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表格式)(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表格式)(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17:03:25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第4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
3.通过交流总结,获得成功体验,渗透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时,位数不够,用0补足,多余的0不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1情境图,教师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内容,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由0.009 m变到9 m,小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数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请同学们分别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上面4个等式,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化规律是什么?
从上往下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从下往上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2)练一练:教材第44页例2上面做一做。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2.学习例2。
师:应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
(1)出示教材第44页例2(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汇报。教师归纳整理:把0.0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0.07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0.07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注意:小数点移动后整数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足。
(2)出示教材第44页例2(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汇报。教师归纳整理: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就是把3.2分别除以10、100、1000,实际上就是把3.2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4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再检查、订正)
2.练习十一第1题。(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3.练习十一第5题。(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五、拓展提升
1.奇奇在练习本上写了一个数,然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后是32.58。奇奇开始在练习本上写的数是多少?
0.3258
2.把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缩小到扩大后的新数的,结果是1.8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0.185
六、课堂总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怎样理解的?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第2~4题。
学生仔细听故事,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依次将以m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mm为单位的数。
学生依次说出移动小数点原数发生的变化。
学生理解题以后独立思考后汇报。
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课上给了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空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本节课始终以快乐为主线,通过故事、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实际移动小数点时,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时如果数位不够怎么办,由于课上练习不充足,以致在独立练习时,对复杂的情况感到无从下手。
教学建议: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劲头。在参与互动游戏中充分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7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概括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把3.2的小数点分别向左和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是什么数?得到的数与原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这个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出示教材第45页例3情境图。
师:你能读出所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吗?尝试列式解决0.1563×10000。
师:你会计算0.1563×10000吗?你的计算理由是什么?
(0.1563×10000就是把0.156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根据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来解答。
师:你能验算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吗?
把156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即1563除以10000,列式计算为1563÷10000=0.1563(美元)。
师:反过来就是求1元人民币可以换多少美元。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5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同时指2名学生板演。完成小组各自的算法交流后,再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1.100 kg甘蔗可以榨糖15 kg,1 t甘蔗可以榨糖多少千克?
1t=1000 kg   15÷100×1000=150(kg)
2.据调查,某二线城市,每100户家庭中有88.8户是互联网用户,假如这个城市有一百万户家庭,照这样计算,这个城市有多少户家庭是互联网用户?
1000000÷100×88.8=888000(户)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第7~9题。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独立解决。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3:0.1563×10000=1563(美元) 1563÷10000=0.1563(美元)
答: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563美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本节课让学生自学去完成,充分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索和交流。
不足之处: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正确数出来,但是当自己移动小数点时,思虑不周全,搞不清向哪边移动,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怎么办。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多动手指一指,数一数。
教学建议:教学中,教师始终尝试着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本节课的侧重点和突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