动不同
7.A、B、C、D四地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其中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B )
图2-6-1
A.A地 B.B地 C.C地 D.差不多
8.如图所示是某科学探究小组在某山地观测到的气温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6-2
(1)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图中丙地气温最相符的是__C__。
A B C D
(2)造成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__A__。
A.海拔高低 B.纬度差异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9.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图2-6-3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__水温__(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__水的比热容较大__。
10.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B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结合如图所示的地形图填空:
图2-6-4
(1)山顶比山脚下的温度__低__(选填“高”或“低”)。
(2)图中__甲__(选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甲、乙两地年降水量__乙__地更多,原因是__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__。
12.小明是个地理迷,他所在班级组织了一个“学习促进组”,搞了一次“送学到家”活动。小明是小组成员,如图是他做的活动日记图。读图回答:
图2-6-5
(1)学习促进组4天到了四位同学家,其中天气最好的是__11__月__8__日,这一天的天气是__晴__。
(2)11月11日学习促进组到王动家走访,会遇到__小雨__天气。你认为他们应当带__雨伞__(填生活用品)。
(3)从11月8日到11日,该地区的天气变化__明显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4)当学习组到李凡家时,李凡很感动地说:“这几天气候很不好,外面风很大,能来帮我学习,太感谢了。”请指出她话中的错误:__应说天气不好,而不是气候。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__。
13.有这样一幅圣诞宣传画:圣诞老人穿着红色的T恤、短裤,踏着滑水板,背着礼物迎面而来……下面关于这幅画的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C )
A.这是作者的新创意
B.预示现在全球气温变暖了
C.这应是澳大利亚的圣诞宣传画
D.圣诞老人是神,不怕冷
14.读如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
图2-6-6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__A__地,温差达到了__15__℃。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__B__地是海洋,__A__地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__A__地的哈密瓜会更甜一点。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2) [学生用书A28]
1.贝贝家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相关( C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特征明显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2.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速,人类亟须缓解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下列行为不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 A )
A.城市建造居民区,工厂远离居民区
B.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
C.大力开发太阳能汽车代替普通汽车
D.每年三月全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解析】 工厂远离居民区只能防止工厂污染物对居民健康造成直接伤害,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3.季风形成原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C )
A.海水比热容大
B.陆地比热容小
C.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
D.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小
4.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复杂 D.洋流作用
5.我国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正确的排序是( B )
①温暖时期 ②寒冷时期 ③寒暖交错时期
④气候波动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6.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分析关于“热岛效应”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D )
图2-6-7
A.减小了污染范围
B.提高了市区的温度
C.改善了郊区的空气质量
D.降低了市区污染程度
【解析】 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致使高空中空气由市区流向郊区,郊区温度较低,使得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使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形成一个热力环流。热岛效应城市气流在高空中流向郊区,扩大了污染范围,恶化了郊区的空气质量。热岛效应导致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反而降低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7.浙江省冬季常吹__西北__风,气温__低__,降水__少__,地处海边的舟山气温日较差比较__小__。
8.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图2-6-8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农村__;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植被丰富,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吸热不易升温__。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这说明__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的气候__。
(3)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__热岛__”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气温的办法:__加大绿化面积(或修建人工湖,建立城市“风道”等,合理即可)__。
9.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冰箱排放的废气导致臭氧空洞
②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③燃烧煤炭、石油导致酸雨危害
④植树种草导致洪涝灾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0.如图所示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C )
图2-6-9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不会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1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这句诗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下列不是城市“热岛”现象形成原因的是( D )
A.城市人口密集
B.经济高度发展,能量消耗多
C.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
D.城区气温低,湿度大
12.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图甲)、7月(图乙)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图2-6-10
(1)图甲中①处的风向为__西北风__。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__海洋和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__。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漫画:
“啊!地球出汗了!”
图2-6-11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纬度位置__、__海陆位置__、__地形__。此外,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__人类活动__的影响。
(2)“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__气候变暖__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__二氧化碳__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
(3)将下列现象重新排序,组成联系,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空格内:
A.全球气温升高 B.海平面上升
C.二氧化碳增加 D.燃烧煤、石油
E.沿海低地被淹 F.两极冰川融化
D―→C―→A―→F―→B―→E
(4)过去500年地表年平均温度变化如表所示:
年份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地表年平均温度(℃) 12.8 12.9 13.0 13.2 13.5 13.9
若仅根据表中数据显示的地表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预测2100年地表的年平均温度约为__14.4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