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中国的地形 同步练习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大兴安岭???B.台湾山脉???C.长白山脉????D.南岭
读山脉地理坐标示意图,回答2-3题
① ② ③ ④
山脉①是( )
A.小兴安岭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脉 D.阴山山脉
3、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上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5、武夷山位于哪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交界处( )
A.福建和江西 B.河北和陕西 C.广东和广西 D.青海和甘肃
6、华北平原主要是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的( )
A.长江及其支流 B.黄河及其支流 C.黄河、淮河、海河 D.辽河及其支流
7、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8、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地区是(????)
A.成都平原????B.华北平原???C.东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9、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A.高原、山地、盆地???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D.盆地、高原、平原
10、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 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11、下列山脉属于弧形山脉的是(????)?
A.大兴安岭??? B.喜马拉雅山脉????C.昆仑山脉?? ? D.天山山脉
读“我国沿32°N所做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横断山脉、柴达木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3、图中⑤所代表的海洋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4、图中序号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
A.新、川、新、青????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D.新、川、新、藏
15、下列关于图中四大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盆地呈不规则的三角形,畜牧业发达
B.②盆地物产丰饶,有“红色盆地”之称
C.③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D.④盆地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
16、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所属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分别是(????)?
A.鲁、陕????B.赣、秦 C.湘、豫 D.鲁、晋
17、我国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不包括( )
A.崩塌 B.滑坡 C.泥石流 D.地震
18、下列对云贵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B.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C.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D.地面起伏和缓,西北部沙漠、戈壁广布
19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 B.山区适合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C.平原所占比重最大,耕地充足?? D.山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
20、贺州市所属的地形区是(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或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平原:A F .
盆地:B D .
高原:C E .
山脉:① ② .
山脉:⑤ ⑥ .
山脉:⑧ ⑩ .
图中 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上, 位于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填序号)
G地形区是由 (河流)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是中国著名的“ ”。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它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 ,
它对我国交通的影响是: ,
它对我国水能资源的影响是: 。
2.1 中国的地形 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5 DBBBA 6-10 CCAAC 11-15 BABAC 16-20 ADC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平原:A东北平原 F华北平原 盆地:B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高原:C青藏高原 E黄土高原 山脉:①阿尔泰山脉 ②天山山脉
山脉:⑤小兴安岭 ⑥长白山脉 山脉:⑧秦岭 ⑩武夷山脉
(2)⑦⑨ ④ (3)长江 鱼米之乡
(4)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