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下地理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下地理8.5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30 16: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导入
安塞腰鼓



湖南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
与居民生活
学习目标:
1.记住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能分析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重难点)
3.了解黄土高原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
4.接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

二、地理范围

乌鞘岭
长 城
太行山
秦 岭

黄土高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黄土高原大致包括哪些主要省区?
主要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秦岭——淮河一线
三、气候类型
黄土高原以 气候类型为主,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 。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四、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及地貌类型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峁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
黄土梁
小结:
1.位置、范围: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_____,南至_____,西抵_______,东到_______。
2.地表形态:(1)特征:_________。思考:成因?


(2)地貌类型: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长城
秦岭
乌鞘岭
太行山
沟壑纵横
?土质疏松、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多暴雨;
?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五、合作探究

黄土高原呈现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请你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结合课本P100活动2)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地形——
地面坡度大
降雨——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特性——
土质疏松,多孔隙
植被——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开垦
采矿
修路

人为
因素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提示: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

使地表更加疏松,植被更少
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这里千沟万壑,地表光秃裸露。
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如今的千沟万壑景观,是长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千沟万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
是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还是千沟万壑引起水土流失?
辩论台
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水 土
流 失
植 被
破 坏

引发
加剧
千 沟
万 壑

造成

加剧
开 垦
采 矿
修 路

人为
因素
思考:黄土高原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阅读教材正文,填写下表。
黄土高原传统生活方式
主食
佐食
民居
交通工具
自学辅导
面食和谷子
咸菜、辣椒和醋
窑洞
马车、驴车
小麦
谷子
辣椒
山西醋
窑洞
剪纸
合作探究二:
(1)分析图示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民歌,歌腔高亢而悠长,请简单分析一下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想一想,对于山西人喜食醋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环境关系的分析,玲玲、贝贝的说法有道理吗?你还能作进一步的补充吗?
山西人喜面食,尤其是各种杂粮面食。饮食中常用醋来调味,既美味可口,又有助于消化
山西的饮用水碱性较重,多食些醋,有利于身体内的酸碱平衡。
传统窑洞
陕北新窑居

七、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区域发展
家住陕北榆林县的小王同学的外地微信好友对黄土高原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当地独特的文化十分感兴趣,以下是他们向小王提出的问题。你觉得该如何回答?
怀念@小王:“小米饭南瓜汤”是我们了解到的你们的主食。现在还是那样吗?
山溪@小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交通不便,现在交通状况改变了吗?

梦里千千情@小王:自1997年国家设立杨凌高新技术开发区以来,为实施城市化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在黄土高原地区还有哪些重大举措?
奔跑@小王:陕北民歌通过阿宝、王二妮等本土歌手的演唱,大家耳熟能详。陕北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遨游大海@小王:窑洞据说冬暖夏凉,适合居住。窑洞与楼房相比,有什么不足?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生活方式的转变:
(1)过去:处于_________状态,生活简朴,主食是_____和_____,菜肴简单;传统民居_____;交通工具多为_____、_____。
(2)现在: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食物日趋丰富;新窑洞宽敞明亮、高楼整洁舒适;修建了许多_______;通过电脑及手机上网,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
半农半牧
小麦
杂粮
窑洞
马车
驴车
铁路和
公路
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1.水土流失的整治,环境质量提高:
(1)_______________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造成_________;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_________。
2.建设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_____________、陕北煤炭与油气基地,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
植树造林、种草
水平梯田
打坝淤地
山西煤炭基地
3.城市化建设加快:在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密集的区域,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战略。
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
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巨资来实施生态移民?
答案: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一方面可以减轻人类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继续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二是可以通过异地开发,逐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三是减小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压力,使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拓展延伸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鄱阳湖平原
3.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 B.千沟万壑?????? C.雪山连绵???? D.崎岖不平
4.黄土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草场退化??????? C.土地沙化??? D.湿地萎缩
5.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 .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 .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 .黄土疏松,多暴雨 D .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6.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不正确的是(??? )?
A.过度樵柴,植被受破坏??????????????? B.不合理开垦,植被受破坏?
C.开采矿产,植被受破坏??????????????? D.圈养牲畜,植被受破坏?



C
A
B
A
D
C
山西
陕西
沟壑纵横
太行山
水土流失
秦岭
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乌鞘岭,南连 ,北抵长城。
2.黄土高原主要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有 、 、宁夏、甘肃。
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地表形态是 ,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活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的传统文化,诸如陕北腰鼓、陕西剪纸、信天游、秦腔等,也走出了黄土高原,逐渐为世人知晓。你了解黄土高原这些传统文化吗?请把你了解的内容介绍给同学。
剪纸
腰鼓
秦腔
应用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