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人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人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16: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数学广角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主备人: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的两种形式,并安排了很多具体问题和变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利用这一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这一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感受到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设计理念 以“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为指导,贯彻落实“以问题为主线、以自主为核心、以互动为平台”的理念,注重知识问题化和问题活动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发展同学们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导学卡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一、情景导学 揭示主题扑克牌的游戏揭示主题 老师组织学生做扑克牌的游戏,并宣布游戏规则。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初步感知抽象的“抽屉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 个体建构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性问题”导学卡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一)、交流“自主学习性问题” 2、交流“自主学习性问题”导学卡上的问题选取部分小组展示 3、每小组展示完毕后,生生之间进行质疑、答疑、评价。 4、用课件展示学生的方法。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老师补充说明。接着提问: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几只鸽子。为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拿出铅笔和文具盒摆一摆、放一放。理解“总有一个文具盒至少有2支”铅笔。预设学生可能用枚举法或假设法。学生提出猜想 独立思考后汇报
互动对话阶段 三、小组讨论 合作提升 1、学生完成合作交流性问题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这是为什么? ①动手摆一摆,有几种方法,把放法和发现填写在记录卡上。 ②交流讨论 :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③到底是“商加余数”还是“商加1”? 教师到各个小组中间促进各个小组讨论环节的有效开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合作中、讨论中发现规律。 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问题在学生的探究中得到解决。
四、展示交流 评研深化 解决“合作交流性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 3.选取部分小组展示 4.师生共同进行总结提升 (三)、课件展示: 抽屉原理以及运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注意事项 教师退到幕后,实现生生之间真正的互动 教师捕捉学生的独特想法,顺势引导学生思考。 课件展示合作交流性问题 教师认真倾听,适时点拨 学生借助图象,直接分析,推理解决了类似的问题。完成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巩固应用阶段 五、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 1.全班共测,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性问题导学卡 2.组内自评 3.全班交流 4.课堂总结 教师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调动各组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文化,注重组内自测、自评、自结 各个小组组长会积极帮助本组组员,通过自测、自评等活动,激活检测环节,发挥检测的激励作用,促进各个小组整体向前发展。
板书设计 鸽巢问题 物体数 抽屉数 至少数=商+1 4 3 2 5 3 2 7 3 3 8 3 3 10 3 4 11 4 3 5 4 2 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